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上午,天空飘着细雨,鄞州区云龙镇鼎富家庭农场的田间却呈现出一片热火朝天的春耕景象:细雨中智能农机大显身手,成为春耕“主角”。
在农场的秧田里,一台泥浆机在几名工人的熟练操作下,有条不紊地运行着。水田在它的“梳理”下变得平整,紧接着均匀覆盖上泥浆,为后续水稻大田育秧做着前期准备工作。农场的另一边,农场负责人任蔡富正忙着往农用无人机里灌装农药,一切准备就绪后,他按下手中的启动按钮,无人机便迅速按照预设航线升空,在水稻田上方精准地来回盘旋,均匀且细密地喷洒着除草剂。短短20来分钟,十来亩农田的除草剂喷洒作业便高效完成。
“过去,136亩农田打农药,三四名工人要花三天时间才能完成。现在,我一个人操控无人机,一天就能把活干完,效率提高了10倍!”任蔡富兴奋地介绍。如今,农用无人机广泛应用于农田种植的撒播、追肥、病虫害防治等多个环节,提升了工作效率,也降低了人工成本。
“秧田弄好,稻田翻耕也得跟上了。”任蔡富指着一旁的稻田说道,过几天,农场的履带旋耕机就要“上阵”耕地了,这两天他要忙着给各类农机设备进行调试、检修。
“这些都是我的宝贝。”在家庭农场基地里,任蔡富指着一排排列整齐的农机设备介绍:5台履带旋耕机、15台插秧机、8台烘干机,“今年年初,为了更好的备春耕,我又给农场购置了5台新型农用无人机,算起来,现在我们农场有30多台农用无人机了。”看着仓库里的这些宝贝,任蔡富自豪地说,目前,农场从土地旋耕、插秧育秧,到庄稼收割、谷物烘干,已实现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
据了解,尽管任蔡富今年才43岁,但他与农业结缘已有20年。2005年,他接手父亲的30亩农田,从此开启了扎根农业之路。受益于国家农机补贴政策,入行农业以来,他便开始陆续购置各类机械化农机,并真切尝到了农业机械化带来的甜头。几年前,任蔡富又考取了无人机飞手证,如今已是鄞州区小有名气的无人机飞行手。他还成立了作业公司,带领5名飞手为其他农户提供专业的无人机作业服务。
“ 科技为农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不仅作业精准高效,还节省了大量人力,让我们农民真正实现科学种田。”任蔡富感慨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