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区县市
  • 文字:
    保护视力色:
    宁海龙山村:美丽乡村万象新 致富路上“甜蜜蜜”
  • 阅读:
  • 时间:2024-03-26 10:41
  • 来源:宁海县农业农村局
  • 作者:宁海县农业农村局
  •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在宁海县,有许多和龙有关的村庄。这些以龙为名的村子,是村民对风调雨顺、丰衣足食的幸福日子的祈盼。位于宁海县长街镇的龙山村便是其中之一。

    初春时节,走进龙山村,只见一排排民居掩映在绿树之间,宽阔的马路直通村里;快到村口时,广场中央有一个双龙戏珠的喷泉,优美灵动,造型别致,广场边还有一棵郁郁葱葱的大樟树,像一个站得笔直的卫士,日夜守护着这个美丽的村庄。“这是我们村的同心广场,村民们茶余饭后都爱来这里聊天、散步。”龙山村支委陈用杰向笔者介绍。

    “龙山村旧属龙浦公社。因村后群山蜿蜒如龙,称龙山,村庄也以此山命名。相传龙山建村800余年,是个历史悠久的村落,由彭、姜、杨、项、吴、陈六姓始居。几百年来,各姓族人和谐相处、安居乐业、围海造田、繁衍生息。陈氏一族更是耕读相传、子孙兴旺,如今已经成为我们村中大姓。”说起村名的由来,陈用杰娓娓道来。

    近年来,龙山村以生产生活环境改善、特色风貌塑造为重点,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促进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带动农民持续增收,着力描绘人居环境“美”、产业发展“旺”的乡村画卷。“村庄环境越来越好,还建设了休闲广场、文化礼堂,日子越过越舒服。”村民陈校飞说,村庄人居环境“细梳妆”,换来了龙山村内外“新颜值”,村民们都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变化。

    自2008年以来,该村大刀阔斧地开展了一系列改善村容村貌、提升村民生产生活条件的民生工程。一方面启动河港清淤工程,将年久失修的沿山渠道修复加固,使其继续发挥灌溉和排洪的作用,并对村前河港全面清淤,保障村民生产生活用水;另一方面开展退宅还耕工程和道路硬化,通过拆除村中大部分旧房危房,对全村道路进行硬化,着力补齐基础设施短板。这几年,又建设了文化礼堂,常态化开展群众文化活动,还开辟了狮子山农文旅游线,登顶后可观千亩麦田景色。

    “改变村容村貌只是第一步,如何让村民的腰包鼓起来,让村集体经济壮大起来,才是最终目的。”龙山村党支部书记吴旱方说,在保护好既有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走特色产业的道路。2010年,龙山村党支部牵头开发300多亩荒山地,从福建引进红心蜜柚,建起蜜柚基地。每当秋冬时节,村后数百亩的山坡上,漫山遍野的柚子树硕果累累,一派丰收景象。

    “蜜柚基地投产后进行承包,承包的收入一半归村民,还有一半归村集体,每年能给村集体和村民增加30多万元收入。”吴旱方说,目前村里有40多户农户跟着承包户一起种柚子。

    “现在种柚子,年收入已经超过10万元了。”龙山村村民邵兴超说起越来越有奔头的日子,满眼笑意。除了柚子果肉,还开发了柚子酒、柚子汁等产品,形成规模化的柚子产业,创成集生产、研发、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基地,努力壮大村集体经济。

    今年是龙年,龙山村在龙年也有了新气象、新期待。为提升村民生活质量,龙山村计划筹建老年活动中心,对部分农田道路进行硬化提升,并在山坡及河港上打造500多亩的光伏发电项目来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促进农民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