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走进象山泗洲头镇灵南片区的杨梅山,果实挂满枝头,吸引游客纷至沓来,满山一片欢声笑语,尽享采摘乐趣。
前几天的杨梅节活动,让泗洲头杨梅着实“火”了一把,余温未减,游客纷纷追“梅”而来,为当地乡村游再添新活力。家住新昌的钟女士和朋友是一群忠实的“杨梅迷”,每年杨梅上市,都会买些尝鲜。今年,她从网络上看到泗洲头举办杨梅节,于是她与朋友特意寻“灵梅”而来,体验采摘杨梅的乐趣。当地的梅农告诉笔者,每天都有不少游客前来采摘,游客在采摘的同时,还可以惬意游玩、拍照,住民宿吃农家菜,还可品尝到自酿的杨梅酒。
该镇文化站负责人介绍,依托泗洲头镇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以杨梅为媒介,连续6年举办杨梅节,把一系列深受百姓欢迎的庆典活动、丰富多彩的乡村游活动和别具特色的地方文化活动融为一体,进一步发挥杨梅产业在推动乡村振兴和实现共同富裕中的作用。
据了解,泗洲头灵南片万亩“马岙杨梅”在当地种植已有百年,如今已有荸荠种、东魁、本地炭梅、乌紫等20多个品种,种植范围已遍及全镇各村,栽培面积1.5万多亩,年总产量达5000吨以上。其中,“泗洲头灵梅”的种植面积300多亩,主要种植于下马岙村、墩岙村、峙前村等地。“灵梅”果实圆整、颜色紫黑色,肉质软韧,风味甜而微酸,口感极佳,是该县依托本地生态资源培育发展的金字招牌之一。
种“灵梅”,让不少村民尝到了甜头。下马岙村的黄伟增和哥哥种了1500多株杨梅,其中“灵梅”有1000株,是泗洲头镇最大的杨梅种植户。去年,兄弟俩尝试部分区域大棚种植,实行精细化管理,可以让杨梅盛果期提早15至20天。“使用大棚种植,今年可以比去年多挣10万元。”黄伟增说,开发系列杨梅衍生品,加快地产鲜果“就地转化”。
近年来,象山县一直在努力践行高端精品化、特色亮点化、要素市场化的农产品发展之路,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孕育出色、形、味俱佳的特色果品。杨梅饮料只是做深做大杨梅产业的一个缩影,更多围绕杨梅及其他鲜果的“果业链”正在当地加快铺设。同时,该县将杨梅节与发展乡村旅游、优化产业结构结合起来,把青山绿水和四季瓜果、农耕体验等串点成线、串珠成链,打造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和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特色休闲旅游品牌,让乡村旅游焕发出独特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