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公开 通知公告 政务通知
  • 政务通知
  • 文字:
    保护视力色:
    宁波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第17号建议的答复
  • 阅读:
  • 时间:2022-09-14 11:39
  • 来源:市农业农村局
  • 作者:
  • 类别标记:A

    甬农函〔2022〕93号

    严亚芳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助农增收,促进共同富裕的建议》(建议第17号)收悉。经商市发改委、市人力社保局、市财政局、市委组织部、市科技局、市商务局等部门,现就您提出的6条建议的相关工作落实情况与下步计划答复如下:

    一、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重点,全面提升农业基础设施水平

    近年来,我市把高标准农田、现代农业园区作为提升农业基础设施的重要载体平台。紧盯耕地要害,落实藏粮于地战略,统筹全市资源,科学规划,一体推进,2019-2021年累计落实高标准农田建设43.87万亩。制定出台《关于实施农业“双强”行动 加快推进“4566”乡村产业振兴 高质量建设绿色都市农业强市的实施意见(试行)》,全市累计创建国家农业产业园2个、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1个、国家农业产业强镇5个、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28个;省级现代农业园区10个、省级特色农业强镇20个,园区和强镇数量居全省领先。

    下步我们将结合国土空间全域整治,持续巩固非农化、非粮化整治成果,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进一步提升全市农业基础设施水平。2022年要确保完成新建高标准农田1.3万亩、补建8万亩的任务。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地”改革,实施土地平整、土壤改良、生态修复,推进灌溉与排水、田间道路、输配电设施等标准化设置,全面提升农田的基础设施水平。同时坚持建设与管理并重,全面推行“田长制”以及市场化管护模式,做到建好、用好、管好。围绕创新园区管理、项目招引、科技支撑、金融保障等举措,继续推进现代农业园区产业能级提升。

    二、以种业强市建设为牵引,提升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应用水平

    近年来,我市聚焦现代种业、生物技术、农业装备等领域,积极开展农业技术科研攻关,构建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科企结合、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种业体系,累计通过国家新品种审定12个、国家新品种权126个,良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今年3月我市出台了《宁波市高水平推进种业强市建设行动方案》,着力巩固“甬优”系列杂交稻、“微萌”瓜果蔬菜两大种业先发优势,建设种业强市新高地。

    下步,我们将聚焦水稻和瓜菜两大优势种业及黄鱼、白鹅、水蜜桃等九类宁波特色产业,着力提升种质资源保护利用能力、育种创新能力、种业企业市场竞争力、良种保障能力和种业服务能力。今年要重点打造10个种质资源库,育成高价值的自主培育新品种30个以上。发展以大型种业集团为龙头、以专业化种业骨干企业为支撑、以服务型种业企业为配套的企业集群。结合省级农业特色强镇、产业园区建设,重点围绕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完善市内种子生产、繁育基地的规划布局和新品种展示示范场建设,加大农业新品种引进、示范和推广力度。到2025年,建成特色良种产业园10个,新建国家级和省级畜禽、水产原良种场8家。

    三、以优化农村创业生态为突破口,持续吸引各类人才返乡创业

    培育新农人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之举,我市自2010年起出台并实施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业生产领域创业就业扶持政策,2020年又出台《宁波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实施方案(试行)》,对我市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服务组织、家庭农场和45周岁以下的创业大学生予以贴息补助。积极搭建农创园、青创农场等创业平台,强化政策扶持,为大学生、青年、乡贤等各类人才提供良好创业环境。2021年慈溪市推出省内首款大学生农业创业政策性保险“农创保”;鄞州银行“创客贷”为11家农创客企业开通贷款绿色通道,放贷7240万元。截至2021年底,全市已培育农创客2300名。

    下步我们将进一步完善扶持政策,引导更多年轻大学生、新乡贤等到农村创业就业,不断优化农村创业就业人员结构。继续实施万名农创客培育行动,健全全市农创客组织体系、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到2025年,全市将培育1万名农创客,辐射带动10万农民。实施农民素质培训工程,将培训覆盖产业发展、农村电商、建设管理、创业创新等领域,培养农业领军人才、新型职业农民、农村实用人才,努力构建一支规模适中、结构合理、适应乡村产业发展需求的乡村人才队伍。

