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标记:A
甬农函〔2022〕56号
邱新志代表:
您在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关于推进四明山花木种植业转型发展的建议》(225号建议)收悉,您提出的问题客观、分析到位,建议对我市四明山区域花木种植业发展具有前瞻性,经商市文广旅游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余姚市政府,现答复如下:
一、四明山区域发展现状
四明山是浙东绿肺、宁波水缸、宁波“大花园”,跨“两区一市”,总面积1274平方公里,2018年列为省十大名山公园。2012年以来,经过两轮的四明山森林生态修复,四明山区域内毁林开垦得到有效遏制,3.4万亩坡度在25度以上的花木地实施了退花还林,公益林面积扩大了20万亩,总面积达121.4万亩,占全市公益林面积的30.4%。
近年来四明山区域绿色产业加快转型,绿色粮蔬、特色水果、高山茶叶、精品苗木、传统药材、生态笋竹等特色产业呈现集聚化、品牌化、精品化发展态势,建成现代农(林)业园区20余个、总面积4万余亩,打造形成浙贝母、茶、竹3条农业全产业链,形成“瀑布仙茗”茶叶、“山丁丁”油焖笋、“溪口牌”雷笋等一批知名品牌。
二、目前花木产业转型升级工作
四明山区域花木的主栽品种为樱花、红枫等。随着近年来苗木市场的持续低迷,樱花、红枫等苗木价格不断下降,苗农收益萎缩严重;花木种植也导致了水土流失、水体富营养化等生态环保问题。开辟花木发展新路子已成为当前及未来四明山区域花木产业转型发展的迫切需要。
近年来,各级地方政府、企业及部分农户尝试着突破行业发展瓶颈,通过种植优新花木品种、延长花木产业链、发展山地水果、特色经济作物等途径来替代原有传统花木。在延长花木产业链方面,我市积极开发樱花生态旅游、研发樱花产品的深加工等新途径来延伸樱花产业链。如海曙区举办四明山杖锡樱花节,余姚市举办中国四明山红枫樱花节,招徕游客体验樱花之美,增加了当地农民收入。此外,海曙区鄞江镇开发了樱花红茶产品,并被评为2022海曙区十大特色伴手礼,通过红茶和樱花的有机融合,较好利用了当地特色花木樱花,延长了花木产业链,提高了花木附加值。在发展山地水果方面,我市积极引种‘太秋’等优良甜柿品种,已在余姚大岚与梁弄、慈溪横河等地种植1000余亩,已开始投产,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在发展特色经济作物方面,我市重点在宁海双峰、奉化溪口等地种植香榧,全市累计种植香榧39700亩,其中宁海2.01万亩,其中投产面积0.8万亩。2020年香榧售价每公斤均价200元左右,农户户均收入2万元以上,最高50万元。宁海等地尝试在林下种植中药材黄精,目前已在黄坛镇、茶院乡等地种植黄精1000余亩,但目前尚未投产。
三、下步工作计划
(一)推进林木种质资源库建设。筹划建设宁波四明山山地植物园,与宁波植物园实现两园高、低海拔及山地和平原地貌差异化互补发展,以植物园为依托,建立植物引种驯化基地和种质资源基因保存库,为四明山区域花木转型提供更加丰富的种质资源选择。
(二)优化农业主导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优质粮蔬、高山茶叶、特色水果、名贵药材、精品花木等高价值生态农业。探索推广林下经济发展新模式,建设“一亩山万元钱”林下经济示范基地,依托浙江省“千村万元”林下经济增收帮扶工程,构建“林下中、林中养、林上采、林间游”的立体发展格局。
(三)继续支持余姚、海曙等地做好“四明山杖锡樱花节”等樱花主题节庆活动,增加当地农民收入;支持四明山区域提升红枫樱花特色旅游,符合条件的基地可打造成红枫樱花类休闲体验园。
最后,衷心感谢您提出的宝贵意见,希望一如既往地给予关心和支持。
宁波市农业农村局
2022年8月12日
(联系人:朱锡康 联系电话:89186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