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务通知
  • 文字:
    保护视力色:
    宁波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市政协十六届二次会议第8号建议的答复
  • 阅读:
  • 时间:2023-07-06 10:53
  • 来源:市农业农村局
  • 作者:
  • 类别标记:A

    甬农函〔2023〕69号

    市民进委员会:

    非常感谢你们对种业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你们在市政协十六届二次会议上提出的第8号提案《关于支持国家制种强县建设 推广我市水稻种业科技创新成果的建议》已收悉,经商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国资委、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市农科院、市银保监局、宁海县政府等部门,现出答复如下:

    一、我市种业强市建设有关情况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种业发展工作,2022年专门制定出台了《宁波市高水平推进种业强市建设行动方案》(甬政办〔2022〕6号),大力实施新一轮种业强市行动,紧紧围绕全面提升种质资源保护利用能力、育种创新能力、种业企业市场竞争能力、良种保障能力和种业服务能力五大能力,每年安排落实5000万元现代种业发展专项资金,着力打造全国种业创新创业先行地、种业龙头企业集聚地、种业体制机制改革实验地三大高地。至2022年底累计通过国家新品种审定15个、国家、省级登记与良种审定207个,获得植物新品种权161个,2022年全市现代种业年产值近40亿元,良种覆盖率98%以上,均居全省前列。宁波微萌种业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平台)入围国家种业阵型企业名单,宁海县入选国家水稻制种大县,甬优1540被列入国家粮油主导品种等。近期,我市将出台《宁波市强化种业项目管理的指导意见》《宁波市市级种质资源管理库(场)管理办法》等政策性文件,计划组织召召开年度种业座谈会。

    二、支持宁海制种大县建设有关情况

    2022年宁海县在全省唯一获评国家级制种大县后,迅速制定出台了制种大县实施方案和专项发展规划,并连续3年获得每年1000万元的国家制种大县奖励资金。为进一步推动宁海县从制种大县向制种强县迈进,重点开展以下四方面工作。

    (一)农田建设方面

    2022年,我局会同市财政局、市资规局出台了《关于推进农田高质量建设行动的指导意见(试行)》(甬农发〔2022〕113号),主要支持各地改善田间道路,提升灌排能力和强化科技推广应用等方面的农田建设工作。宁海县已启动绿色农田和制种大县基础提升项目建设,目前下洋涂万亩方和力洋古渡千亩方已列入绿色农田建设计划,每亩财政投入不低于5000元。两年来宁海县已通过市级评审立项绿色农田建设项目6200亩,并分步实施建设。

    (二)稳定流转方面

    探索建立土地经营权流转片区指导价机制,推广流转风险保障金制度或履约保证保险。鼓励镇乡(街道)政府实施跨村整片委托流转,引进项目统一开发,实现农村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实施“非粮化”“非农化”整治规划,加快粮食高产示范方连浦村项目建设,村集体将“两非整治”后的土地进行集中流转、统一发包,招引规模制种主体。通过在下洋涂建设1万亩规模的宁波种业制种基地,大幅增加制种土地供给,有效平抑长街区域土地流转租金快速上涨势头。

    (三)政策扶持方面

    在金融扶持上,建立政策性融资担保办事处,制种经营主体通过授信、减免担保费等优先给予融资担保支持。在种业提升上,市级种业提升项目安排优先向制种大县倾斜,安排近千万元支持宁波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建设市级水稻种子储备库和甬优杂交水稻加工中心,加快提升种子储备和制种加工能力。在设施服务上,对符合省定建设要求的实施主体,建设农事中心用房、库棚房、水电、场地等配套设施及购置农机装备等,按总投资的50%予以补助。如宁波先粳种子加工有限公司年精选加工250万斤能力基础上,充分叠加集成国家制种大县奖励资金和市级配套政策,扩充新建仓库1340平方米;长街制种大户充分利用补助资金自行购置加工设备,实现杂交水稻良种生产全程机械化。针对制种人才中的创业大学生、转业军人等,鼓励金融机构配套专属保险保障,为新型农业主体的科技投入风险兜底。

    (四)种业保险方面

    完善制种保险制度,建立政府支持、种子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及生产大户参与、商业化运作的种子生产保险制度,财政保费补贴达 90%,水稻制(繁)种保险保额提高到每亩2300元。宁波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与宁波本地水稻种植农户深度合作,创新“研发育种—生产制种—推广应用”,设立杂交水稻生产风险基金,在全国率先建立杂交水稻制(繁)种政策性保险,实现企业与农民共发展、同富裕。下步将加强水稻制(繁)种保险和水稻制种气象保险研究,扩大保险覆盖面,考虑增加水稻制种保险险种,探索开发覆盖全要素、全时段、全风险点的种业保险产品。继续指导农险经营机构深入调研水稻制种企业需求,提供更多风险减量、安全生产等增值服务,为水稻制种企业更好更快发展提供高质量的保险服务。

    三、下步主要工作

    (一)推进规模化发展

    加快制种基地高质量农田建设,基本实现“灌溉设施配套、农田平整肥沃、田间道路畅通、农田林网健全、生产方式先进、优质高产高效”。2023年支持宁海提升改1500亩制种基地的基础设施,打造绿色农田示范点3000亩。按照水稻制种用地标准,加快推动下洋涂片区旱改水改造工程和胡陈港水库引水工程,打造宁波种业万亩级核心连片制种基地。大力推动宁海县与宁波种业下洋涂区块新建加工厂房合作,推进杂交水稻良种的干燥、精选、加工等,制种质量提高10%以上。选育一批综合性状优良的籼粳杂交水稻新品种,至2025年末,制种田单产提高到140公斤、增幅20%以上,种子总产量提高到420万公斤、增幅35%以上。

    (二)推进标准化发展

    强化种业科技创新,支持制种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推进关键技术创新,引进培育种业高科技人才和团队。开展杂交水稻制种技术和良种良法配套技术攻关,加强制种技术培训,2023年计划培训制种农户300人次以上。推广标准化制种技术,研究制定杂交水稻制种技术标准和操作规程,开展新品种展示示范,构建“种业龙头+基地+社会化服务组织+大户”生产模式和统耕、统育、统插、统防、统收等“五统一”社会化服务体系,培育耕、种、管、收全程专业化服务组织50家以上。提升设施装备水平,加强无人植保飞机、耕作施肥一体机、高速插秧机、收割打捆一体机等高性能机械推广应用,推进机耕、飞防、机收全覆盖,新建水稻优质品种展示示范基地1000 亩、制种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1000亩,制种生产全程机械化率达 100%。

    (三)推进品牌化发展

    持续擦亮“甬优”系列品牌,统筹推进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加强健康型、功能性粮食新品种研发,推广“甬优15”“甬优12”“甬优7860号”“甬优1540”等产量高、口感好、市场认同度高的优良品种。加快构建以大型种业集团为龙头、以专业化种业骨干企业为支撑、以服务型种业企业为配套的企业集群,培育种业总部经济。支持种业企业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加强品牌创建,做长做深产业链,提升竞争力。加强种业交流合作,鼓励支持种业企业参加种博会、农博会等推介,鼓励我市种业企业“走出去”,打响宁波种业品牌。加强种业知识产权保护,加强种业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依法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套牌侵权等种业违法犯罪行为。

    感谢您对我局工作的关心,希望继续对“三农”工作给予支持。

    宁波市农业农村局

    2023年6月13日

    (联系人:曾钢  联系电话:89292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