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碗筷每餐消毒,提倡使用公筷公勺……”5月28日,在墙头镇方家岙村欧家大院民宿,“墙·微”志愿者正在向民宿主倡导公筷公勺文明新风。近日,方家岙村的文明新风越吹越劲,走在路上,道路干净整洁,庭院错落有致,慕名而来的游客络绎不绝,村民脸上也洋溢着笑容……
近年来,方家岙村以巩固提升全国文明村荣誉为基础,扎实开展乡风文明建设,树立先进典型,不断发挥党建引领示范作用,引领村民形成文明新风尚,为文明方家岙的共富发展注入源头活水。现有市级文明家庭1户,最美象山人1人,荣获全国文明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省未来乡村等众多荣誉。
方家岙村在全镇率先通过设立“村民诚信指数”考评体系,引导村民积极践行文明生活理念,运用积分制、清单制,量化标准,对群众中发生的善行义举等引领行为进行积分累计,发挥红白理事会作用,将婚丧礼俗事宜纳入村规民约,大力开展道德文明评选活动。截至目前,该村评选文明家庭、美丽庭院、垃圾分类示范户、党员示范户等120余户。
依托“墙·微”志愿服务队,方家岙村组建党员、巾帼、青年为主要力量的志愿队伍7支,志愿者达120余人,开展政策解读、理论宣讲、普法宣传、矛盾调解、文明旅游、文艺演出等全方位的志愿服务活动,平均每月开展志愿服务12次以上,切实解决群众的急事难事烦心事。为社会文明进步凝聚起向上向善的磅礴力量。
围绕乡村振兴治理有效的目标,该村还积极构建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大平台。聚焦“141”体系建设,依托“宁波市基层社会管理综合信息系统”,率先建成“智管家”驾驶舱,设立2个网格、8个微网格,打造说事长廊、法治长廊等阵地3处,推出“警民说事”“游客说事”“村干部说法”等创新之举,迭代升级“村民说事”,实行“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实现事件发现、上报、流转、办结闭环式管理,走出了一条乡村善治新路子。
产业旺不旺,还得看旅游。方家岙村不断提升旅游要素,发展民宿经济,建成大雷溪漂流、生态公厕、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开发生态观光长廊、环溪观光游步道、瑞安古桥等景点12个,打造“民宿一条街”,推动乡村旅游由传统的“看半天吃一顿”向“玩一天住一宿”模式转变,引领乡村旅游产业提质升级。截至2022年,累计建成农家客栈51家、床位突破1000余张,实现旅游经营收入5600万元,带动村集体经济收入250万元、户均增收3.5万元,绿水青山成为了方家岙村老百姓增收致富的绿色银行。
此外,方家岙积极推进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建成了文化礼堂、百姓大舞台、农家书屋、多功能球场、大雷山书画室、清风茶舍等文化阵地20余个,创建省级五星级文化礼堂、县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站各1家。成功举办中国健身名山登山赛国家级赛事,定期开展周末文旅剧场、乡野集市、文旅一日游等文化+旅游活动,平均每年省、市、县文艺团队来村文化交流演出30余场次,真正让“文化+”成为方家岙的一张金名片。
如今,方家岙村勾勒出一幅生态宜居环境美、产业兴旺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的美丽乡村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