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展规划
  • 文字:
    保护视力色:
    宁波市现代种业发展工作报告
  • 阅读:
  • 时间:2022-05-18 10:05
  • 来源:市农业农村局
  • 作者:种植业和种业管理处、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 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列为2021年八大重点任务之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下决心把民族种业搞上去”。种业位于农业产业链的最前端,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的核心产业,是促进农业长期稳定发展、保障粮食安全的根本。2020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现代种业发展,把发展现代种业摆在实施“4566”乡村产业振兴行动的主导产业来抓。我市创新育种机制、加强基地建设、着力提升产业效益、切实提高供种保障能力、种子品牌效应愈加突出,种业产业化水平显著提升,农作物种业发展取得了新成效。

    一、自主创新育种成效显著

    2020年缢蛏“甬乐1号”、大黄鱼“甬岱1号”以及甬优7861等3个品种通过国家农业农村部品种审定。甬优1109等8个品种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权。甬甜55等10个品种通过国家登记,慈杂等10个品种通过省品种认定。甬优系列杂交稻2020年再创佳绩,甬优1540连作晚稻百亩方亩产801.79公斤打破“浙江农业之最”记录,甬优31、甬优58通过浙江省审定,甬优7850入选2020全国超级稻确认品种。目前全国133个超级稻品种,其中我市占据7席,居全省首位。

    二、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取得新进展

    全市34家市种质资源库建设进展顺利。2020年宁波市农科院、宁波市微萌种业有限公司、宁波市蔺草经济联合会等三家,获批浙江省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单位。被录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的优势地方品种——浙东白鹅,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全球首发浙东白鹅全基因组序列图谱,象山县浙东白鹅研究所种鹅场被列入国家级浙东白鹅遗传资源保种场和国家水禽产业技术体系宁波综合试验站,其良种保护区产业优势继续保持,年存栏种鹅25万只,种苗已辐射至海南、广东、江西等10余个省份。岔路黑猪和北沙牛相继录入浙江省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北沙牛保护性开发开局良好,种群从保种初期的29头扩大到近189头,并建成家系数1个,种质资源数据采集等基础性工作全面铺开。同时,确保地方遗传资源有效长久保存,北沙牛、岔路黑猪等冻精和胚胎等遗传物质保存工作亦已启动。2020年完采捕本地海区野生大黄鱼60余尾,成功保活40余尾;小黄鱼1万余尾;日本囊对虾1200余尾。为今后持续开展新品种选育提供了种质基础。同时,组织完成象山港蓝点马鲛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面积范围核查,通过农业农村部专家组审查并于11月公布予以调整。

    三、良种供应保障能力稳步提升

    2020年甬优系列杂交水稻种子销售量达到305万公斤。甬优系列杂交稻推广种植区域已涵盖浙、苏、沪、皖、鄂、湘等12个省份。甬优9号、甬优15、甬优17、甬优538、甬优1540等多个品种列入浙江省晚稻主导品种。甬优系列组合年推广应用面积突破550万亩,累计推广4750万亩,增产粮食30亿公斤,增加社会经济效益70亿元以上。近三年在国内杂交水稻种业骨干种业企业销售额排名均在前十名之列。宁波微萌种业有限公司两大种业龙头企业销售额超过1.1亿元,已经成长为省内综合实力最强、全国排名第4的瓜菜育繁推一体化企业。丰登种业“甬砧”系列砧木种子除供应浙江市场外,还成为安徽、河南、江苏、山东4个省份的主栽品种。脆肉型小哈密瓜“甬甜”系列目前占我省脆肉型甜瓜种植面积的30%左右,并远销北京、海南、新疆等地。全市7家持证农作物种子企业,全年销售额达到3.57亿元。

    2020年全市获得苗种生产许可证的水产苗种繁育企业有60家,半数以上育苗企业具备多品种综合繁育能力,达到产业化育苗规模的品种近20个,基本形成了鱼虾蟹贝藻全方位育苗格局。2020年共生产水产增养殖苗种490亿尾(粒)以上,产值超过4.5亿元。其中,大黄鱼、黑鲷等海水鱼类苗种1.23亿尾,四大家鱼为主的淡水鱼苗种4.8亿尾;南美白对虾为主的海淡水养殖虾苗78.5亿尾;梭子蟹为主的海水蟹苗5.2亿只;花蛤、缢蛏等海水养殖贝类苗种400亿粒以上,紫菜苗种12000亩。

    全市现有种畜禽场46家,其中家禽祖代场7家、父母代场35家,2020年年供种能力达到3500万只,年产值达到3.8亿元。我市是国内重要养蜂产区,尤其是以慈溪市为代表的老牌养蜂基地,蜂群数量及蜂业产值曾连续17年居全国首位。如以出口型为主的宁波金腾蜂业有限公司等,2020年共生产出口蜂蜜4100吨、蜂花粉1300吨,产值1.6亿元。

    四、生产加工能力快速提升

    我市农作物种子生产能力较强,2020年全市共建立了28个稳定的专业化种子生产基地。在余姚建立了杂交水稻亲本原种繁育基地,在宁海、奉化、象山、鄞州、诸暨建立了7个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在宁海、余姚、慈溪、鄞州建立4个常规水稻种子生产基地,在海南、新疆、甘肃等地建立6个瓜菜种子生产基地。全市建立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3.3万亩,年生产收购甬优系列杂交水稻种子300万公斤以上;建立常规水稻种子繁育基地3500亩,收购种子175万公斤;建立瓜菜种子繁育生产基地6400 亩,收购种子50多万公斤。建成投用宁海杂交稻种子加工中心加工车间1800平方米,仓库1000平方米,总投资2100万元,年增加工能力达250万公斤,实现杂交水稻良种生产加工的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化、专业化,有效提高种子的加工品质和商品性。这些稳定的种子繁育生产基地和加工中心的建立,有效保证全市种子市场充足供应,积极留存救灾备荒种子和市场风险储备。也为积极开拓市外、省外的目标市场提供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