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报信息
  • 文字:
    保护视力色:
    宁波农业农村信息2024年第21期
  • 阅读:
  • 时间:2024-07-29 15:14
  • 来源:市农业农村局
  • 作者:
  • 甬简040

    第21期

    宁波市农业农村局                                                        2024年7月29日

    本期目录

    【要情聚焦】

    ●我市上半年生猪产业行情稳步向好

    ●我市行刑“双联动”提升农业执法“三力”

    ●宁波市战略性蔬菜保供基地先导区投入试运行

    ●鄞州区农业保险“增品、提标、降本”撑起农业“保护伞”

    ●江北区强化监管筑牢涉海涉渔安全屏障

    【标题简讯】

    ▲我市破获一起非法捕捞水产品流窜团伙案

    ▲宁海县多渠道发力实现农民增收再上新台阶

    【他山之石】

    ◆嵊泗县凝聚“三乡人”打造乡村人才“聚能环”

    ◎要情聚焦

    ●我市上半年生猪产业行情稳步向好。二季度以来,生猪价格止跌回升,6月中旬涨至每公斤20元,商品猪销售头均获利超过300元,生猪市场行情回暖。在这些利好因素驱动下,我市养殖户压栏猪集中出售,上半年,全市累计出栏生猪51.1万头,同比增长4.3%,能繁母猪存栏处于绿色区间。一是优化产能调控方案。为稳固生猪基础生产力,防止产能大幅波动,我市发布《宁波市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把能繁母猪存栏正常保有量的绿色区间调整为92%-105%(比原来拉大3个百分点),到6月底,全市能繁母猪存栏量为6.54万头,稳定率为93.4%。二是加强生产调度指导。实施生产情况月调度和生猪价格周发布等制度,采取政策干预、加强调度等措施,全力保障生猪稳定供应。上半年,奉化区生猪出栏增速最大,同比增加78.5%;慈溪市生猪出栏数量最多,达到15.31万头。三是强化补贴政策保障。实施生猪大县奖励、引种补助和价格指数保险等稳产稳供政策,上半年累计下拨各类补助资金近7000万元。鼓励区(县、市)出台配套政策,如镇海区发放出栏奖励、引种补贴累加等资金;宁海县积极落实贷款贴息、招商引资等政策,帮助经营困难的养殖户逐步恢复生产。7月24日,生猪价格为每公斤20.5元,全市大型猪场生产趋稳,猪肉供应充足。

    (市农机畜牧中心)

    ●我市行刑“双联动”提升农业执法“三力”。近年来,我市农业行政执法机构建立健全行刑衔接机制,以行刑“双向联动”提升涉农领域违法行为震慑效力,全力保障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质量“两个安全”,今年以来,全市共移送涉刑案件及线索10起。一是优化衔接效力。与市公安局食品药品环境犯罪侦查支队签订农产品质量安全“白皮书”,规范涉刑案件通报移送程序、标准和要求,畅通从“行”到“刑”渠道,实现涉刑案件网上移送100%。海曙区多部门联合制定《关于建立食药环领域行刑衔接“1357”工作机制的意见》,推动刑事不予立案、检察院不予起诉案件及时回转,避免不刑不罚,推进“刑”“行”反向衔接。二是提升研判能力。与市公安局经济犯罪侦查支队签订农资打假领域协作“备忘录”,构建信息共享平台,对重大疑难复杂案件的调查侦办、证据固定、法律适用等问题,定期开展案情会商。春耕期间,市农业行政执法队联合公安机关部署打击“甬优”系列稻种非法外流案,共查获涉案种子18000余公斤,货值金额90余万元,涉案人员6人。三是凝聚执法合力。会同公安交警开展农机安全专项执法、拖拉机专项治理、家畜屠宰执法等行动,今年以来共检查经营主体212家次,检查拖拉机326台(套),查处农机类、家畜屠宰类违法行为68起,查获涉案肉品10.42吨。

    (市农业行政执法队)

