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报信息
  • 文字:
    保护视力色:
    宁波农业农村信息2021年第27期
  • 阅读:
  • 时间:2021-08-06 17:45
  • 来源:市农业农村局
  • 作者:
  • 甬简082

    数字化改革(第7期)

    第27期

    宁波市农业农村局                                                     2021年7月12日

    【本期目录】

    ▲我市明确农业农村数字化改革下阶段工作目标

    ▲市农业农村局与安厨公司开展数字乡村建设战略合作

    ▲我市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系统试点上线率达97.5%

    ▲镇海多措并举确保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系统全流程上线

    我市明确农业农村数字化改革下阶段工作目标

    高质量推进我市农业农村数字化改革工作和数字乡村建设,集智聚力、争先领跑,奋力打造农业农村数字化改革先行示范高地。7月5日,市农业农村局召开全市农业农村数字化改革工作会,明确了我市农业农村数字化改革下阶段工作目标。

    会议对我市农业农村数字化改革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并指出,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在数字化改革的竞赛场中聚焦乡村振兴目标,聚力“浙里乡村”跑道,在干中学,从学中干,形成了上下联动、整体推进的良好态势。

    会议强调,各级各部门一要在思想认识上高度重视,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数字化改革工作的重要性,聚焦目标任务,抓住切入点,跑出加速度,体现高质量。在指标完成上争领先、在改革成果上打品牌、在实践探索上当领跑、在重点突破上做示范,不断提升现代化数字驾驭能力,以先锋领跑姿态挺立在农业农村数字化改革前列。二要在任务落地上认真负责,确保落到实处。对照农业农村数字化改革工作重点任务和省数字乡村建设规划要求,不折不扣落实规定动作,积极推进改革任务,严格把关新建项目。按照“提出一批、深化一批、开发一批、升级一批”的要求,重点支持乡村振兴提升明显和农村产业经营主体获得感强的项目以及“大场景、小切口、大牵引”的项目。三要在场景谋划上呈现宁波特色,打造“宁波样板”。结合宁波实际,按照“三张清单”梳理,对准“浙里乡村”跑道发力,加快打造一批具有引领性、示范性和典型性的宁波特色多跨应用场景。着重做好“三农”数据采集、归集、共享、交换等工作,为应用场景的打造和落地提供数据支撑。四要在加强领导上形成合力,强化顶层设计和统筹协同。坚持主要领导主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其他领导配合抓,形成以上率下、带头推进的改革态势;坚持专班实体化运作,优化项目推进机制,强化考核检查督促;坚持联众聚力,紧密横纵向联系,借助专家智库力量为我市农业农村数字化改革提供智力支撑。五要在改进工作上转变观念,加强与省农业农村厅的工作联系。农业农村数字化改革工作不能光顾“低头走路”,也要“抬头看路”。积极争取省农业农村厅的支持和帮助,全面对接上级部门的工作部署,广泛学习其他地市的先进经验,认真梳理我市的工作特色和亮点。

    市农业农村局与安厨公司开展数字乡村建设战略合作

    6月23日,市农业农村局与浙江安厨大数据技术有限公司签订《宁波市数字乡村建设战略合作协议》,合力打造全国领先的数字乡村“宁波样板”。

    安厨公司是一家致力于农业农村数字化改革的产业互联网公司,具有丰富的数字乡村规划、建设能力和经验。根据协议,安厨公司将为我市统筹规划数字乡村建设工作,规划“十四五”数字乡村整体实施方案,谋划构建全市乡村数据仓归集分析、物联网接入平台、涉农业务综合集成的“数字孪生”乡村,建立市、区(县)、乡镇(街道)、村四级统一的数字乡村核心指标体系与数据标准体系,完善农产品电商服务体系并为各类产业主体提供线上服务渠道。

    近年来,市农业农村局在数字乡村建设过程中,通过数字赋能推动了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电子商务和北斗技术等新技术、新模式在农业农村领域的应用,组织实施了智慧农资、智慧农机、智慧畜牧、智慧渔业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一大批应用示范工程。全市农业农村系统主动作为、统筹推进,积极贯彻落实省市数字化改革精神,以农业农村数字化改革为总目标,围绕乡村振兴系统集成应用,加快构建数字乡村数据资源体系,谋划集成打造跨部门核心业务应用,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此次签约开启了我市数字乡村建设的新局面,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数字化创新应用,也是发挥“政府+企业”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更是全市农业农村系统数字化改革的一个有益探索。签约双方表示,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创新思路、强化举措,着力打造数字乡村“宁波样板”、提供“宁波实践”,建立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数字乡村应用场景案例,形成农业农村整体智治与服务体系,以数字赋能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

    我市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系统试点上线率达97.5%

    截至6月底,我市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系统9个试点区县(市)已完成上线村(社)2508个,完成率达97.5%,其中有8个区县(市)行政村上线率达100%,超额完成省定目标任务。

    今年是全省数字化改革的开局之年,省农业农村厅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数字化转型工作列入数字化改革重点工作。全省各地市计划在6月底前至少完成1个以上整县上线,其余区县(市)至少有1个乡镇(街道)整体上线应用。年初,我市有9个区县(市)列入整县上线应用试点单位,并确定江北区做好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一张图”系统与省系统的转接。

    下一步,我市将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系统应用工作。一是加强上下沟通,对基层遇到的实际问题,及时与省农业农村厅对接,妥善从速解决。二是加强指导,对于新上线的功能及时做好培训辅导,确保各地能够熟练掌握。三是抓好基础信息录入,为落实落细“三资”监管夯实基础。四是加强村级事项和财务收支监督,强化村级财务数据的分析,确保村集体“钱袋子”、农村“微权力”管得好、管得住。

    镇海多措并举确保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系统全流程上线

    镇海区作为全省“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系统”建设重点试点区县(市)之一,严格按照全省统一部署,加强统筹协调,建立完善工作机制,落实细化工作任务,结合本地实际,持续推进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系统全流程上线,提前一个月完成省市要求的整区试点任务。目前,全区(含贵驷街道)66个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全部完成组织信息、人口信息录入和账务初始化,并通过网上审批流程完成资金支付。全区各村(社)总计完成线上审批262笔,线上支付(网银支付)187笔,资金交易总额310余万元。

    一是组织有力积极推动。镇海区农业农村局高度重视系统上线工作,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各项工作内容和要求,局主要领导、局分管领导、数字三农专班、相关业务科室以及乡镇街道工作人员都有明确的职责分工,工作推进扎实有序。

    二是指导培训全面高效。根据上级部署要求和镇海区实际,镇海区农业农村局会同镇海区农商银行,及时组织开展“线上+线下”“专家辅导”“村与村结对学习”等多种形式的业务培训及指导,使基层操作人员更快熟悉运用新系统,以点带线、以线扩面、全面覆盖,为加快系统应用夯实了基础。

    三是技术支持精准有力。镇海区农业农村局加强与镇海农商银行、省农信联社技术服务部门的沟通协作,建立全区业务人员专项钉钉群等联系渠道,确保各村(社)操作系统遇到的问题都能快速得到解决。同时,积极与市农业农村局、省农业农村厅交流汇报,及时沟通反馈问题,推进系统进一步优化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