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展规划
  • 文字:
    保护视力色:
    宁波市“三品一标”农产品发展专题报告
  • 阅读:
  • 时间:2021-07-09 10:45
  • 来源: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总站
  • 作者:
  • 2019年,宁波市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紧盯目标任务,抓住关键环节,创新工作举措,积极稳妥开展绿色食品、地理标志农产品、无公害农产品和有机食品标志产品的许可审查和证后监管工作。以“三品一标”为主抓手,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稳步扩大全市获证产品总量规模,圆满完成年度工作任务。截至2019年底,全市“三品一标”农产品总数1789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1599个,绿色食品171个,有机农产品4个,地理标志农产品15个。“三品一标”产地面积204.63万亩,主要食用农产品中三品比率达到59.62%。

    一、出实招,深入推进“三品一标”许可审查

    (一)抓质量,绿色食品许可全面推进

    坚持绿色食品“从土地到餐桌”的全程质量控制规范,强化过程管控,规范绿色食品标志许可行为,把发展绿色食品作为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调结构、提质量的重点,全面推进绿色食品许可。制定下发《宁波市绿色食品办公室关于明确绿色食品市县级工作机构许可审查职责的通知》,做好绿色食品“部-市-县”三级审查工作,在目标任务上再聚焦,在工作思路上再梳理,在推进措施上再压实,充分发挥区县(市)各级工作机构的主观能动性,2019年鄞州区、海曙区、宁海县大幅超额完成年度新增绿色食品指标任务,绿色食品发展成效显著。着眼企业增效,农民增收,开展全市稻米绿色食品申报工作,实地调研走访种植大户和优秀规模经营主体7家,动员10多家经营主体申报绿色食品大米,充分发挥绿色食品质量优势、效益优势、品牌优势,促进初级农产品提质增效,带动农民增加收益。截止2019年底,完成48份(新认证企业25家,产品33个)绿色食品申报材料的审核上报工作,全市新获证绿色食品企业19家,产品27个,续展获证21家企业,27个产品,续展获证绿色食品生产资料4个。

    (二)强保护,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全面开展

    围绕宁波农业特色资源,突出产品独特品质和个性化特征,做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工作,持续推进地方特色优势产业培育和区域公共品牌打造。2019年,余姚榨菜、慈溪麦冬等4个地理标志农产品获得农业农村部颁证。古林蔺草通过了农业农村部公示,象山白鹅完成申报材料初审、审定、品质鉴评和现场核查工作,材料已上报到部中心。余姚樱桃、奉化曲毫、胡陈洋芋等已着手准备材料。出台《宁波市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建设实施方案》,经过主体申报、专家评审和公示,启动宁海白枇杷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完成鄞州雪菜2018年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价值评价,“鄞州雪菜”的品牌强度为829,品牌价值为4.35亿元。

    (三)促统筹,无公害农产品认定平稳过渡

    按照上级关于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制度改革统一部署,稳步跟进改革过渡期有关协调指导工作。完成2019年度无公害农产品申报材料审查、现场检查、材料评审等工作,组织召开2019年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会议,新认定无公害农产品207个;完成190个无公害农产品复查换证;完成1家企业无公害农产品认定申报过程中土地面积造假调查。

    (四)稳提升,有机农产品申报积极开展

    对照有机农产品消费需求,积极稳妥开展全年有机农产品申报工作。全年新增有机农产品1个,再认证有机农产品3个;做好GB/T 19630-2019《有机产品生产、加工、标识与管理体系要求》标准换版工作;受部中心委托参与全国对蒙牛集团有机酸奶产品进行了补充抽样,对祖名7个有机认证产品进行了现场检查。

    二、使实劲,扎实开展“三品一标”证后监管

    (一)依托年检,加强企业生产管理检查

    为进一步提高“三品一标”主体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加强证后监管,抓好绿色食品年检工作,制定并下发《关于做好2019年宁波市绿色食品企业年检工作的通知》明确了年检工作的具体要求。并积极指导县级绿办开展年检,直接承担北仑、江北、镇海和东钱湖等地的年检工作。全年完成企业直接年检12家,产品25个。

    (二)聚焦重点,开展质量安全专项检查

    根据产品上市时间和安全风险,全年组织开展了草莓、柑桔、杨梅、水蜜桃、葡萄等特色农产品专项检查,共出动检查人员180人次,发现问题6个,上报部中心取消了1家草莓生产主体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