    ●宁波市战略性蔬菜保供基地先导区投入试运行。2024年3月起,宁波市战略性蔬菜保供基地项目先导区已完成基础建设并投入试运行。试运行4月以来,已产出优良品种生菜、菠菜、小番茄种苗40万株,并投入种植,预计第一年育苗量达100万株、年产量超500吨。一是科技创新实现高效节能管理。与中国、省市农科院及荷兰瑞克斯旺等国内外知名科研所、育种企业合作,引育抗病、抗热性强、口感品质高的蔬菜品种,融合应用沙培、轻简化栽培等绿色生产技术;自主研发全国首创微太阳能温室智能控制系统,实现园区内18座现代化连栋薄膜温室节能、节水30%,冬季增温5-10度;自主研发智慧农业大数据云平台,节约人工成本90%以上。二是数智赋能提高种苗繁育效率。种苗繁育中心布设696个苗床进行叶菜育苗,采用种苗智能化立体物流运输与管理系统,将播种机、移栽机、基质处理设备等集成串联,节约整体人力成本70%以上。4月试运行以来,已产出生菜、菠菜、小番茄种苗40万株,并全部投入基地种植。三是“平、急”两用加强蔬菜稳产保供。为保障农产品动态供求需要,基地采取“平、急”两用生产运营体系,“平”时以研究培育种苗、种植全季叶菜、适时栽培果菜为主;“急”时以速生叶菜类集约化育苗、种植生产为主,叶菜日供应量可达5-10吨、速生菜种苗一轮可繁育500万株,通过冷链运输向市场、学校配送,提升城市农产品基础保供能力。

    (奉化区农业农村局)

    ●鄞州区农业保险“增品、提标、降本”撑起农业“保护伞”。近年来,该区充分发挥财政金融协同作用,不断增加农险品种及覆盖面,扎实做好政策性农险推广,提高农业生产抗风险能力。近日,该区成功签订全国首单农机库房安责险,填补了我国农机库房领域无专业安责险的空白。一是“与时俱进”增险种。紧密结合当前农业经营主体的实际需求,引导保险公司加大产品研发力度,建立多层次的农险产品体系,不断提升涉农险种覆盖面。今年新增政策性农业保险险种7个,总量达到117个。二是“提质增效”优服务。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打造多元化、多层次的“三农”保险销售理赔服务平台,为投保农户提供简便快捷、省时省心的服务体验。全区现有从事农险的专职人员4名、农保专员11名,配备航拍无人机4架、现场影音记录仪14台,实现12个涉农镇、街道全覆盖。自政策性农业保险开办以来,已累计向全区6.45万户(次)参保农户支付了3.92亿元赔偿款,多年简单赔付率94.6%。三是“政策加力”降成本。实施中央、市、区三级财政补贴农险保费政策,部分粮食种植险保费财政补贴高达90%,其他农险保费农户承担比例持续降低。截至6月底,已完成政策性农业保险区级资金预拨资金900万元,承保户数2435户,保费2134.65万元。

    (鄞州区农业农村局)

    ●江北区强化监管筑牢涉海涉渔安全屏障。今年以来,江北区紧盯渔业安全生产重点领域,着力开展隐患排查、执法检查、宣教引导,严守涉海涉渔安全防线。目前,全区69艘渔船均已落实安全防范措施并严格执行动态点验、值班瞭望等制度,安全形势总体平稳。一是彻查彻改风险隐患。围绕船舶关键性设备、船员配备等内容,开展渔业公司自查自纠+街道(镇)清查建档+区级排查督察,严格落实各级责任,确保隐患排查全覆盖。建立“一船一档”排查台账与整改销号闭环清单,严防渔船“带病”出港。1-6月,累计检查渔船85艘次,发现隐患55处,整改率100%。二是切实强化执法检查。区农业执法部门与海事部门建立甬江、姚江水域定期联合执法机制,实现执法力量整合与信息共享。全力开展“春雷行动”“商渔共治”等专项行动,重拳打击进出港无报告、职务船员缺配等违法违规行为,织密执法网络。1-6月,累计开展各类执法行动49次,出动执法人员316人次,办结案件4起,罚款1万元。三是深入开展宣教引导。充分利用伏休窗口期,大力开展从业人员责任意识与安全素质提升培训工作。切实加强船东船长“面对面”安全警示教育,积极组织商渔船长“互登互学”。指导各渔业公司举办船员安全管理培训及消防、救生、防台等应急演练。截至目前,未发生涉海涉渔安全生产事故。1-6月,累计发送安全警示短信1000余条,开展船员培训4次,应急演练4次,参与人员超150人次。

