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标记:A
甬农函〔2023〕48号
余静凯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以未来乡村建设为契机 加快推动农村公厕建设改造的建议”收悉。经商市住建局、市财政局,现答复如下。
宁波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厕所革命”重要指示精神,牢牢秉持“关键小事是民生大事”的理念,把农村厕所革命作为不断提高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水平、增强农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的重要抓手,将其列入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全力推进各项工作的开展。
一、基本情况
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我市就着手开展农村改水改厕工作,全面消灭露天粪缸等旱厕、棚厕,逐步推进农户以三格化粪池式为主的户厕改造,到2019年底,全市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已达100%。随着户厕改造的基本完成,我市将农村厕所革命的重心逐步转向农村公厕和旅游厕所的新建、改建、提升上来。2018年,宁波市委、市政府印发了《宁波市高水平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成立了市、县、镇、村四级工作协调小组,建立工作体系,明确了农村公共厕所、旅游厕所和农户卫生厕所的建设任务,并以市政府责任书形式,向各区县(市)分解下达了目标任务、落实了责任主体、明确了职责要求,确保层层传导压力、不折不扣落到实处。2020年市委改革办、市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农业农村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印发宁波市全面推进农村公共厕所服务大提升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既保证了省里目标任务的落实,又体现了宁波的地方特色。同时,全力落实资金保障,2018-2022年市级财政补助资金累计达11565万元,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厕所革命”。截止2022年底,累计新(改)建 农村公厕10422座,累计在册农村公厕12102座,村均公厕已达5.6座。从2023年起,农村公厕工作重心逐步由建设改造向规范化运维管理转移,并已建立农村公厕监管系统1.0版。
二、主要工作
(一)规划先行,按需分类实施。一是在对美丽乡村、景区村庄内的公厕,鼓励打造星级厕所,注重舒适度和体验性。对人流量较大、村民群众诉求突出的地区,扩大新建比例,提升区域厕所密度,设计上尽可能多增加厕所坑位,同步增设引导牌,延伸服务半径,提升服务效能。二是设计强调贴近群众,推广使用自然、低成本、便于维护的绿色材料,注重规范实用、整洁卫生、方便舒适,力戒奢华、贪大图洋,脱离实际需求。如对地理位置偏远、使用频率较低的农村公厕,则在符合省标的基础上,以满足基本如厕条件,尽可能节约改造成本。三是依托当地山水、人文、产业等元素,打造了一批色彩与当地整体建筑风貌协调,既有颜值又兼顾实用的内外兼修的农村特色厕所,如象山茅洋卡通风格厕所、宁海强蛟海洋风情厕所、海曙集士港“一村一品”厕所等,已成为当地美丽乡村建设一道亮丽的风景。
(二)融合推进,多方联动协同。在“最多跑一次”行政工作机制下,积极协调发改、规划、环保、国土、住建、卫健、文明办、科技局等相关部门,结合各自职责,高效办理厕所改造项目规划、用地审批,并引导农村厕所改造与小城镇综合整治、美丽宜居示范村、美丽乡村创建和旅游A级景区创建等工作有机结合,整合各方资源和资金,对厕所新(改)建项目进行统一打包,尽量避免零星分散建设,既提高了改造效率,又减轻了资金压力。结合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同步推进粪便污水无害化处理。落实公厕改造的用地措施,包括给予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支持,允许同类多点为单位打包申请新增建设用地,建设粪便处理设施可以划拨方式供应等。委托高校专业团队,通过对全市乡村旅游厕所建设条件和基本功能的综合分析,设计适合不同地区、可供多样化选择的乡村旅游厕所通用图集,并为项目单位提供无偿服务,减少前期设计审查周期。如慈溪胜山、逍林,海曙集士港等地将农村厕所改造纳入小城镇整治范围。江北洪塘将裘市村17座农村厕所改造费用全额纳入“海绵建设”范围,既提高了改造标准,又避免了重复投资。