    (三)强化用标,组织绿色食品标志规范性检查

    为进一步规范绿色食品标志使用,强化绿色食品获证主体用标意识,打造绿色食品整体形象,提升绿色食品品牌认知度,根据部中心统一安排,7-10月,市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组织人员在对辖区内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的主体及其产品的标志使用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的专项检查。本次检查共涉及绿色食品生产企业107家,产品169个。从检查情况看,我市“三品”生产主体总体较好,未发现使用禁限用农药、添加剂等违法违规行为。主要存在绿色食品标志使用率不高,企业内部绿色食品知识培训欠弱,台账记录不全,投入品存放管理不够规范等问题。对于发现的问题,市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已要求各地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完成整改。11月,以参加绿博会的企业为重点,组织绿色食品交叉检查活动,保障我市参展产品用标规范。

    (四)净化市场,维护绿色食品品牌价值

    5-6月,组织绿色食品监管员开展绿色食品市场监察活动。共设置监察网点2个,对宁波欧尚超市(海曙店)和鄞州麦德龙监察的86个绿色食品进行拍照、登记、审查产品包装标志物并上报中绿中心。市场监察中共发现扩大用标范围产品2个,与申报产品名称不一致2个,已上报部中心。9月,开展了“中秋、国庆”节前绿色食品市场专项检查,发现一个高仿绿色食品标志的紫菜产品,已上报部中心。配合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及加工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试中心(杭州)做好2019年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农产品地理标志抽检工作,完成宁波欧尚超市(海曙店)5个绿色食品的抽样。

    (五)拉网排查,开展获证产品监督抽检工作

    市级安排专项资金18万元,对全市范围内获证产品进行监督抽检。全年共完成103个样品的抽检工作,其中无公害农产品84个,绿色食品18个,有机食品1个。完成部中心绿色食品基地抽检任务17批次,市场抽检任务4批次。省厅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监督抽检30批次。部、省对我市“三品一标”的抽检合格率为100%;市级抽检发现一个不合格绿色食品,合格率99%,已按相关程序上报部中心,取消其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

    三、办实事,全面强化“三品一标”队伍建设

    坚持以检查员、核查员、内检员培训为载体,“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开展业务学习、培训,持续提升工作队伍责任意识、质量控制能力和管理技术水平。

    一是 “走出去”,鼓励干部职工参加各级会议和培训。组织10余人次参加部、省“三品一标”相关业务培训,1名检查员获得绿色食品师资证书;联合浙江省农安中心举办绿色食品检查员、标志监管员和无公害农产品检查员培训班,集中参加学习的16名宁波学员,全部通过结业考核,获得合格证书。

    二是“请进来”,邀请业务骨干上讲台。举办宁波市绿色食品内检员暨稻米绿色食品申报培训班,70余名学员参训,参加人数是往年的3倍;在2019年全市无公害农产品内检员培训班上,116人培训合格,通过注册;目前,全市拥有注册有效的绿色食品检查员27人、内检员250人,地标核查员10人。承办了全国绿色食品内检员暨绿色产业发展高级研讨班,对学习各地先进经验,促进我市绿色食品工作更好地开展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四、求实效,倾力打造“三品一标”品牌影响力

    (一)开展多种主题活动打造“三品一标”品牌

    落实“春风万里,绿食有你(宁波站)”活动部署,组织15家绿色食品企业走进南门街道车站社区开展“绿色生产 绿色消费 绿色发展”主题绿色食品宣传月活动。联合宁波市奉化王鹤农庄,为近400名中小学生开展绿色食品知识宣讲。工作机构、生产主体和社会大众多方联动,携手唱响绿色兴农主旋律,普及绿色发展新理念。组织我市8家企业11个产品参加第一届浙江省绿色优质农产品包装设计大赛,弥勒禅茶获唯一金奖。

    (二)巧借力多形式打造“三品一标”品牌

    借力网络新媒体,在浙江省精品绿色农产品微信公众号上精心制作宁海白枇杷专题宣传报道,成为该微信公众号上最受欢迎的一期栏目之一。携手浙江新闻频道《翠花牵线》栏目,播出绿色食品宁波紫菜专题,受到了消费者的好评。组织8家企业11个产品参加第一届浙江省绿色优质农产品包装设计大赛,弥勒禅茶获金奖。结合科技下乡、“三服务”等活动,展出展板80多块,发放宣传册2000多份,接受咨询200余次。积极运用多种喜闻乐见的形式,引领社会大众树立优质安全绿色消费导向。

    (三)积极参会参展打造“三品一标”品牌

    积极走出去参展成为我市“三品一标”企业扩大品牌影响力的有效途径。在今年第二十届绿博会、第十七届农交会地标专展上,我市分别有有18家和5家企业携30余类(种)产品参会参展,并有3家企业及产品被绿博会评为金奖,1家企业获优秀商务奖,市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获得组织奖。组织6个产品亮相全国农交会地理标志农产品博览会;组织3家企业参加武义养生食品博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