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标记:A
甬农函〔2025〕47号
李行伟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破解四明山区高山村人才不足的建议》收悉。该建议对于深化“千万工程”、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强化乡村人才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我局将认真研究、积极吸纳。现根据有关清单式答复的要求,经商市发改委、市人力社保局、余姚市人民政府,现答复如下:
序号 | 具体诉求 | 答复内容 |
1 | 加强人才引进与回流机制 | 1.2024年来,市农业农村局广泛开展乡村CEO招募活动,谋划实施乡村运营师专题培训,支持入乡青年以承包、租赁、入股、合作等方式利用农村闲置地、闲置厂房等开展乡村运营。全市累计培育乡村CEO 320人次。奉化区开展“农好奉化”乡村CEO招募行动,推动65名专业运营人士进驻13个试点村,其中在四明山区的溪口镇设置试点村3个,占总数的23.1%。 2.市农业农村局进一步发挥好农村工作指导员在加强农村基层党建、深化“千万工程”等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坚持“重点区域用重兵”,统筹选派精干力量到四明山区高山乡镇担任农村工作指导员。2024年共选派农村工作指导员126名,其中位于余姚、奉化、海曙的四明山区乡镇选派农村工作指导员31人,占比24.6%,接近总人数的四分之一。 |
2 | 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 1. 宁波市持续深化全市“1+10+N”乡村人才培训体系,形成市县乡三级融合、协同联动的农民教育培训新格局。余姚市建立“1+3+N”现代“新农人”培育体系,选准培育对象,2024年共培育高素质农民477人,其中四明山区乡镇56人。 2.宁波市县两级农业农村部门大力推进基层农技人员定向培养,积极将前沿理念、尖端设备和创新模式引至农业生产一线,打通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余姚市实施基层农技人员定向培养计划,培养农业技术推广本科专业人才,2024年共培训28人,其中四明山区乡镇5人。 |
3 | 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 | 1. 市农业农村局积极会同市人社部门,深化涉农职称评审制度改革,全市29名农民获得高级职称,参加涉农类工种评价1655人,发证1277人。联合市人社局和江北区政府共同承办第一届宁波“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通过“以赛代培”方式培育了一批优秀乡村技能人才。余姚市面向基层一线农业人才,开展“乡土专家”评选,已累计聘用“乡土专家”77人,其中四明山区乡镇8人。 2.市发改部门立足区域协调发展,协同推进四明山区交通、产业、服务“三网融合”,通过四明山环线公路建设、打造生态旅游环线特色项目、推动医疗、政务等便民服务“掌上办”,有效优化了乡村人才发展环境,为吸引青年返乡创业、培育本土专业人才提供了有力支撑。 |
感谢您对我局工作的关心,希望继续对“三农”工作给予支持。
附件:市农业农村局向市人大代表提供的建议参考材料
宁波市农业农村局
2025年6月23日
(联系人:张 骏 联系电话:89187063)
附件
市农业农村局向市人大代表提供的建议参考材料
一、关于四明山区高山村乡村人才引进
(一)大力引育乡村运营人才。市农业农村局广泛开展乡村CEO招募活动,谋划实施乡村运营师专题培训,支持入乡青年以承包、租赁、入股、合作等方式利用农村闲置地、闲置厂房等开展乡村运营。全市累计培育乡村CEO 320人次。奉化区开展“农好奉化”乡村CEO招募行动,推动65名专业运营人士进驻13个试点村,其中在四明山区的溪口镇设置试点村3个,占总数的23.1%。
(二)选优配强农村工作指导员。市农业农村局进一步发挥好农村工作指导员在加强农村基层党建、深化“千万工程”等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坚持“重点区域用重兵”,统筹选派精干力量到四明山区高山乡镇担任农村工作指导员。2024年共选派农村工作指导员126名,其中位于余姚、奉化、海曙的四明山区乡镇选派农村工作指导员31人,占比24.6%,接近总人数的四分之一。
二、关于四明山区高山村乡村人才培育
(一)健全农民培训体系。宁波市持续深化全市“1+10+N”乡村人才培训体系,形成市县乡三级融合、协同联动的农民教育培训新格局,为农民提供更加个性化、精准化的培训服务。余姚市建立“1+3+N”现代“新农人”培育体系,深化高素质农民培育,突出农民主体地位,选准培育对象,2024年共培育高素质农民477人,其中四明山区乡镇56人。
(二)大力培育农技推广人员。宁波市县两级农业农村部门大力推进基层农技人员定向培养,积极将前沿理念、尖端设备和创新模式引至农业生产一线,打通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余姚市实施基层农技人员定向培养计划,培养农业技术推广本科专业人才,2024年共培训28人,其中四明山区乡镇5人。
三、关于四明山区高山村人才的激励保障
(一)增强乡村人才身份认定。市农业农村局积极会同市人社部门,深化涉农职称评审制度改革,全市29名农民获得高级职称,参加涉农类工种评价1655人,发证1277人。联合市人社局和江北区政府共同承办第一届宁波“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通过“以赛代培”方式培育了一批优秀乡村技能人才。余姚市面向基层一线农业人才,开展“乡土专家”评选,已累计聘用“乡土专家”77人,其中四明山区乡镇8人。
(二)强化乡村人才服务保障。市发改部门立足区域协调发展,协同推进四明山区交通、产业、服务“三网融合”,通过四明山环线公路建设、打造生态旅游环线特色项目、推动医疗、政务等便民服务“掌上办”,有效优化了乡村人才发展环境,为吸引青年返乡创业、培育本土专业人才提供了有力支撑。
四、下一步工作
(一)大力实施青年入乡行动。市农业农村局将会同相关部门大力推进青年入乡工程,精准选派优秀人才、乡村CEO到四明山区高山乡村开展农村指导、乡村运营、联动带富等工作,着力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善经营的青年人才队伍,为四明山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活力。
(二)拓宽乡村人才培育链条。宁波市县两级农业农村部门将持续将本土人才培养作为强农兴农的核心动力,全力推动乡村CEO提质增效,在现代“新农人”、“浙农英才”、农创客等乡村人才培育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向余姚、海曙、奉化等四明山区乡镇予以倾斜,全力补齐四明山区高山村人才不足的短板。
(三)强化乡村人才激励保障。市农业农村局将积极会同发改、人社、财政等相关部门统筹政策、资金、数据、人力资源,为四明山区高山村社的乡村人才优化公共服务保障,积极推动城乡教育、医疗专业人才的交流力度,不断强化青年入乡激励保障,推动青年入乡引领乡村产业振兴,为四明山区高山村农业农村现代化注入可持续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