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展规划
  • 文字:
    保护视力色:
    宁波市低收入农户帮促工作专题报告
  • 阅读:
  • 时间:2025-03-28 11:00
  • 来源:市农业农村局
  • 作者:
  • 根据省委、市委高质量推进共同富裕的决策部署,我市注重促进帮扶开发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密切部门协同,创新工作举措,低收入农户帮促工作取得了积极的成效。全市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21869元,绝对值位居全省第四位,增速13.8%,高于全市农民收入增速7.9个百分点。

    一、帮促工作情况

    一是防返贫监测扎实开展。会同组织部门深化落实“一户一策”干部帮扶制度,依托“浙农帮扶”数字化应用赋能帮促工作,扎实做好返贫预警分析、农户需求响应等工作。充分发挥红、黄码预警管理和1.9万多名干部结对全覆盖作用,通过数据比对筛查和干部入户走访,及时发现潜在救助对象,编密织牢困难群众民生兜底保障安全网。干部结对率、走访率100%,累计红、黄码预警处理1006个,解除率100%,农户需求处理301个,处理率100%。低收入农户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明显增强。

    二是综合性保险成效显著。创新探索保险机制应用低收入农户精准帮扶具体实践,保障范围涵盖医保目录内外,延伸住院护理照料,兼顾生活困难帮扶,主要指标全省领先。该保险项目列入2022年度宁波市民生实事十项工程“甬有帮扶”。累计投保70503人(含动态新增人员6211人),实现动态全覆盖,超额完成民生实事工程(109.6%)。共计理赔15216人3098万元,年度赔付率96.38%,其中住院和特病门诊医疗补充非自费部分赔付1358.9万元、自费部分赔付479.2万元,住院津贴赔付1163.8万元,意外医疗补偿赔付69.1万元,意外身故残疾赔付4万元。全方位、多维度、深层次托起低收入农户健康兜底保障。

    三是竞争性项目顺利实施。会同市财政局下发《宁波市低收入农户精准扶持增收办法(修订版)》和《关于组织申报2022年低收入农户同步基本实现现代化试点项目的通知》,市财政安排2150万元支持实施产业精准帮扶试点项目,落实8个帮扶项目(涉及7个区县市)列入首批试点。项目坚持以“国有主体、村集体代持+市场化运营+农户受益”的模式创新,率先在农业领域探索补改投项目试点。如奉化莼菇方舱已投入运营,预计年净收入22万元,镇海九龙湖景区运维项目年租金收入20余万元。

    四是产业扶持精准带动增收。各区(县、市)通过产业扶持、入股分红、贷款贴息等方式带动低收入农户。2022年投资入股项目21个(光伏、店铺、标准厂房等),贷款贴息项目27个。如余姚鹿亭乡采取“农合联村级服务社+低收入农户”帮扶模式的增收示范项目,通过各村农合联平台打造笋烘干中心,带动全乡笋产业发展,有效辐射带动低收入农户240余户。

    五是创业就业助力增收。将低收入农户纳入农民培训体系,针对有劳动能力的低收入农户,有效激发内生动能,着力提升自我发展能力。2022年劳务用工补助465人,创业奖补8人,公益性岗位补助446人。如奉化区开展来料加工助农增收阳光行动,助推农户实现家门口就业,累计推动低收入农户参与来料加工235人。

    六是统计监测扩面全覆盖。落实上级部署,会同财政、统计等部门联合下发通知,做好我市低收入农户监测扩面工作。监测范围由原先的5个区(县、市)扩面到全市,实现统计监测范围全覆盖,监测样本户从300户扩量到799户,低收入农户收入统计监测更加精准,辅助决策更科学。

    二、下步帮促工作思路

    下步,我们将积极投身“两个先行”大场景,立足宁波“争创市域样板、打造一流城市、跻身第一方阵”目标定位,聚焦低收入农户共同富裕新要求,以主题教育为契机,深入实施产业项目带动、保险健康兜底、岗位开发增收、社会多维帮促等增收举措。

    1.加大工作牵头协调力度。积极发挥牵头部门职能,组织相关部门召开低收入农户优惠政策落实工作协调会,商议政策调整优化和依托数字赋能简化操作流程的对策举措,探索建立低收入农户帮促各项优惠政策落实长效机制,提高共同富裕成色,确保应享尽享。

    2.迭代升级综合性保险工作。根据两年来实施情况进行数据分析和科学评估,会同财政、医保、卫健等部门迭代升级2023年综合性保险方案,有效衔接调整后的“天一甬宁保”新方案,同步降低保费标准至380元。降低赔付起付线为0元,优化分档赔付比例,缩短赔付周期,寄送理赔告知单,提升社会影响力和农户满意度。

    3.推进补改投项目扩面工作。科学评估去年市级低收入农户同步基本实现现代化项目试点情况,总结提炼“国有、村集体代持+市场化运营+农户收益”补改投模式成效经验,鼓励引导各地参照市级模式实施县级竞争性项目,有效带动低收入农户共同富裕。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2000个以上。

    4.探索实施住房微改造行动。针对我市低收入农户住户条件仍然较差且面广量大的现状,充分依托“人人慈善标杆区”试点市契机,会同民政、残联、住建、慈善总会等部门推广江北区利用社会资金开展低收入农户住房微改造经验,探索建立和助力打造社会力量帮促共富的长效机制。今年计划实施低收入农户住房微改造1000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