    四、以农业“双强”行动为载体,全面推进农业科技现代化

    新时代的强农兴农,根本出路在农业科技的现代化。去年我市召开了全市农业高质量发展大会,研究制定科技强农系列政策,组建“三农四方”科技创新联盟和现代种业发展联盟,发布实施2021年农业科技攻关重大项目,扎实推进农业“双强”行动。今年已遴选推介发布年度主导品种121个、主推技术62项。加快推进农业领域“机器换人”,累计创建农机农艺融合示范点52个,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81.1%,其中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90.6%,均为全省第一。

    下步我们将大力提升农业领域科创平台,积极争创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以培育农业龙头企业为牵引,提升农业产业竞争力。内培外引一批真心搞农业、真情带农民的大型龙头企业,新增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5家以上,力争实现百亿农业龙头企业零的突破。更加重视发展乡村产业新业态,大力培育体验休闲、数字农业、智慧旅游等特色产业。发挥“三农四方”科技创新联盟作用,采取技术团队、农业专家、农技人员进村入户、包村联户的方式,开展技术指导、示范推广、观摩培训等,加快主导品种主推技术落地应用。分批次分专业选派基层农技人员参加省级集中培训、高级研修,开展基层农技人员定向委培,提升农技人员业务水平。高标准建设“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农机作业公司等服务组织,鼓励发展兼顾农业生产经营与农机社会化服务的“双主体”,提升农业服务带动能力。今年,要创建省级全程机械化应用基地11个、省级农机服务中心3个,建设“机器换人”高质量发展先行县5个。

    五、以品牌培育为抓手,加快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

    发挥品牌效应、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举措。近年来,我市深入实施农业品牌振兴行动,利用各类农业展会、产销对接会和农产品推介会,多渠道、多平台打好“营销牌”,提升宁波名特优新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目前,全市有农产品商标2.1万件,市级以上名牌农产品360个,全市“三品一标”农产品总数达到1789个(居全省第一),主要食用农产品中三品比率达到59.62%。大力发展农村电商,鼓励、引导农业经营主体在各类电商平台上销售农产品。在“网上农博”平台上开设“宁波馆”和“区(县、市)馆”,上线主体270余家、农产品近1000种。

    下步我们将实施农业品牌建设“1122”工程,坚持以“产得绿色生态、吃得安全健康”为品牌塑造的核心,丰富农业品牌文化内涵,打造1个市域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10个县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200个知名企业品牌,2000个绿色优质农产品主体品牌。开设电商品牌建设、农产品品牌营销推广、农村电商平台网店运营、直播带货、视频制作等培训课程,搭建农产品电商孵化园、直播基地、线上农产品特产馆等平台,让农村电子商务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加速器”。

    六、以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为核心,全面夯实基层基础

    农村基层干部队伍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骨干力量。近年来,我市着力开展基层党建“整乡推进、整县提升”,全面推行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村经济合作社负责人“一肩挑”,实行村党组织书记县级党委备案管理。深入实施锋领铁军、头雁领航工程,全面深化“导师帮带制”,全面提升基层骨干兴村治社能力。

    下步,我们将继续贯彻落实“把优秀年轻干部充实到三农一线,把精锐力量充实到基层一线”的要求,建设好农村基层干部队伍。深入实施锋领铁军工程,深化“导师帮带制”实施意见,依托滕头乡村振兴学院、名师工程室等平台,择优选定“兴村名师”“担当作为好支书”“千名好支书”等导师队伍,与新任村书记、新进村班子大学生、后进村书记等开展师徒结对。注重加强激励关爱,健全落实村干部容错纠错、澄清正名、松绑减负等制度,持续健全以财政投入为主的村级基本保障制度。加大第一书记、农指员选派力度,扎实开展选调生到村任职工作,推动选调生全面参与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组织建设等工作。推出科学编制专项规划、严格选聘标准程序、加强实战实训锻炼、优化薪酬保障体系、拓宽职业发展通道等改革举措,着力打造以大学学历为主体、年龄梯次结构合理、发展空间有力拓宽、战力活力充分激发的城乡社区基层治理队伍。健全社会资本、公益组织共同帮促的激励机制,推动各级机关资源力量下沉一线,村第一书记、农村工作指导员、科技特派员等重点派驻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村,引导各方力量参与农村集体经济发展。

    感谢您对我局工作的关心,希望继续对三农工作给予支持。

    宁波市农业农村局

    2022年8月31日

    (联系人:李冰  联系电话:89186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