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果香浓,五月枇杷黄。近日,首批“宁海白”枇杷开始采摘。清晨的宁海县一市镇红香园专业水果合作社内,果农们穿梭于连片的大棚枇杷林间,熟练地采摘、分拣、包装,一派繁忙景象。
作为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宁海白”枇杷以“果肉乳白、汁水丰盈、甜度高”著称。今年首批大棚枇杷虽已挂果多日,但合作社负责人叶卫勇坚持“甜度达标才开摘”的原则,将采摘时间延至5月8日。据他介绍,当前枇杷甜度稳定在13度以上,单果重普遍达30克以上,部分精品果甚至超过40克,果型饱满如玉,剥皮即见汁水滴落。
据叶卫勇介绍,5月初已接到近300单预售订单。目前,普通规格枇杷售价约50元/斤,40克以上的精品果则高达150元/斤,创下近年新高。高价背后,是“宁海白”品牌价值的体现,也得益于大棚种植技术对品质的精准调控。
大棚枇杷的抢鲜上市为市场预热,而露天种植的枇杷将于5月20日左右迎来大批量上市。据一市镇相关负责人透露,今年露天“宁海白”枇杷统一在5月22日开始采摘,受年初低温影响较小,产量较去年增长约35%,且得益于近日较大的温差,果实甜度与果型均优于往年。
近年来,一市镇通过“大棚防冻+保险兜底”模式应对极端天气,确保枇杷产业稳健发展。同时,依托“宁海白”国家地理标志和“中华名果”品牌效应,当地推动农旅融合,连续举办多届村民共富活动,吸引游客体验采摘、游览,更开发枇杷果酱、枇杷花茶等一系列枇杷制品,进一步拓宽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