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标记:A
甬农函〔2023〕76号
刘长军委员:
您在宁波市政协十六届二次会议提出的《关于加快宁波现代渔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第123号)提案已收悉。非常感谢您对我市现代渔业高质量发展的关心并提出富有建设性的意见。经商经信、商务等部门意见,现答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近几年,我市渔业生产呈现总体运行稳定,水产品总量继续保持增长。为深入推动海洋捕捞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绿色水产养殖产业,提升渔业治理能力,实现现代渔业高质量发展,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落实“走出去”战略,积极发展远洋渔业。近年来,我市远洋渔业装备水平、综合实力、船员素质等有了较大提高,全市现有农业农村部远洋渔业企业资格的企业3家,远洋渔船27艘,总功率3.97万千瓦、24928总吨,目前我市远洋渔业船队作业海域已覆盖到东南太平洋、西北太平洋、中西部太平洋和西南大西洋,涉及阿根廷、日本、阿曼、缅甸等多个国家专属经济区海域,2022年产量11.93万吨。象山县拟出台相关产业发展实施意见,争取在远洋造船、精深加工、冷链物流、磷虾产业园等方面出台一系列的配套政策,在石浦港一类口岸2023年开放基础上,推进宁波市(石浦港)远洋渔业基地码头、岸线、冷冻仓储、办公用房等基础性设施以及配套海关、边检、海事等一站式综合服务体建设,打造集远洋水产装卸、物资补给、冷链中转、数字交易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现代远洋渔业综合基地。
(二)拉长产业链条,促进水产品加工与流通发展。积极推进渔业产业结构调整,通过水产品加工园区这样的载体和平台,产业集群的外部正效应日趋显现,集群发展成效显著。全市有水产加工企业277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44家),年水产加工产量30.99万吨,2022年全市水产品出口总量7.55万吨,出口总额2.42亿美元;共建有大型水产市场2个,年交易总量达88.13万吨,交易总额达199.61亿元。我市被商务部、财政部确定为全国10个冷链物流综合示范试点省市,并获得中央冷链物流发展专项扶持资金,用于支持冷链物流信息化体系建设、冷链物流标准化体系建设、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和冷链物流人才培训工作等。通过中央财政资金扶持,有效带动全市冷链物流投资19.8亿元。至2021年底,全市各类冷库935座,拥有9个大型冷链物流仓储,冷链库容量超过110万立方米。
(三)锚定地域优势,加快发展地方品牌。积极引进龙头项目,集聚更多的海洋生物产业项目,支撑渔业持续转型、积蓄长远发展后劲。象山引进北欧(中国)鲑鱼RAS陆基养殖基地项目,预算投资4.4亿元,达产后将实现年产2万吨的三文鱼供应市场,形成全集成商业化大规模的大西洋鲑鱼RAS养殖场。以石浦中心渔港和桐照一级渔港为中心,充分发挥其在鱼货交易、冷链物流、精深加工、海洋药物、等方面的作用,促进水产品加工工艺、装备水平和生产能力进一步提升。我市涌现一批年产值上亿元、有较强发展后劲的水产加工企业和名牌水产品。
(四)增强资源配置,数字赋能产业升级。加强政府对资源配置的引导,重点引导工商、产业资本进入水产品流通环节。制定了《宁波市示范性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评选和监测管理办法(试行)》等在内的政策,引导产业推进保鲜加工在示范引导上,夯实我市冷链服务体系先期建设,推进了包括岱衢族大黄鱼、东海带鱼等产品的保鲜项目示范,优化传统冷链物流相关工艺参数。象山推进国际水产物流冷链基地建成运营,围绕渔业核心,形成了集捕捞养殖、精深加工、冷链贸易、船舶修造、休闲观光于一体的全产业链体系。推动象山县渔获物(水产品)溯源管理,构建数字化渔获物(水产品)管理平台,首批生产数字化鱼箱10万只,象山县20余艘渔业船舶参与合作,象山县数字渔箱入选省服务业新业态新技术新模式典型案例。开发上线耕海牧渔APP,携手京东物流共建立智慧供应链产业园,打通象山海鲜源头直销“最后一公里”,累计完成线上海鲜交易3650吨、4280余万元,成交均价提增25%。
二、下一步工作
下一步,我局将您的建议意见纳入正在组织编制的《宁波市渔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提升计划》当中,制定符合宁波实际渔业产业发展政策,促进全市渔业捕捞和水产养殖集约化、标准化和产业化发展水平提升,推进象山港、三门湾和杭州湾生态养殖带和余慈、象山循环产业园区等为载体的渔业产业集群发展。
(一)着力深化渔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现有连片水产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支持全市网箱的升级改造,加速提升水产设施化养殖。以现有渔港改扩建为主线,以提升避风能力和综合服务功能为核心,完善数字渔港系统、避风锚地、渔港配套设施等建设,推进渔港监控、渔政执法等升级改造,提升渔港经济区设施装备数字化和智能化水平。深入实施数字渔港建设,加快推动安全与通讯导航设备、海上互联网、捕捞作业“机器换人”等实施应用。
(二)着力推进海洋捕捞近控远拓。计划6月底前出台《宁波市促进远洋渔业高质量发展扶持政策》,鼓励符合条件的国内近海捕捞渔船改造后从事远洋渔业生产,改善过洋性渔船装备水平,加快在建南极磷虾专业捕捞船的建造工作,开发磷虾油等精深加工产品,推进象山南极磷虾加工园区建设,鼓励支持企业建设境外远洋渔业基地,支持象山建设市级远洋渔业基地,形成布局合理、装备优良、配套完善、管理规范、支撑有力的现代远洋渔业产业体系。
(三)着力推进渔业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水产品初加工,引导加快塘头、港口等产地初加工设施设备建设,实现生产减损增效。提升水产加工综合水平,发展生物制药、功能食品和生物化工等精深加工,推动水产品多元化开发、多层次利用、多环节增值。加快推进农副产品物流中心II期冻品市场项目,努力将其打造成“全国领先、省内一流、区域辐射”的高集聚、强辐射、现代化、综合性的农副产品冷链中心。加快水产品冷链物流设施设备建设,推进宁波梅山国际冷链供应链平台项目和象山石浦共享冷库项目建设,提升流通组织化水平,降低流通成本。打造全产业链,推进渔业研发、生产、加工、流通、消费、服务等各环节有效链接、协同发展,聚焦重点品种,加快补齐链条短板,做强产业链条各环节。合理引导各种资源投入休闲渔业发展,着力加强休闲渔业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支持发展水产品电子商务,大力构建电商与实体流通相结合的现代化水产品物流体系,促进互联网+渔业的深度融合。
(四)着力水产品加工行业集聚发展。进一步联合海关、经信等部门,统筹渔业资源集散中心和渔业产业园区建设,支持象山县做大做强高端水产品集散中心建设,支持石浦港区扩大开放,推进渔业相关制造企业发展,加大对我市渔业深加工企业的扶持力度,论证调研“南田岛等区块”建设“海关、边检、海事等一站式综合服务体”项目可行性。
再次感谢您对我市渔业高质量发展工作的关心,希望您能一如既往地支持我们的工作。
宁波市农业农村局
2023年7月11日
(联系人:汪洋 联系电话:89298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