甬简082
数字化改革(第3期)
宁波市农业农村局 2021年4月7日
【本期目录】
▲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专题研究数字化改革工作
▲市农业农村局召开数字化改革工作推进会
▲我市组织收看全省农业农村系统数字化改革视频培训会
▲市农业农村局数字化改革工作专班赴杭州学习交流
▲江北开出全省首张“农村二维码收据”
▲镇海强化数字赋能为农产品插上“芯”翅膀
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专题研究数字化改革工作
3月30日,市农业农村局党组召开会议,专题研究数字化改革工作。局数字化改革工作专班向局党组汇报了近期工作进展和下步工作计划。
市农业农村局数字化改革工作专班成立后,及时拟订工作方案,细化具体任务,开展对接调研及意见征求等工作,取得实效。目前,已顺利完成《宁波市乡村振兴数字化改革工作方案》草拟和意见征求工作,有序开展“浙政钉”宁波市数字化改革工作平台涉农业务上线工作,逐步推动“领导小组+专班+业务组”工作模式步入正轨。下一步,专班将编制局重点任务和重点工作应用建设方案,优化完善平台数据,细化、分解、落实相关任务,确保各项任务保质保量完成。
会议传达了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彭佳学的有关讲话精神,并对局数字化改革工作专班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会议指出,一要提高站位、高度重视,把数字化改革作为当前重点工作来抓。二要明确职责、落实责任,领导小组、工作专班以及各业务组各尽其职。三要理清思路、突出重点,与省里做好工作对接的同时,体现自己的工作创新和工作特色。四要对标对表、挂图作战,推进数字化改革工作稳步实施。五要齐心协力、争先创优,形成横向互联、纵向贯通的联动体系,推动农业农村领域数字化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
市农业农村局召开数字化改革工作推进会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市数字化改革大会精神,部署推进我市农业农村领域数字化改革相关工作,3月27日,市农业农村局召开数字化改革工作推进会。市乡村振兴数字化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和局数字化改革工作专班成员、局属处站负责人参加会议。
会上,局数字化改革工作专班汇报了《宁波市乡村振兴数字化改革工作方案》、数字化改革总体推进情况、数字政府“乡村振兴”门户设计、任务拆解和相关指标设置要求。业务处室围绕数字化改革工作进行了交流,并提出近期工作计划。
会议指出,数字化改革是新发展阶段全面深化改革的总抓手,要从全局高度深刻把握数字化改革的重大意义,抓实抓好农业农村领域数字化改革各项工作;要根据省、市数字化改革工作部署,结合业务工作提出重点指标和任务,按指标体系、工作体系、政策体系和评价体系理清工作要点,全面实行挂图作战,形成任务清单和责任清单,按照时间节点统筹推进;要进一步细化局数字化改革工作专班和各业务工作组的责任分工,认真履行职责,加强与省市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深入分析研判数字化改革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提出相关工作推进方案,为我市农业农村领域数字化改革破好题、起好步、开好局,确保各项改革任务落地见效。
我市组织收看全省农业农村系统数字化改革视频培训会
3月30日,省农业农村厅召开全省农业农村系统数字化改革培训视频会,传达学习全省数字化改革大会精神,通报全省农业农村系统数字化改革工作方案及工作进展,并对低收入农户帮促数字化、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肥药两制”改革、渔船精密智控、“浙农码”应用、美丽乡村数字服务等6大核心业务应用进行了部署推进和业务培训。我市认真组织会议收看工作,全市农业农村系统数字化改革分管领导和相关业务处(科)室负责同志参加培训。
会议强调,要围绕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目标,紧扣农业农村部门重大任务和核心业务,根据数字政府乡村振兴集成应用和数字社会美丽乡村数字服务应用的要求,找准小切口推动系统建设。要通过低收入农户帮促小切口,实现推动低收入农户增收,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大牵引;通过规范农村财务管理小切口,实现激活农村集体“三资”,推动运作增值大牵引;通过规范渔船和船员管理小切口,实现遏制渔船重大事故,减少伤亡总量,确保渔业安全生产大牵引;通过“肥药两制”改革小切口,实现资源利用生态高效、产品优质安全、产业发展提质增效大牵引;通过绘制24节气游乡村地图小切口,发展乡村旅游,实现美丽乡村民富村强大牵引;通过涉农领域的乡村要素赋码小切口,实现乡村全领域全链条监管和一码通办。同时,谋划好一批数字化应用场景,加快推进农业农村领域数字化改革进程。
