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标记:A
甬农函〔2023〕29号
傅平均代表:
您在市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做大“共富工坊”助力农村共同富裕的建议》(第47号建议)收悉。非常感谢对我市农业农村工作的关心支持,经认真研究并商市委组织部、市商务局、市文广旅游局等部门,现答复如下:
共富工坊利用农村资源、闲置房屋土地等,通过送项目到村、送就业到户、送技能到人,对于有效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低收入农户就业增收,拓展乡村产业增值增效空间具有重要意义。我市以产业、以品牌为抓手,大力推进产业赋能和品牌带动式共富工坊建设,促进共富乡村建设,取得了较好成效。
2022年,我市立项实施2022年宁波市乡村产业资金项目75个,其中支持产业赋能式共富项目18个,计划总投资4436万元,市财政拟补助747万元。包括10个村集体经济组织实施的智慧方舱项目,计划总投资2110万元,市财政拟补助316万元,6个合作社带动实施的技改项目,计划总投资1776万元,市财政拟补助266万元,2个数字工厂带动共富项目,计划总投资550万元,市财政拟补助165万元。
在品牌带动共富建设上,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覆盖产品数量750个,会员数量超1500个。目前,全市有农产品商标2.1万件,占全市商标总数的8.4%。有效期内“三品一标”农产品总量为1662个,面积228.3万亩,其中无公害农产品1362个,绿色食品277个,农业农村部中绿华夏认证有机食品3个,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产品20个。品牌农产品种类基本覆盖了农林牧渔各产业,涌现出半岛味道、宁海珍鲜、慈农优选、江北农好、四明臻货等一批全品类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及余姚榨菜、慈溪杨梅、奉化水蜜桃等产业区域公用品牌。2020年“阿拉宁波”集体商标注册成功,成为全市唯一一个带宁波行政区划名的涉农产业集群商标,首批授权农副产品8类20多种,已帮助销售本地农产品超1亿元。在宁波中心城区新建600平方米的宁波供销共富中心、鼓楼农产品展示展销中心、宁波市农产品公用品牌奉化旗舰店、南塘老街宁波特色农产品展示展销中心。
针对低收入农户群体特点,我局还专门修订了《宁波市低收入农户精准扶持增收办法》,在继续实施来料加工、公益性岗位、产业带动等就业创业增收项目的基础上,重点实施了“国有平台、村集体代持+经营主体市场化+低收入农户受益”补改投市级竞争性项目试点。尤其奉化区在产业助推区域共富的探索走在全市领先,据不完全统计,奉化全区共有来料生产加工示范点129个,从业人员4113户,每人每月新增务工收入超过1500元,整体收入增加5900万元以上。莼湖菌菇方舱和溪口的笋加工产业带动增收项目,均覆盖全镇低收入农户。相关做法获得汤飞帆市长肯定批示,并多次被《浙江新闻》等主流媒体报道。
共富工坊在推进共同富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目前共富工坊的内容相对较单一、针对性还不强、特色发展还不够。下步,我市将进一步加大引导、创新模式、丰富内涵,加快共富工坊建设。
一是因地制宜发展不同模式共富工坊。在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品牌知名度大的区域,积极发展品牌带动式共富工坊,在产业特色优势明显的区域,重点发展产业赋能式共富工坊,在农村劳动力富余的区域,着重发展来料加工式和定向招工式共富工坊,在电商专业村等村镇,积极发展电商直播式共富工坊,通过做强线下,做通线上平台,打造“数字+工坊”工作模式,在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未来乡村、3a级景区村庄、风景旅游区等区域,大力发展农旅融合式共富工坊。
二是加大引导支持力度。鼓励有实力的加工企业、农业龙头企业、农村带头人、致富能手、乡贤、农创客等,积极投入到共富工坊建设中。推进民宿和客栈集群建设,带动农村就业和农产品加工行业发展,推进非遗项目系统工程建设,带动农村多岗位就业。鼓励主体到偏僻农村收购当地农产品,辐射带动周边农村,促进农民抱团发展。加强与周边村镇的结对共建,精准排摸当地及周边村镇企业的用工需求,寻找更多相匹配的岗位,同时充分挖掘村集体闲置资产资源,为弱势群体在家门口就业找到合适的场所。对于符合条件的共富工坊建设项目,市级财政予以项目补助。
三是要发展特色化的共富工坊。按照投入低、产出快的要求,发展门槛相对低但具有特色和个性化的共富工坊,确保共富工坊的社会公益性质。针对农民的劳动能力、劳动意愿、劳动技能、特长优势,建立不同薪资、不同工种、不同形式的“共富工坊”。充分考虑发展可持续性,确保农民能持续增收。同时依托跨区域、跨领域、跨行业党建联建机制,综合集成各方政策、资源、力量,推动村(社区)、企业等党组织结对攻坚,引导企业把适合的生产加工环节布局到农村,或结合发展乡村旅游、康养医疗、农村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利用农村党群服务阵地、闲置房屋土地等创办工坊,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低收入农户就地就近就业,提升特色产业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专业化组织程度。
四是丰富共富工坊内涵。利用各种培训资源,加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开展农业种养殖、乡村特色产品创作、农家特色小吃制作、农产品电商等培训,不断提升劳动技能和职业素养,拓宽就业创业渠道。推进乡村旅游行业人才培养工程,壮大导游员、讲解员、服务员和演艺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拓展“共富”精神内涵,开展形式多样、富有特色的活动,将共富工坊建设成为物质和精神“双共富”的平台。全年计划新培育农创客2300名,培训高素质农民2000人,农村实用人才6000人次。
宁波市农业农村局
2023年6月16日
(联系人:童建松 联系电话:89184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