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标记:A
甬农函〔2023〕18号
民进宁波市委会 :
贵单位在宁波市政协十六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组建宁波水产种业集团 建设国家级水产种业创新高地的建议》(第005)收悉。经商市科技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国资委,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大力推进水产种业建设发展,不断夯实产业基础能力,强化水产原良种场、水产种业阵型企业、规模化繁育基地培育,提升产业技术水平持续,形成了产学研推一体化水产育种制种科研创新体系,种业产业得到有效提升。目前,全市现有持证种苗企业76家,可繁品种50余个、产业化品种近20个,2023年全市水产苗种生产能力超400亿单位,苗种总产值达4.32亿元。
基于水产种业发展现状,我市以建成长三角水产种业新高地,年繁育优质海水苗种量居长三角首位为目标,争取2030年水产种业综合产值达到10亿元,带动形成年产值100亿元的渔业养殖产业。
一是高度重视,强化政策引领。强化工作组织领导,把推进水产种业高质量发展列入优先发展领域;强化种业资金保障,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充分发挥政府投入的带动作用;强化种业土地供给,加大对种业企业建设用地、设施用地指标的支持;强化种业人才引培工作,全力打造水产种业的“三支队伍”。
二是提升能力,完善体系建设。构建种质保存体系,加强岱衢族大黄鱼、拟穴青蟹、蓝点马鲛和东海银鲳等土著特色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建立良种评价体系,打造主导品种测试基地,完善良种性能评价方法;强化良种推广体系,加速水产良种的推广应用,有效提升良种覆盖率。
三是扶优扶强,打造产业集群。筹建水产种业集团,以农商发展集团为主平台,进一步加强水产种业产业链整合,谋划筹建宁波市水产种业集团;培育龙头种业企业,重点在宁海县蛇蟠涂区块和象山县毛湾区块建设海水种业园区,在余姚市马渚区块建设浙东淡水保种育种中心,形成“南海北淡”的水产种业格局。推进科研成果转化,建立转化机制,做大做强水产种业产业。
四是集聚资源,强化科技支撑。加强创新平台建设,重点倾斜生物信息学、水产人工智能及大数据分析平台建设;推进育种技术创新,聚焦水产育种前沿技术,重点突破全基因组选择育种、转基因与基因编辑、性别控制等高新技术瓶颈;加快良种品系选育,聚焦岱衢族大黄鱼等优势品种,围绕高产、抗逆、优质等性状方向,加快推进新品种选育和良种更新换代;强化良养技术研发,重点推进陆基工厂化、池塘设施化、深远海工程化等新型养殖模式技术创新。
五是强强联合,深化多方合作。开展国际合作交流,打造国际高端水产种业论坛,围绕大西洋鲑健康养殖、日本鳗鲡全人工育苗和微藻生物载体疫苗开发等研究方向,加强宁波开展国际项目合作;深化国内合作交流,以宁波水产种业园区为载体,广泛建立校企、校研、校地合作,贯通苗种、养殖、加工、流通全产业链合作。
六是强化监督,优化发展环境。提升种苗管理能力,建立健全苗种监管体系,提高监管能力水平;提升苗种检疫能力,以区域中心实验室为核心,优化市县企三级病防网络,提高我市苗种疫病检测范围与精度,实现苗种检疫全覆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进一步加强水产苗种产权保护性技术创新,探索市场流通苗种的身份管理机制,试点开展品种全周期溯源管理,着力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感谢贵单位对我局工作的关心,希望继续对“三农”工作给予支持。
宁波市农业农村局
2024年6月14日
(联系人:曾钢 联系电话:89186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