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务通知
  • 文字:
    保护视力色:
    宁波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第146号建议的答复
  • 阅读:
  • 时间:2022-09-06 18:02
  • 来源:市农业农村局
  • 作者:
  • 类别标记:A

    甬农函〔2022〕75号

    汪琰斌代表:

    您在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快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建议》(第146号建议)收悉。非常感谢对我市农业农村工作的关心支持,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我市将农村产业融合作为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和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载体。全市累计创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5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12个、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1项、乡村全域旅游示范区26个,创建完成1193个A级景区村庄,其中3A级景区村庄269个,全市登记在册的民宿1700余家,床位总数3.2万余张。培育形成省等级民宿96家、市叶级客栈51家、精品民宿300余家,建成省级果蔬采摘基地、省级中医药文化旅游示范基地、省级老年养生旅游示范基地等各类产业融合示范基地170余个。江北区列入全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县;宁波“城市田园•欢乐乡村”、宁波市慈溪正大、宁海县花果渔乡等3家成功创建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宁波滕头、宁波天宫庄园、海曙区古林镇耕读千年-席地千里、镇海区十七房农耕文化等4家创建为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初步形成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格局,为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助力富民增收、共同富裕作出了积极贡献。

    针对提案提出的问题和建议,下步我市将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筑牢农村产业融合的平台基础。以一产为基础,围绕大平台、大企业、大项目,不断培育壮大我市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加快推进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全国农业产业强镇、市级未来示范农业园区和都市农业公园建设,提高建设质量。2022年计划新增1个国家农业产业强镇、5个以上市级未来示范农业园区或都市农业公园,新验收1个省级现代农业园区,新增5个以上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实施一批未来示范农业园区或都市农业公园项目,建设一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重点支持公共服务中心、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设施装备投入和数字化创新应用等公共性、基础性、生态性、服务性、创新性内容。坚持常态化招商引资,系统谋划乡村产业农业重点投资项目,落实农业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围绕地方自然与文化资源,加大旅游硬件设施和软件服务水平的建设力度,推进旅游配套设施建设。

    二、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以农业龙头企业为基础,做长做粗做宽农产品加工链条,补长、补强农业全产业链,培育一批领军型农产品加工企业、农业全产业链、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引导支持企业自身不断进行科技创新,更新工艺,统筹推进初加工、精深加工、综合利用加工和主食加工协调发展。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加快技术改造、装备升级和模式创新,每年安排1亿元资金用于乡村产业发展,重点支持农业经营主体技改补助、未来示范农业园区和都市农业公园示范项目建设、数字农业工厂、农业龙头企业境外展、专利、认定等奖励,对相关项目予以15%或30%的市级财政补助。同时加大农业经营主体的贷款贴息力度,每年安排5000万元左右资金对农业经营主体贷款按上年贷款基准利率50%进行贴息。

    三、加大产业融合发展的规划支撑。结合全域国土空间整治工作,开展乡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盘活乡村存量建设用地,保障乡村产业用地。持续深化“多规合一”改革,按照“三级三类”全域国土空间规划要求,加快推进乡村地区村庄规划管控全覆盖,重点解决好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和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为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各类开发建设活提供空间支撑。计划结合乡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等改革试点,完成约100个急需重新编制的村庄规划。

    四、加大产业融合的科技创新。全市目前已创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及省农业科技园区共3家,培育了70余家农业领域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市级以上星创天地30余家。下步我市将继续加大科技创新对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的支持力度,组织实施好一批技术综合集成示范项目,推动科技创新资源向农业科技园区集聚,培育发展农业龙头企业。依托现代农业科技创新重大专项,以农业提质增效、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为目标,研究支持以农业产业链为导向,强链、补链科技攻关项目。加强科技特派员制度建设,推动科技特派员服务模式创新,实施以农业产业链为主导的科技特派员项目,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引导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和新乡贤等返乡回乡创新创业,发掘培养一批“田秀才”“土专家”“乡创客”和能工巧匠。实施万名农创客培育行动,全年计划新培育农创客2300名。建立深度合作的校企现代学徒制合作机制,创新乡村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培育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

    五、深化农旅融合发展。依托农业产业、田园风光、特色乡土文化、民俗风情等资源优势,加快开发具有本土特色、差异化、多样化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品。实施数字赋能乡村、文旅新业态培育、营销渠道拓展和“伴手礼”产品开发等支撑工程。加大线上线下农业休闲旅游宣传力度,编制农家乐休闲农业宣传画册和旅游地图,制作宣传片、宣传册。充分发挥各类节庆活动的宣传作用,积极办好农民丰收节、中国开渔节、宁波乡村旅游节、茶文化节、余姚河姆渡农业博览会、余姚杨梅节、奉化水蜜桃节等特色农旅节庆活动。

    宁波市农业农村局

    2022年8月29日

    (联系人:童建松  联系电话:89184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