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公开 政务信息 发展规划
  • 发展规划
  • 文字:
    保护视力色:
    宁波市农业机械化发展专题报告
  • 阅读:
  • 时间:2021-05-08 16:16
  • 来源:市农机畜牧中心
  • 作者:
  • 我市农机系统深化农机供给侧改革,大力实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强化特色产业关键环节机械化试验示范推广,全面加快农业领域“机器换人”步伐,为我市建设绿色都市农业强市,保障我市农产品的有效供给、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供了农机设施装备支撑。

    一、以购机补贴实施为关键,促进装备结构优化

    我市继续以绿色生态、普惠共享导向,优先保证主要农作物生产所需机具和绿色发展机具的敞开补贴。全市共计使用农机购置补贴资金4599.8465万元,带动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投入7284.14万元,受益主体2400户,补贴机具3411台(套)。

    (一)强化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落实。按照“大稳定、小调整”的总体思路和补贴额与周边邻近省(市)接近原则,健全完善《宁波市2018-2020年农机购置补贴产品补贴额一览表(2019年调整)》并及时向社会公告。优化取消13个分档,新增11个分档。加快推进中央新产品补贴工作,明确田间运输机、捡拾压捆机、标准化设施大棚及附属设备和植保无人机的补贴条件、补贴标准及补贴要求。各区县(市)积极开展中央新产品补贴政策宣传,按批次发布1360余家企业共10539条产品归档信息。

    (二)加强政策实施监管。加强违规处理及黑名单数据库应用,促进农机购置补贴违规经营行为的省际联查联动,对已登记违规处理、黑名单信息,在宁波市农机购置补贴辅助系统内进行经常性逐条排查,让违规企业“一处失信,处处受限”。封闭在其他省(市)有涉嫌违规经营活动企业的518个补贴产品,在辅助管理系统自查中发现已录入违规产品补贴申请71条,并约谈涉及产品的经销企业。

    (三)积极开展农机购置补贴信息公开建设。督促各区县(市)全面建立公开专栏,及时有序发布补贴信息、更新相关内容。农机化司组织的农机购置补贴信息公开专栏检查和2次农机购置补贴咨询投诉电话抽查,我市抽查合格率均为100%,基本实现了实时全程公开购机补贴信息“无死角”。

    (四)推进农机购置最多跑一次。新增购机补贴手机APP农户电话录入、网上签名、输入银行卡功能,引导购机者通过手机下载“宁波农机补贴APP”申请补贴资金,在办理2479份购置申请中,APP申请达836份,比例达到30.41%,实现农机购置补贴办理“只跑一次”或“一次都不跑”。

    二、以“双创”深入推进为抓手,实现示范引领发展

    开展“双创”工作调研,制定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及农业“机器换人”示范创建工作计划,召开年度农机管理工作暨农业“机器换人”示范创建工作座谈会,对“双创”工作进行了思想再动员、工作再部署、任务再明确,确保三年计划全面完成。创建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海曙区)1个,创建浙江省农业领域“机器换人”示范县2个(奉化区、象山县),创建浙江省农业主导产业“机器换人”示范县1个(慈溪市),创建“机器换人”示范乡镇2个、示范基地13个,超额完成上级下达的乡村振兴创建计划任务。

    三、以粮食生产机械化为龙头,带动水稻生产全程高质发展

    强化技术指导与服务,加快推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机械化栽植面积为72.9万亩,机播率达70.16%,其中机插面积为62.84万亩,机插率达60.4%,水稻(穴)直播技术示范面积达1.5万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9.7%。

    (一)大力开展水稻机械化栽植技术推广工作。落实水稻机械化栽植71万亩。通过积极推广1+N叠盘暗育秧、规模化(工厂化)育秧、立体育秧模式、商品化秧苗供给、农机农艺套技术研究等手段,突破水稻机插育秧瓶颈。建设以合作社、粮食收储企业为重点的粮食烘干中心。积极开展水稻机械穴直播技术试验示范推广工作。

    (二)加大粮食生产机械推广力度。对水稻插秧机、水稻直播机、秧盘播种成套设备、打(压)捆机、履带自走式旋耕机、谷物烘干机、喷杆式喷雾机、水稻侧深施肥装置等补贴机具实行市级资金累加补贴。将烘干机粮食输送装置、多用途履带式耕作机、收割打捆一体机、自动化装配粮仓列入新型农机试验示范与推广目录。全年新增大中型轮式拖拉机191台、粮食烘干机147台、谷物联合收割机63台、秸秆粉碎还田机73台、喷杆喷雾机74台,水稻插秧机238台、水稻精量直播机118台、水稻侧深施肥机42台,植保无人机129台。

