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区县市
  • 文字:
    保护视力色:
    象山黄避岙乡全方位燃动“斑斓海岸”活力
  • 阅读:
  • 时间:2024-05-22 09:46
  • 来源:象山县农业农村局
  • 作者:象山县农业农村局
  • 上周末,由黄避岙乡主办的2024象山大黄鱼风情市集活动,吸引了上千游客慕名前往听潮观海、乘风寻游,沉浸式体验极具海洋味、时尚感、年轻态、烟火气的耕海牧渔旅游新场景。当天,美味黄鱼宴、厨神争霸赛、岱衢族大黄鱼增殖放流等活动场景,以及初次亮相的“面条黄鱼仔”“转运黄鱼仔”“招财黄鱼仔”“化龙黄鱼仔”四个卡通文旅IP手办,被人民网、潮新闻、甬派、宁波电视台、象山发布等争相报道,一度霸屏网络平台、微信朋友圈,让黄避岙成为了“顶流”。

    这场把传统大黄鱼产业与新兴文旅产业相融合的活动,正是黄避岙乡深耕渔旅融合形成长效产业链,加速特色产业朝高质量、市场化方向发展的生动实践。近年来,该乡锚定“斑斓海岸·田园渔歌”特色,深化渔、文、体、旅等多产融合,全力推进“北纬30度斑斓海岸海洋运动文化产业线”建设,形成了“旅游业态多元化、旅游产品多样化、旅游IP品牌化、旅游营销全国化”的发展格局,跑出了农民共富的乡村振兴加速度。

    从无人问津到人气爆棚,便利的交通为黄避岙乡带来了人气和机遇。2012年底,象山港大桥及连接线通车,宁波市“一环六射”高速公路网就此完成最后一块拼图。天堑变通途,加上“斑斓海岸”文明示范线建设的推动,黄避岙乡借力做好“基础设施+旅游+共富”叠加文章,积极提升改造农村公路,增设停车位、旅游公厕、游客服务中心等旅游配套设施,构建起“田园可漫步、海岸可阅读、乡村可记忆”的旅游氛围,引来全国各地游客组团打卡,自驾游、生态游、乡村民宿游热度持续攀升。

    日新月异的村庄面貌,让不少村民敏锐地从中寻觅致富机会开起了民宿。斑斓小筑贰号民宿的女主人王雪青,就是乡里第一批尝到“甜头”的人。“我本来在宁波做生意,是大桥开通后乡里开始发展旅游,我才动了心,把自家闲置房屋改造成了民宿,整了6间房12张床。”王雪青说。开张营业8年,民宿收获了一批上海、江苏、杭州、宁波等地的“回头客”,大家冲着看海景、吃海鲜而来,平时周末常有客人组团到访,节假日更是一房难求,需要提前预订才能入住。“看着客人越来越多,自己的日子越过越好,我心里头高兴,赚钱也更有动力了。”前年底,王雪青又把民宿重新装修了一下,准备以全新的面貌继续干上几年。

    黄避岙乡全域有海岸线28.6公里,旖旎的山海风光、浓郁的渔牧风情是“金招牌”。该乡将独特的山海资源禀赋串点成线、连线成面,探索“渔排+”“安澜海塘+”“艺术中心+”等新消费场景,打造一批景区村庄,招引培育龙屿村龙山景区、沪港村滩涂乐园、湖头新村精灵谷等旅游新业态,开设民宿40家、引进商务星级酒店2家,全方位燃动“斑斓海岸”活力,去年累计吸引游客51.4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7590万元。

    多产融合促振兴,特色研学游“火出圈”。为让万亩滩涂、港湾风景与特色渔业相得益彰,黄避岙乡不断推陈出新,重磅推出海上休闲平台、黄鱼生态牧场、斑斓艺术田园、滨海疗愈基地、沐野轻奢荷塘、精灵童话乐园、海岸青年营地、时光读海书屋8大滨海精品旅游场景,并联合斑马课堂、晚安森林研学、春田花花儿童成长中心等多个专业运营团队,聚力打造有内涵、有特色的研学产品,推出下滩涂、采苔条、晒海带、割紫菜、品黄鱼、捞生蚝、采仙茗、游海岸、学竹艺等9大海洋研学场景,为乡村旅游注入全新动力。

    宁波指北针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从2023年1月开始与黄避岙乡开展合作,去年接待游客约5万人次,目前端午节档期已全部满员,暑期档的团体预约也提上了日程。“从今年4月中旬开启春日研学到现在,我们已经累计接待了8500多人次,有城区学校的团队,也有宁波过来的,反响都很不错。”公司总经理林杰告诉记者。除了学生研学外,公司推出的几个亲子赶海系列产品,也备受上海、苏州、杭州等地游客的青睐。

    现在的黄避岙,犹如朝气蓬勃的青年,村村有特色、处处是风景,焕发着农旅的盎然生机。在乡村旅游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征程上,它留住了文化、兴起了产业、聚起了人气,也带富了村民,擘画出了一幅斑斓西沪共富示范的乡村振兴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