    (江北区农业农村局)

    ◎标题简讯

    ▲我市破获一起非法捕捞水产品流窜团伙案。近日,我市在余姚市小曹娥东直塘附近成功端掉一非法捕捞团伙,该团伙在长江出海口、钱塘江、杭州湾等区域进行流窜作案,近3年非法捕捞水产品涉案金额达200万余元。本案查获涉渔“三无”船筏6艘、运输车6辆,缴获渔获物500公斤,抓获犯罪嫌疑人13人,其中6人已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市海洋与渔业执法队)

    ▲宁海县多渠道发力实现农民增收再上新台阶。近年来,宁海县不断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精准施策增强农村竞争力,确保农民收入持续增长。2024年上半年,宁海县农村居民收入为26761元,同比增长7.1%,增幅居全市第一。

    (宁海县农业农村局)

    ◎他山之石

    ◆嵊泗县凝聚“三乡人”打造乡村人才“聚能环”。嵊泗县坚持把现代新农人建设作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支撑,按照“外引内培”原则,通过培育原乡人、召唤归乡人、吸引新乡人,不断完善新农人建设工作机制,聚力打造乡村人才“聚能环”,蓄势赋能海岛共富。一是培育原乡人,守住家门口的“聚宝盆”。嵊泗县坚持以产业发展为牵引,以科技特派、专家蹲点、面对面指导等形式开展技术指导,挖掘培育本土渔农领域专业人才,鼓励“原乡人”成为实用人才、乡土专家。目前,已认定本土海水养殖人才10人、本土民宿人才40名,培育本土乡村工匠40人,逐步释放本土人才资源优势,推动渔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如县级高级养殖师傅金友定十几年致力推动养殖向多品种、多元化发展,并成立海水养殖专业合作社、共富工坊,带领村民养殖贻贝共同致富。目前,该合作社养殖面积超5000余亩,入社农户超100户,提供固定就业岗位50余个,带动渔农民超1000户,金友定本人于2023年获评省级乡村工匠名师。二是召唤归乡人,打通致富路的“快车道”。嵊泗县着力打好“乡愁牌”“亲情牌”,广泛营造良好的渔农村创新创业氛围,出台支持返乡创业优惠办法、人才回归实施方案,量身制定创业补贴、贷款产品等“政策红包”,引导青年人才返乡创业,大力发展“归雁经济”。如“文创客”裴晨泽回归家乡高场湾村当上“农创客”后,潜心挖掘嵊泗在地文化,开发非遗手作产品,创建“米丘民宿空间”品牌,帮助10余家民宿“轻投入微改造”,推动了区域民宿转型发展。截至目前,嵊泗县共引进120余位“归乡人”扎根创业,创造年均产值达3800万元以上,助力村集体经济年增收280余万元。三是吸引新乡人,带来新产业的“金钥匙”。嵊泗县持续深化“融合创新、共富乡间”品牌,积极构建“一岛一区一图”创业平台,探索“两入股三收益”等工作机制,为新乡人建设乡村提供良好的服务保障,助力项目引得进来、落得下来、发展起来。2023年,五龙乡促成“新乡人”与黄沙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联办“强村公司”,开展潮玩文创、研学体验等文旅项目,带动周边低收入群众、高校毕业生就业16人,盘活闲置农房6套,实现村集体每年保底分红5万元。截至目前,嵊泗县共招引“新乡人”80余人,发展项目10余个,孵化海岛村庄艺术、海鱼陆养、研学教育、设施农业等乡村新业态,新增就业岗位230余个,带动农户人均年增收超3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