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气象部门预报,受副热带高压影响,我市未来将进入持续高温天气,日最高气温将达39 ℃以上。夏季是养殖水生动植物生长的主要季节,又逢高温、台风、洪涝等极端天气频繁出现,极易对水产养殖造成不利影响。为保障我市高温期间水产养殖安全,请各单位依据各地实际情况,提前做好养殖户技术指导工作。建议采取以下技术措施。
养殖设施安全管理。(1)大棚/工厂化养殖:检修顶膜、降温及增氧设备,储备抗应激药品,调控投饵量,检查排水系统;(2)池塘养殖:评估品种耐热性,达标品种及时出塘;水位加深,投喂高蛋白饲料+多维;贝类池塘施底质改良剂;(3)海上网箱养殖:早晚测量水温,超阈值转移;投喂高蛋白饲料+益生菌;(4)稻渔种养:稻虾:环沟水位1.2-1.5 m,清理水草,早晚投喂,防缺氧;稻鱼:循环用水,密度调整,减少投喂量,投喂时拌料内服维生素C和免疫多糖;稻鳖:水深≥1.2 m,密度≤35 kg/亩,拌喂0.1%维生素C。
疫病综合防控。加密监测主导品种高温期病害,储备消毒及水质改良物资;死亡个体及时深埋,定期调水质,强化体质。
科学应对与质量安全。跟踪天气预报,热敏品种提前上市。降低密度,投喂高蛋白饲料,建立水质异常预案。严守《水产养殖用药明白纸(2024年1、2号)》,落实投饵、用药、销售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