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展规划
  • 文字:
    保护视力色:
    宁波市农业行政执法专题报告
  • 阅读:
  • 时间:2025-01-10 11:09
  • 来源:市农业农村局
  • 作者:宁波市农业行政执法队
  • 我市各级农业执法机构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市农业农村局中心工作,进一步深化农业行政执法改革,推进八大专项轮动和信息轮动,实现年度全市办案数量质量双提升,全年市本级6个案件获评部、省级全国农业行政执法指导性案例(卷);牵头成功创建市农业农村局为全国农业综合行政执法示范单位,市农业行政执法队被评为全省“人民满意公务员集体”。

    一、推进执法改革,夯实执法基础。围绕贯彻“大综合一体化”改革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推进执法层级和执法事项“双下沉”,海曙、江北、鄞州三区派驻机构与市农业行政执法队脱钩,调整为“局队合一”体制;梳理执法事项清单216项,进一步落实了执法事项“应放尽放”的原则。加快提升全市农业行政执法机构建设规范化、标准化水平,牵头成功创建市农业农村局为全国农业综合行政执法示范单位,改造完成配套场所,充实执法装备,机构面貌焕然一新。同时,建立全市农业执法工作考核评价机制,推进执法办案、机构建设等任务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实现全市农业执法工作目标统一、步调一致。

    二、聚焦主责主业,加大执法力度。围绕冬奥会、两会和党的二十大等重大保安全任务,开展种业护芯、“绿剑”执法等八大专项执法行动。全年共出动执法人员2万人次,检查企业及市场7562家次,受理举报793件,办理农业领域行政执法案件581件,较上年增长21.5%。强化“检打结合”,针对农产品种养殖投入品、生产、屠宰等全环节、全链条严格开展监督抽检,对抽检不合格产品查处率做到100%。对抽检中发现的问题和涉嫌违法行为的,第一时间启动调查处理程序。全年共抽检1931批次,查处违法行为786个。其中,聚焦畜禽屠宰,重拳打击私屠滥宰、屠宰病死畜禽、畜禽屠宰中注水“黑窝点”,排查重点乡镇50个,开展联合执法检查15次,捣毁菜牛私屠滥宰窝点1个,对违法行为形成震慑。聚焦变型拖拉机禁限行,查处变型拖拉机46台,实施强制报废35台,有效防止变型拖拉机“回潮”。依托农资监管平台,指导全市114家农资店完成“肥药两制”创建,实现肥药实名制购买全覆盖。

    三、严格规范执法,提升执法水平。市本级6个农业执法案件(案卷)获评部、省级典型案例(优秀案卷)。其中,2个案例入选全省农产品执法典型案例,数量居全省第一。市本级处罚案件法制审核实现100%全覆盖。组织开展全市农业处罚案卷检查月活动,检查案卷200余件,整体提升了案卷质量和水平。其中,聚焦种业芯片安全,强化行刑衔接,会同公安部门持续开展打击“甬优”系列水稻种子非法外流违法行为,抓获7名涉案犯罪嫌疑人,捣毁涉案窝点18处,查获侵权假种子2.24万斤,有效遏制了全市1.1万亩农田春种质量风险,此案同时入选全国农业行政执法指导性案例和农业行政执法十大典型案例。

    四、积极普法宣传,优化服务效能。树立“谁执法、谁普法”责任意识,共印发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典型案例、农机等普法宣传资料3.46万份。深入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开展“以案析法、送法下乡”活动,提升农民群众和经营主体法律观念和维权意识,提高识假辨假能力和科学使用农业投入品水平,营造种业创新良好法制氛围。同时坚持“事前评估和调查,及时跟踪,有效化解”原则,妥善处置农业生产事故,全年共调解生产事故21起,减少农民损失500余万元,有力促进农业生产安全和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组织举办全市综合行政执法能力提升培训班、军事训练等活动,针对新《种子法》、新《农业行政处罚程序规定》、农机等领域开展专题培训,共培训执法人员逾500人次,组织参加大综合一体化“周五云课堂”改革教育培训,培养“全科型”执法人才。

    五、强化队伍建设,提升铁军形象。坚持党建引领,牢固树立“执法为民,服务三农”宗旨,全力打造一支纪律严明、作风优良、文明执法、清正廉洁的农业行政执法“铁军”。以创建全国农业综合行政执法示范单位,和获得全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殊荣为契机,拉高标杆,激励全队干部心系人民、担当作为、恪尽职守。统一全市农业行政执法人员制式服装,举办着装仪式,通过甬派、微信公众号等媒体载体进行宣传报道,展现农业执法队伍新面貌。

    2022年,全市农业行政执法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从当前农业执法工作实际来看,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是执法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随着县级执法队伍人员大比例下沉,基层存在专业执法力量不足、执法经费不足、装备条件保障不足等问题;二是基层执法保障较为薄弱。基层普遍存在着执法经费不足、装备条件保障不足等问题,个别地方执法用车、移动式执法设备短缺;三是办案水平有待进一步突破。执法办案作为主责主业,在查办重大违法案件、在执法办案能手培养上仍有提升空间。

    2023年,市农业行政执法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争先、进位、创优的要求引领全年农业执法工作,聚焦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农资质量安全和农业生产安全三大目标,加大农业领域违法行为打击力度,进一步规范农业生产经营市场,为我市率先建成农业强市、和美乡村作出新的贡献。一是优化全市农业执法体系和工作体制。厘清市、县、乡镇三级职责边界,构建分工明确、沟通顺畅的工作体系。加强对乡镇农业执法工作指导,编写执法手册。指导全国农业综合行政执法示范单位(窗口)创建。健全完善行刑衔接、农警联合、检打联动等工作机制。强化数字赋能,推行农业投入品质量安全监管执法“一件事”和私屠滥宰监管执法“一件事”。二是突出执法办案主责主业。全年办理案件数量目标比上年有较大提高。加大溯源力度,力求在大案要案上有新突破。开展案卷质量提升行动,制定普通程序案件法制审核制度和执法案卷档案管理制度。三是深化八大专项执法轮动。开展“绿剑”投入品、种业监管执法年、牛羊屠宰、宠物诊疗、变型拖拉机禁限行农警联合执法、农业投入品包装废弃物和废旧农膜回收情况等八大专项执法行动,严厉打击违法行为。四是强化执法队伍思想能力建设。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正风肃纪,切实落实“执法为民、服务三农”理念。举办全市农业执法能力提升培训、军事训练、以案释法、案卷评查等活动,着力提升执法人员业务技能,全面规范执法行为,打造一支作风优良、素质过硬的执法队伍,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为全市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