• 区县市
  • 文字:
    保护视力色:
    宁海县越溪乡双盘村试养泥丁十年,如今亩产超6万元
  • 阅读:
  • 时间:2025-08-07 11:36
  • 来源:宁海县农业农村局
  • 作者:宁海县农业农村局
  • “快看快看,这根有20厘米长!”清晨,宁海县越溪乡双盘村的滩涂上,一双双脚印错落着延伸向远方,头戴草帽的农户们深一脚浅一脚地忙碌着,用特制的铲子插入滩涂,带出一条条形似蚯蚓的海洋生物——泥丁。泥丁学名叫可口革囊星虫,是福建、广东、广西一带百姓餐桌上的一道美味,却在宁海越溪悄然成为撬动乡村振兴的新支点。

    养殖项目负责人杨玉贵从泥中捻出一条肥硕的泥丁,满脸的喜悦。“这是这片滩涂今年产出的第一批泥丁,挖的时候千万不能碰伤‘肚子’,这胶质金贵着呢。”杨玉贵说,泥丁含有丰富的营养元素,新鲜的泥丁是制作“土笋冻”的原料,批发价卖到40元每斤,晒干后能卖到几百元一斤,是实打实的“软黄金”。

    上午10点左右,潮水上涨,当天的泥丁采收收工。120斤鲜泥丁被迅速装入保温箱,运上冷链车直奔浙江南部及福建。“这片滩涂产出的泥丁已经全部被客商预订走了。”杨玉贵笑着说,十年前,他看中了这片滩涂,如今真成了“聚宝盆”。

    2014年,杨玉贵在温岭承包的3000亩泥丁养殖陷入困境,滩涂保水性差,导致泥丁成活率不到三成。此时,越溪乡的双盘村,村班子也在为一件事犯愁,原本作为村里特色产业的跳鱼养殖,因为养殖成本连年上涨,面临着“赔本买卖”的困境。

    那年秋天,双盘村村班子赴温岭考察,参观了杨玉贵的泥丁养殖场。“我们双盘的滩涂,涂泥攥在手里能成团,松开能散成粒,适合养泥丁吗,要不要来看看?”在双盘村班子的邀请下,杨玉贵来到村里,他惊喜地发现,这里的黑褐色滩涂细腻滑润,攥紧能渗出细密水珠,正是泥丁最爱的“栖息地”。

    “村里给了我20亩养殖塘,承包价格优惠,还帮忙平整土地,村书记还说,赚钱了大家一起分,赔了算村里的。我感受到村里是实实在在想搞实业的,我不能辜负这份信任。”杨玉贵回忆说。自此,杨玉贵就扎根在养殖塘里,潜心照顾泥丁,水温高于30℃要换水,盐度低于15‰得补海水。三年后,泥丁首次丰收,亩产突破1000斤,按当时市场价,20亩地净赚20多万元。消息传开,村民们炸开了锅:“这泥里还真能刨出金!”村书记林益满看到这番好景象,趁热打铁,动员杨玉贵扩大规模,组织村民一起养殖泥丁。

    10年后的今天,双盘村泥丁养殖基地拓展到123亩,从1户带头到现在4户抱团。今年,新鲜泥丁批发价稳定在40元每斤,亩产达1500斤-1800斤,每亩产值超6万元,泥丁产业为村民增收画出了一道漂亮的上扬曲线。

    越溪乡正在规划,让泥丁也进入“宁海珍鲜·鲜在越溪”的区域品牌,让更多村民拥有这把致富的“金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