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份,养殖水温下降明显,水生经济动物摄食逐渐减少甚至不摄食。因受水温影响,水体和池底中的病原菌数量相对减少,部分水产养殖品种已经抓捕完毕,预测养殖水生动物病害发病率总体会有所下降。
一、 病情预测
(一) 淡水鱼类:易发生水霉病、细菌性肠炎病等。
(二) 海水鱼类:易发生内脏白点病、诺卡氏菌病等。
(三) 海水蟹类:易发生纤毛虫病、黑鳃病等,捕捞过程易造成机械性损伤引发疾病。
(四) 中华鳖:易发生腐皮病、溃烂病等细菌性疾病,固着类纤毛虫等寄生虫性疾病。
二、 防治措施:
冬季昼夜温差大,养殖水生动物易产生应激反应,从而引发病害,应适当加深养殖水位,减少水体的温差变化。已达到商品规格的品种,要做好起捕上市的准备,起捕拉网时要注意对养殖品种的影响,避免因机械损伤导致病害的发生,尽量减少对未达上市规格的鱼类擦伤,并及时做好消毒工作。需要越冬的品种,应抓好养殖品种的安全越冬管理。要搭保温棚或增温设备的,要提前做好准备,并及时把养殖品种转入越冬塘,入塘后做好保温、增氧、水质调控和投饲等管理工作。越冬管理是养殖生产的重要环节,必须高度重视,确保养殖品种的安全越冬。
(一) 淡水鱼类
水霉病:可使用复方甲霜灵粉治疗(具体用量参照水产养殖用兽药商品说明书),或者使用符合国标渔药连续外泼2-3天即可治愈水霉病,日常做好对养殖水体、工具、场地等消毒工作。
细菌性肠炎病:该病发生后,养殖水体可用含氯消毒剂消毒,同时开展病原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根据结果筛选敏感水产国标抗生素拌料投喂治疗。
(二) 海水鱼类
内脏白点病:根据药敏试验选择恩诺沙星粉(水产用) 、氟苯尼考(水产用)等兽药拌料投喂(具体用量参照水产养殖用兽药商品说明书介绍),同时可投喂渔用维生素等增强鱼体体质。
诺卡氏菌病:发病后及时隔离病鱼,全池泼洒(网箱养殖可挂袋)聚维酮碘溶液(水产用)消毒。患病早期减少饲料投喂,及时在饲料中拌喂盐酸多西环素粉(水产用) 、复方磺胺嘧啶粉(水产用)等抗菌药进行内服治疗( 具体用量参照水产养殖用兽药商品说明书) ,并可内服拌喂维生素 C 钠粉(水产用)和三黄散(水产用)等增强免疫力。
(三) 海水蟹类
保持海水盐度稳定,定期对养殖水体消毒,可使用国标渔药含氯制剂或聚维酮碘溶液等。
纤毛虫:发病时及时将病蟹、死蟹捞出,避免感染其它池塘。捕捞时小心操作,避免机械性损伤,损伤的蟹及时消毒处理。适当增加换水,使用具备批准文号的投入品进行生物改底、改水,减少有机质沉积;可采用饲料拌喂苦参末、雷丸槟榔散等中药(具体用量参照水产养殖用兽药商品说明书)驱虫。
黑鳃病:及时将病蟹从养殖池中捞出,单独放置隔离池中进行治疗。对于病情较严重的情况,可以使用氟苯尼考(水产用)等抗生素进行治疗(具体用量参照水产养殖用兽药商品说明书)。
(四) 中华鳖
12月份中华鳖进入越冬期,需要做好安全越冬的准备工作,包括合理清塘、净化水质、消毒预防等措施。
腐皮病、溃烂病:鳖发生腐皮病、溃烂病等细菌性疾病时,保持水质清洁,定期更换新鲜水源,避免污染物的积聚,防止水质恶化;在处理鳖时要细心操作,防止鳖体受伤,减少病菌感染的机会;根据水温条件,如仍有摄食的,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在饲料中拌喂有效国标渔药抗生素治疗。
固着类纤毛虫病:发病时,清除池底过多淤泥,并进行消毒;加强饲养管理,投喂营养全面、优质的饲料,保持水质优良、稳定;可以使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5:2)进行药浴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