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在余姚召开宁波市鲜食大豆新品种暨全生物降解地膜替代技术观摩交流培训会,来自省市县农技推广总站(中心)相关农技人员、种植大户代表,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农业环境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宁波大学、沈阳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多所高校、科研单位的专家学者及全生物降解膜研发生产企业技术负责人等100余人参加了会议。
上午,与会代表参观了余姚市佳云西兰花专业合作社和余姚市康绿蔬菜专业合作社鲜食大豆新品种及全生物降解地膜示范基地,现场观摩了鲜食大豆新品种展示及鲜食大豆机械采收演示,考察了全生物降解地膜和普通PE地膜的田间表现,了解它们对保温保墒、作物生长、病虫草害等的影响差异。下午的交流培训,邀请了中国农科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严昌荣研究员、浙江省农技推广中心胡美华推广研究员,针对《地膜覆盖技术应用现状与挑战》、《浙江省全生物降解地膜应用现状》进行专题讲座,让与会人员全面地了解了地膜覆盖技术应用现状以及全生物降解地膜的基本情况、应用效果、存在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对我市更快更好科学应用全生物降解地膜、减少“白色污染”具有现实意义。随后,余姚、宁海、北仑等地交流了鲜食大豆新品种及当地全生物降解地膜替代技术试验示范与推广应用上的做法与经验,对我市推广鲜食大豆新品种及全生物降解地膜起到了很好的学习和借鉴作用。
近年来,我市积极开展全生物降解地膜替代技术试验研究与示范推广,先后在余姚、北仑、宁海、海曙、慈溪、奉化等地布置了全生物降解膜应用试验示范点10余个,范围涵盖鲜食大豆、玉米、芋艿、马铃薯、洋蓟、旱稻、山地茄子、瓜类等露地农作物。通过引进并遴选不同厂家、不同厚度、不同颜色的全生物降解地膜产品,同时加强地膜产品和农机农艺措施的配套研究,基本明确了鲜食大豆、鲜食玉米、芋艿、马铃薯、洋蓟等作物的适宜降解地膜规格,逐步实现全生物降解地膜替代技术集成熟化,并通过打造基地、组织观摩、交流培训、产学研推多方合作等模式,进一步推广全生物降解地膜的示范推广与应用,2023年推广应用面积达1300余亩。全生物降解地膜替代技术的推广应用,为农作物轻简化生产提供了一个新措施,为农用地膜污染治理提供了一条新路径,不但节省了普通PE地膜回收成本,避免了因地膜残留造成的耕地质量降低、农机田间作业困难、作物生长发育减缓甚至停滞等问题,还有效降低农业面源污染,促进绿色农业发展。
会议充分肯定了鲜食大豆新品种试验示范效果,以及全生物降解地膜替代技术试验示范推广应用以来取得的成效。会议强调,一是要充分认识推广应用全生物降解地膜替代新技术的重要意义,争取支持,精准发力,抓好落实,为下一步推进全生物降解地膜科学和安全推广应用打下坚实基础;二是要加强全生物降解地膜试验示范,注重‘产学研推’相结合,强化技术支撑,完善相关的配套使用技术,扩大全生物降解地膜的应用成效;三是要加大试验示范总结及宣传力度,多措并举扩大全生物降解地膜的应用范围,发挥全生物降解地膜替代技术优势,进一步做大、做深、做实,全力推动农业高质量绿色发展,助力乡村生态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