(三)试点示范,提升工作实效。通过世行项目将农村改厕同步纳入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示范引领,推动面上户厕的集中纳管工作。在农村公厕的推进中,鼓励推广装配式建筑、生态处理等新技术新工艺在改造中的试点示范,从而解决改造中建设周期紧、土地审批难等瓶颈。如余姚梁弄、慈溪宗汉等地开展了智能无水生态厕所试点,慈溪周巷开展了装配式厕所试点。同时,对照省农村公厕改造标准,紧扣设施旧、配置少、异味重等症结,高标准设计、高质量施工,通过更新陈旧设备,增设无障碍设施和挂钩,调整男女厕位比例、加宽下水管道,有条件的全部纳入污水管网等方式,极大改善了居民用厕环境和生活环境。旅游厕所还增加家庭卫生间(母婴室),体现人文关怀,提升旅游厕所文明水平。
(四)健全机制,落实长效管理。按照“三有四无”管理要求,建立健全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有监督的农村公厕“五有”长效机制,积极推广厕所“所长制”,合理配备厕所管理人员、落实日常保洁维护职责,确保用水用电等基本设施运行良好、维护规范、更换及时。此外,还探索尝试“以商管厕、以商养厕”的市场化运维新模式,努力将“独奏曲”变成“合奏曲”,真正实现农村厕所管理的长效化、常态化。2022年市农业农村局为提高乡村服务水平,启动建立了农村公厕监管系统(1.0版),旨在加强农村公厕的运维管理。该系统建立农村公厕三级“所长”巡查制度,县级“所长”每季度、镇级“所长”每月对所属农村公厕开展抽查,每次抽查比例不少于所属区域厕所总数的10%,全年检查总数按县级不少于40%、镇级100%计,巡查现场要求填写《县(镇)所长巡查内容评分表》并提交系统保存;村级“所长”每周至少一次对所属农村公厕开展普查,巡查现场填写《村级所长巡查内容》并提交系统保存。各级及时将巡查的问题反馈下一级进行整改,涉及服务管理类的问题要求在一周内完成整改;涉及厕屋结构或设施设备类问题中属于一般性问题的应在一个月内完成整改、属于重大问题的应列入年度计划并按时完成整改,从而形成问题“提交-反馈-整改-销号”闭环机制。
三、下步工作
2023年农村公厕工作坚持“政府监管、民众监督”原则,重点强化农村公厕服务管理,迭代升级农村公厕监管系统应用(2.0版)。鼓励各地继续开展农村公厕提档升级,加强农村公厕运行维护,努力把农村公厕建好、用好、管好。
(一)迭代升级农村公厕监管系统应用(2.0版)。一是新增公厕一张图模块。公厕相关元素地图展示,通过二维码形式,建立起辐射全市农村范围的公厕静、动态数据。二是完善保洁员考勤模块。支持多种形式(二维码扫码、电子胸牌读卡等)进行管理。三是完善问题闭环管理。系统依据设定的三大角色(管理员、巡检员、保洁员)指定工作电子流,巡检员或第三方检查员,巡查过程中发现问题,拍照上传平台,平台下发短信通知,管理员收到短信后,通知相关人员处理,处理结果经复核后拍照上传平台,问题结案。四是公厕粪污水多跨管理。涉及粪污水出口处理、病害防治、厕所文明等相关的职能部门。五是新增智慧公厕信息监管。通过视频接入、传感器安装,监控臭味等级、如厕人流、厕位使用、水电量测、温湿度状态等。
(二)加强农村公厕巡检督查。进一步压实各级责任,严格落实县级每季10%、镇级每月10%的抽查比例,村级每周普查的巡查制度,强化市对县、县对镇、镇对村的逐级督查机制,形成问题整改的闭环管理,交将巡查达标率作为农村公厕工作年度考核重要指标。
(三)多方联动营造农村公厕文化氛围。大力构建农村公厕文化,因地制宜发扬本地特色,鼓励有条件的镇、村打造“一厕一景”,让农村公厕成为村庄的“美丽窗口”;加强部门的协作联动,大力宣传农村厕所革命的重大意义、使用管理知识等,教育引导村民了解、支持农村公厕服务提升改革,提高农民群众的参与度和支持度。
感谢您对我局工作的支持,希望继续对“三农”工作给予关心。
宁波市农业农村局
2023年6月13日
(联系人:胡国权 联系电话:89186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