    四、以特色产业机械化为重点,推动全面高效发展

    (一)加大特色产业机械示范推广力度。将毛豆收获机、枝条粉碎机、农产品烘干设备、牧场杀菌除臭设备、果园作业平台等特色产业机械列入新型农机试验示范与推广目录,鼓励首台(套)先进农业机械和设施装备适应性试验示范。2019年,我市补贴购置新型农机补贴96台(套),补贴资金308万元。继续加快林特、花卉产业的耕作、节水灌溉、病虫害防治、食用菌生产以及茶叶采摘、修剪和名优茶加工制作等作业机械推广应用,新增茶叶修剪、采摘、加工机械工154台。

    (二)拓展特色产业农机项目建设。强化农机与农艺融合,结合区县(市)优势农作物区域布局,重点开展“茶叶智能化项目”、“艾草机械化加工项目”、“火龙果高效栽培与温湿度水肥管控研究应用项目”、“果实蔬菜后端加工自动化项目”、“基于农业物联网的果蔬引进运用项目”、“山茶油加工过程中的农机应用探索项目”、“湾底设施农业智能化控制系统项目”等农机特色产业科技创新与推广。

    五、以新型主体培育为载体,助力服务能力提升

    (一)创新培育新型主体。积极培育以股份制农机作业公司、区域性农机服务中心为代表的新型农机服务主体,新建2家农机作业公司、5家区域性农机服务中心、11个市级示范农机合作社,创建18家省级示范农机专业社,对6家农机合作社进行功能培育。大力推动农机服务业态创新,探索“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新型服务模式,余姚市田螺山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和象山县宁波连创农机作业服务有限公司,入选农业农村部70个“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典型案例。

    (二)切实抓好生产农机化服务工作。组织农机强农惠农政策宣传、农机具及零配件的组织供应、农机维修保养、新机具新技术培训、机力机具调度工作,统筹全市春耕备耕、双夏、秋收冬种、“防台抗灾”各季节性突发性农机化生产。全市共组织调度各类农机具25000多台(套),其中大中型拖拉机7000多台、机械栽植机械6500多台。有效保障农用机械安全高效运行,组建200多个巡回服务队,维修保养各类农业机械30000多台套。强化农机跨区作业的组织管理和信息发布引导,共发放了跨区作业证350本。

    (三)提升农机维修和农机操作技能水平。加强对农机维修行业事中事后监管。结合《农机合作社带头人培训大纲》,建立机插示范点、举办育插秧现场会、进入合作社集中授课讲解、发放宣传册等途径,举办各类培训班和现场会41期,培训人数近650人次。开展全市农机修理工和农机驾驶操作员职业技能竞赛工作。组织余姚和宁海两支代表队参加全国植保无人机飞行展示活动比赛。

    六、以安全生产监管为保障,强化农机安全发展

    扎实推进平安农机创建工作,江北区成功创建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区,海曙区章水镇成功创建省级平安农机示范镇。2019年全市辖区内共发生拖拉机道路交通责任事故10次,道路外农机死亡事故2起。

    (一)强化宣传教育。结合温岭“5.12”事故典型案例,第一时间通过农民信箱、手机短信、微信群等宣传工具警示教育拖拉机驾驶员。扎实开展全国第18个“安全生产月”活动,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4次,以安全生产咨询日为载体,以乡镇为单位,重点做好拖拉机驾驶员的安全轮训工作。

    (二)推进监理惠农服务。继续做好拖拉机报废补偿工作,2019年公告注销拖拉机1023台,报废拖拉机1505台。配合当地农险办、保险公司出台保险条款、保险方案、承保理赔要点,政策性农机保险全部纳入政策性农业综合保险范围。启动变型拖拉机提前报废等工作。

    (三)加强源头管理和联合执法。加强与公安、应急管理等部门联合执法行动,形成监管合力。2019年全市公安驻农机警务室共上路联合执法769天次,参加人数3161人次,检查拖拉机4409台,处罚1182次。在重要农时季节,各地公安驻农机警务室民警配合农机监理人员深入田间场院,开展农机安全生产巡查工作,确保农忙季节农机生产作业安全。

    (四)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抓好重要农时季节、重要会议、重大活动时期的农机安全生产监管工作,深入基层农机合作社、农机维修网点、矿山工地、事故多发路段、外省籍拖拉机聚集地,排查安全隐患。一年来共排查单位1412家,消除安全隐患369个。持续开展变型拖拉机专项整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