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标记:A
甬农函〔2023〕49号
朱升海代表:
您在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提出的第465号建议《关于加强我市乡村振兴的意见建议》收悉。我局会同市商务局、市水利局、市交通局、市综合执法局、国网宁波供电公司等部门进行了研究协商,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全面推动实现乡村人才振兴。我市高度重视乡村人才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中的重要作用,2022年共培训农村实用人才12275人次,培训高素质农民2731人。实施“金蓝领”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完成培训33.16万人次。新招引各类新乡贤6397名,引进投资额1000万元以上新乡贤助力共同富裕项目47个,发展市巾帼农创基地9个,新培育农创客2300名。同时,在青年大学生创业大赛中设立“乡村振兴”专项赛,吸引落地项目60余个。落实创业扶持政策资金1.58亿元,首创“灵活保”灵活就业专属普惠保险。下步,为进一步强化乡村人才培育,我市将深入贯彻市委一号文件部署,在推进乡村人才振兴、强化乡村振兴领头雁培育、实施农村就业创业促进行动等方面下功夫:一是大力推进乡村人才振兴。制定乡村振兴人才专项政策。推进新乡贤同心共富工程,打造“乡贤助乡兴”共富实践基地30个。依托“甬江人才工程”,加快农业高层次人才和团队的引进,充分发挥农业科技人才联盟作用。二是有效强化乡村振兴领头雁培育。深入实施导师帮带制,加强村级后备人才储备及年轻干部培养,打响“金牌书记向未来”“金牌导师促共富”品牌,培育更多过得硬、能带富、善治理的乡村振兴领头雁。三是实施农村就业创业促进行动。实施万名农创客培育行动,新培育农创客2300名。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标兵、乡土专家、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队伍,培训高素质农民2000人,农村实用人才6000人次。
二、关于全面推动城乡融合一体发展。近年来,我市坚持实施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2022年我市新改建农村公路107公里,出台全省首个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绩效考核机制。建成新型电力驿站101个,新时代乡村电气化村110个。实施农村规模化供水“应通尽通”工程,完成农村供水管网改造306.8公里,城乡规模化供水覆盖率提升至94%。推进燃气管道向乡镇、向农村延伸,建设农村燃气管网59公里,完成10个乡镇的管道燃气通达,全市已通气乡镇街道130个,通达率达83.3%。制定下发数字乡村建设方案和数字乡村“大脑+应用”集成改革实施方案,扎实推进农业产业一张图和种业强市、种粮一件事等应用建设,集聚发展农村电商专业镇20个、专业村264个。下步,我市将结合实施县城承载能力提升和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进一步推进城乡路网、水网、电网、信息网等互联互通。一是加快农村路网优化升级。以乡镇通三级、行政村通双车道为重点,持续推进农村公路提升改造,新改建农村公路70公里,行政村通双车道及以上公路占比达80%,农村公路优良中等路率达91%。提速快速路网建设,确保有条件的乡镇全部实现“15分钟上高速”。开展“穿村公路”整治,全年改造“穿村公路”点段41个、涉及村庄47个。二是推动农村水网提标升档。推进海塘山塘河流治理,海塘安澜新开工建设24公里,整治病险山塘26座、中小河流20公里,存量病险山塘整治清零。实施农业灌溉升级改造项目,升级改造堰坝水闸、泵站机埠550座。推进农村规模化供水“应通尽通”工程,开工提升农村同质供水水站100座,城乡规模化供水覆盖率达到94.5%,率先基本实现“城乡同质、县级统管”。三是推进电气信息下乡进村。分批推广高可靠性智能农村配电网,持续推进乡村电气化改造,新建乡村电气化村100个。加强农村燃气集中供应点规范管理,加快推进农村管道燃气建设,新增通气乡镇4个,完成8个乡镇共42公里的燃气管网延伸工程建设。加快5G网络在农村的同步应用,乡镇和重点村实现全覆盖。引导城市信息、技术等资源向乡村流动,加快推进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开展产业数字化试点应用,新建数字农业工厂20家、数字化种养基地50家。加快培育农产品网上销售、直播电商等新业态,今年计划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到120亿元。
三、关于全面推动农业品牌塑造提能。我市持续发力提升农业企业和品牌能级,做精做优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建立完善区域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新三品”体系,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覆盖产品数量达650个。着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022年新增省级农业龙头企业8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20家,目前全市有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342家,其中国家级11家、省级40家,产值亿元以上的有73家。下步,为做强做大农产品品牌和企业,我市将根据市委一号文件部署,实施新一轮农业品牌振兴三年行动计划,重点抓好以下三方面工作:一是推动区域农业品牌建设。进一步发力“新三品”体系建设,确保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覆盖产品数量累计超过700个。二是建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施新型农业主体提升行动,新增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8家、法人化家庭农场1000家以上。健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小农户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效衔接。三是办好各类农业节庆活动。举办农民丰收节、开渔节、宁波农博会、茶博会、绿特优农产品展销会等系列活动,打响宁波农产品品牌。
最后,感谢您对我市乡村振兴工作的关心,希望您继续关心和支持我市农业农村发展。
宁波市农业农村局
2023年6月13日
(联系人:任盛辉 联系电话:89186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