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标记:A
甬农函〔2025〕28号
郎文琴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统筹推进我市乡村新业态的建议》(第79号提案)收悉。经商市住建局、市文广旅游局,答复如下。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壮大县域富民产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近年来,我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坚持“基在农业、惠在农村、利在农民”原则,聚集更多资源要素,充分发掘、多向彰显乡村产业的多种功能和多元价值,坚持“接二连三,跨界融合”,加快培育“农业+旅游”“农业+文化”“农业+创意”等新型业态,推动农业农村多元功能价值与现代化都市生活和城市经济全面融合。全市累计创建省级土特产名品32个、省农业品牌目录28个,培育省级“土特产”全产业链13条,谋划实施百亿级县域农业全产业链2条。创建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1个,全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1项,中国美丽休闲乡村13个。
下步我市将继续全力支持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顺应市场消费需求升级趋势,延伸拓展农业产业链条,协同打造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促进农业农村全产业链增值,把乡村产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针对您提出的建议,重点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一、以业兴产,发展乡村融合业态
全面推进“县城-中心镇-重点村”发展轴建设,立足资源禀赋,做深“一县一特、一镇一业”,延伸生产、加工、销售,发展“土特产富”全产业链、“农业+旅游”等“农业+”新业态。在“接二连三”上下功夫,构建“十链百亿”农产品精深加工体系,鼓励龙头企业、国有企业、农民合作社带头人、农创客等主体与农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推进本地农产品托底收购和全量化利用。计划到2025年底,累计培育省级“土特产”全产业链14条,谋划百亿级县域农业全产业链2条。
二、以业塑形,提升乡村品质风貌
深化乡村经营市场化理念和专业化管理,以全国首个全域国土空间综合整治试点城市为契机,强化产业纽带,全域统筹推进农用地整治、村庄整治、生态保护修复,积极构建“1+N”和美乡村片区化、组团式建设单元,打造产业创富共同体和“乡旅共富路”品牌IP,促进村庄面貌有机更新、产业业态创新发展、多元主体协同联动。2025年,计划新建未来乡村30个,试点推进和美乡村先行试验区20个;探索闲置资源盘活利用路径,新增激活利用闲置农房2000宗以上。
三、以业聚人,构建乡村人才导向机制
积极推动青年入乡实践站点提质升级,为入乡青年提供“实践-孵化-创业”全链条式服务,深入实施“青创客扎根计划”推进青年入乡发展,强化青年人才与乡村新兴业态有效衔接。完善乡村人才金融政策支持,在全市范围内常态化开展“农创贷”“粮农E贷”“渔船贷”“裕农快贷”“兴农贷”等金融支持服务,加快构建乡村人才“四链”融合发展机制,建强具有宁波特色的“1+10+N”现代“新农人”培育体系,通过“导师帮带+实战孵化”模式,为乡村新业态注入专业化新生力量。2025年计划新培育“浙农英才”50名、农创客2000人以上,累计培育“头雁”240人、现代“新农人”6万人以上,打造青年入乡实践站点 120 个,引育“乡村CEO”60名。
感谢您对我局工作的关心,希望继续对“三农”工作给予支持。
宁波市农业农村局
2025年6月18日
(联系人:陈棣元 联系电话:89181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