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标记:A
甬农函〔2023〕60号
李道峰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利用黑水牤对农村的厨余垃圾进行生物转化和资源化利用的建议》收悉,经商市发改委、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等部门,现答复如下:
一、我市厨余垃圾处理规划布点情况。《宁波市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十四五”规划》,明确“十四五”期间新增集中式餐厨、厨余垃圾集中处理能力1700吨/日以上,实现餐厨、厨余垃圾处理设施“县县具备”。至2022年底,象山、宁海、奉化等3个大型、综合化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中心投入运行,全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中心增加到7个,完成城乡一体化生活垃圾分类处置的规划布点,满足全市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处理需求。
二、我市农村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的现状。2014年以来,各地对未纳入城市处理系统的农村厨余垃圾,因地制宜采取厌氧发酵、好氧堆肥、高温机械快腐成肥、生物转化(养虫制肥)等处理技术,实施就地处置,目前全市共有农村厨余垃圾资源化处理站点78处,其中有3家企利用生物转化技术处置厨余垃圾,均为饲养黑水虻,其中奉化1处、鄞州1处、余姚1处。
三、生物处理厨余垃圾的难处。生物转化技术本质是借助生物体幼虫生长发育的代谢过程,消耗厨余(餐厨)垃圾中的有机物,但是受昆虫生长规律制约,在生物体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同阶段所需的有机养分数量不同,同时受温度、湿度、洁净度、人为养殖环境等外部环境影响,因此其处置厨余(餐厨)垃圾的产能存在波动。其次,生物转化项目存在可能的生物体成虫逃逸风险,养殖区会产生一定程度气味。据了解奉化、余姚2处企业运行不是很正常,目前处于停用状态,效益还未显现。早期北仑1处运行2年后于2020年停用。
四、下一步工作举措。一是大力推进厨余产出物资源化利用试点。有机肥行业标准(NY/T525-2021),将“经分类和陈化的厨余垃圾”增加到有机肥原料列表中,但仍有诸多限制,例如要提供安全性评价和有实际农田应用佐证等。为此,我局将持续推进5个农村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产出物田间应用定位点监测,积累厨余垃圾资源化产物的肥料化应用一手资料,为出台相应政策标准提供数据支撑。二是积极营造公平开放的营商环境。鼓励先进技术创新与示范应用,积极探索适合本地餐厨、厨余垃圾特性的资源化技术路线,合理选择厌氧发酵、生物炭、水热氧化技术、蝇蛆养殖工艺技术路线和工艺设备,开发生物柴油、沼气、土壤改良剂、生物蛋白等高值化产品,拓展在农林及土壤污染修复等应用领域。鼓励企业积极申报肥料登记许可证。三是鼓励开展厨余垃圾生物降解技术试点。我市城乡融合发展度高,生物降解技术对区域条件有一定要求,可在海岛和偏远的山区开展试点。支持企业利用生物降解技术促进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对本项目有关研发、运营和投资企业,以及在生物养殖和下游产品利用的产业链企业,在建设资金、垃圾供应、用地、税收等方面给予支持。
感谢您对我局工作的关心,希望继续对“三农”工作给予支持。
宁波市农业农村局
2023年6月15日
(联系人:王德平 联系电话:89186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