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局认真贯彻落实全市经济运行监测联席工会议部署,坚持“稳增长、促增收”,扎实推进农业经济增长,努力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一、当前农业生产形势
(一)稳产保供质效提升。粮油生产保持扩面增产好势头。受益于全市设施农业建设提升,畜牧、水产、蔬菜等“菜篮子”产品实物量持续增长。露天杨梅上市价格约20-60元/斤,大棚杨梅约80-100元/斤,高于以往同期。各地积极开展杨梅多途径精深加工,研究开发杨梅果酒、杨梅饮品、杨梅蜜饯等深加工系列产品,通过深加工企业对新鲜杨梅的托底收购,杨梅利用率和附加值显著提高。
(二)畜禽生产承压较大。重点做好生猪生产价格和饲料价格预警,及时指导养殖户做好生产应对。南美大豆集中到港后,预计短期内将持续低位运行,利于降低养殖成本。但当前市场生猪价格下跌,养殖户处于盈亏平衡点以下,养殖户倾向售卖猪仔获利,成品生猪出栏数量下降。
(三)渔业生产稳中有进。根据二季度休渔期生产规律,主要抓好海水养殖业稳产扩产,养殖贝类、虾逐步进入收获旺季,水产品产量保持稳定增长。
(四)融合发展有序推进。以城乡融合发展为主线,统筹推进“一圈两带十轴”空间布局建设,构建环象山港共富圈,沿山共富示范带和沿海城乡融合带。立足地域禀赋形成特色定位,完成慈溪“联沪融甬瓷韵福地”产业轴,余姚“余山姚水红旅智造”文旅轴,镇海“双创引领城乡共美”发展轴等10个区(县、市)发展轴建设方案和空间规划编制,178个项目纳入省缩小“三大差距”项目库。
二、下步重点工作安排
(一)全力稳产保供。聚焦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供给,全力以赴抓好粮食、蔬菜、生猪等稳产保供工作。统筹抓好“三夏”生产,扛稳粮食安全生产主责,做好麦收的技术指导和农机等信息服务,确保夏粮丰产丰收的基础上,指导群众做好种植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增收;持续稳定保留场数量和能繁母猪存栏,积极与财政等部门协商,抓紧出台大场补贴政策,做好生猪生产价格预警,应对当前猪价变化情况。
(二)坚持项目为王。跟踪了解象山北欧(中国)鲑鱼RAS陆基养殖基地二期项目,力争二季度完成二期项目全部砖砌体工程;引导渔山岛深远海半潜式养殖多功能平台等新增项目加快扩产放量。
(三)加快设施农业发展。优化完善宁波市现代设施农业补助政策,支持种植设施、畜牧设施、冷藏保鲜设施、农产品生产加工设施建设,提升生产效率和抗风险能力。推广发展食用菌等优质品种,优化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区域布局和产品结构,提高产出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