会议要求,省市县农业农村系统要一体化推进数字化改革六大核心系统建设,统筹现有资源,避免重复建设,强化先行先试,注重实战实效,打造数字化改革的“三农”品牌;要开展“揭榜挂帅”活动,围绕农业农村部门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粮食、生猪等重要农产品保供、农村集体“三资”盘活增值等重点工作,梳理出目标、项目、需求、问题清单,打造一批具有突破性、实效性和示范性的应用场景;要建立农业农村数据共享开放机制,加快数字技术与生产管理、流通营销、行业监管、公共服务、乡村治理等五大领域融合发展,培育壮大农业数字经济,打造数字乡村建设的浙江样板。
培训会结束后,市乡村振兴数字化改革工作领导小组要求全市农业农村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培训会精神,以“排头兵”姿态走在全省农业农村数字化改革前列。
市农业农村局数字化改革工作专班赴杭州学习交流
近期,市农业农村局数字化改革工作专班赴杭州市学习交流农业农村数字化改革工作。
杭州市农业农村局相关人员与我局专班同志进行座谈,介绍了创建全省数字乡村示范市的做法,演示了杭州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西湖龙井茶数字化管理等系统,并就农业农村数字化改革工作方向和难点等进行了深入交流。杭州市通过建立完善“市级抓统筹、县级建平台、乡镇优功能、村级重应用”四级联动机制,高标准推进数字赋能乡村产业发展、美丽乡村建设、行业监督管理、乡村“四治”融合,取得显著成效,临安、余杭、桐庐、西湖四县成为全国县域农业农村数字化发展水平百强县,全市数字乡村建设迈上了全面化、全域化发展轨道。
我局专班一行还现场观摩了淳安县大下姜村数字大脑综合平台、数字赋能科技养蜂等乡村振兴数字化应用场景先行示范点。
此次学习收获满满,不仅校准了视角,拓展了视野,接受了新理念,还使专班同志们进一步坚定了推进乡村振兴数字化改革的决心与信心。兄弟市县的好做法、好经验和好思路为继续优化我市乡村振兴数字化改革工作方案带来了新启发,为我市数字农业和数字乡村发展提供了新借鉴。
江北开出全省首张“农村二维码收据”
3月25日,江北区甬江街道外漕村出纳员在江北区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帮助下,开出全省首张“农村二维码收据”。这是江北区为进一步深化农村集体经济数字化改革的又一新举措。相较于传统的手工操作,二维码收据可有效降低农村财务工作出错率、缩减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近年来,江北区全力打造农村集体经济数字管理系统,构建起全领域、全周期、全生命的监管模式,推动农村集体资产盘活利用和集体经济发展。今年,在“一张图”监管农村集体资产资源基础上,系统增加了资金和财务版块,涵盖智能云图、风险预警和五码应用等功能。目前,通过该系统,江北区农村收据全部实现线上申请、审批,收据使用、报废和结存情况一目了然。系统还具备自动核销和智能预警功能,收据收入模块与“资产一张图”、合同管理及财务记账模块数据智能互通,各板块信息自动更新、全程关联,打破了数据壁垒。
镇海强化数字赋能为农产品插上“芯”翅膀
今年以来,镇海区把推进数字农业建设作为新时期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来抓,深入对接全省数字“三农”协同应用平台和宁波城市大脑,建立区级数字农业综合管理应用系统,立足水果番茄等优势主导产业,加大数字农业场景应用,打造了一批可看可学的数字农场示范样板。
一是推进生产标准数字化应用。引导经营主体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建立涵盖育种、种植等多个环节的标准化管理路径,将环境基准、生产技术标准以数字化形式植入管理系统进行科学分析,实现标准化种植,并建立和完善农产品溯源体系,提升农产品的生产效率与质量安全。今年该区结合南岚湾精品水果番茄园建设,以水果番茄为试点,建立本地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种植技术和质量标准体系,对区内4家水果番茄种植基地实行了数字化改造升级。
二是推进经营管理数字化应用。积极推动一批种植基地实施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升级,推广应用环境温湿度调控、植物生长感知、土壤肥力、病虫害监测、水肥一体化等智能设施装备,通过管理系统串联实现生产过程的可视化操作、智能化管理,有效降低人力成本,实现农产品增效。以庄市街道开心可可农庄为例,通过采用物联网技术对水果番茄生长的温度、光照、二氧化碳浓度等进行自动控制,实现劳动力成本、用水和肥料分别减少20%、10%和8%,效益增加20%以上。
三是推进农产品营销数字化应用。大力发展农村电商,以“互联网+”为载体,依托“镇蜜”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优势,打造“品牌+农户+网店”的新型电商模式,引导农户制定更灵活准确的销售策略。依托数字平台开展农民直播、品牌推荐和线上线下结合的农事节庆等活动,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促进农民增收。去年,该区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23.8%,其中开展“镇蜜”水果番茄直播带货专场5次,直接销售额超过200万元,亩均效益超1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