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余姚市农业农村局深入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大力推进农田氮磷生态拦截沟渠建设,有效降低农业面源污染风险,提升农田生态环境质量。其中,泗门镇谢家路村氮磷拦截沟建设项目、大隐镇生态拦截沟、菁江渡周边区域农田生态拦截沟渠(兰江街道段)等工程成效显著,为生态农业发展提供可参考借鉴的实践经验。
泗门镇谢家路村是典型的平原水网地区,为降低农田排水直接汇入周边河道引发的污染风险,该地拦截沟采用“底泥改良+生态氮磷消减”的综合治理模式,在河道内设置生态浮岛,利用美人蕉、菖蒲等水生植物、MABR膜曝气反应器等有效吸附和降解氮磷污染物,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打造生态景观带,既净化水质,又美化环境。
大隐镇章山村地处山区,农田排水易携带泥沙和养分进入下游水体,该地生态拦截沟采用美人蕉、黄菖蒲等水生植物生态缓冲,减缓水流速度促进泥沙沉降,并进一步吸收氮磷,因地制宜构建农田生态修复带。
菁江渡周边区域农田生态拦截沟渠(兰江街道段)位于姚江流域附近,为重点解决农田退水对姚江水质的潜在影响,该工程创新采用“沟-塘-田”循环系统,将拦截沟与生态塘串联,通过水生植物和微生物的协同作用,进一步提升净化效果,净化后的水体可用于农田回灌,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
下步,余姚市农业农村局将继续推广生态拦截沟渠建设经验,推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向精准化、高效化方向发展。同时,加强部门协同和公众参与,形成“政府主导、科技支撑、农民主体”的共建共治格局,致力让每一片农田成为绿色发展的沃土,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