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标记:A
甬农函〔2020〕73号
市民革:
贵单位在市政协十五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推动农产品品牌建设 助力宁波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第138号提案)收悉。非常感谢对我市农业农村工作的关心支持,提案由市政府分管副市长牵头办理,经与市级相关部门协调研究并报市政府审定,现答复如下:
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当下,农业品牌建设已成为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的重要支撑点,成为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突破口,成为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助推器。近年来,我市以建设绿色都市农业强市为目标,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实施农业品牌振兴行动,按照“打造一个品牌、带活一个产业、富裕一方农民”的思路,优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提品位,大力发展农业主导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农业品牌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全市农业品牌体系初步形成,品牌影响力明显提升,品牌附加值显著提高。全市有目前农产品商标2.1万件,市级以上名牌农产品360个,“三品一标”农产品总数达到1789个,“三品一标”产地面积204.63万亩,主要食用农产品中三品比率达到59.62%。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26个,居全省第一。品牌农产品种类基本覆盖了农林牧渔各产业。涌现出半岛味道、宁海珍鲜、慈农优选、江北农好、四明山珍等一批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余姚榨菜、慈溪杨梅、鄞州雪菜、奉化水蜜桃、象山红美人柑橘、浙东白鹅、宁海白枇杷等一批宁波特色农产品的知名度不断扩大,美誉度不断提升。
尽管我市近年我市农业品牌建设发展较快,但总体上品牌创建仍然较散、经营主体规模偏小、品牌影响力较弱、推介手段还比较少,缺乏在全国有知名度的强势品牌。下步我市将围绕《高质量推进“4566”乡村产业振兴行动方案》的目标,大力发展农业主导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深入实施农业品牌体系建设“11122”工程,促进农业品牌建设上一个台阶。针对提案提出的问题及建议,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完善品牌体系,增强品牌凝聚力。加强品牌顶层设计,初步确定了宁波农业品牌体系建设“11122”工程,即打造1个市域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10个特色农产品产业区域公用品牌,10个县域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200个知名企业品牌,2000个绿色优质农产品主体品牌。品牌振兴行动已经列入我市《高质量推进“4566”乡村产业振兴行动方案》中,下步还将在《宁波市农业农村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宁波市“4566”乡村产业振兴行动“十四五”规划》中,将品牌农业作为重要内容进行细化规划。去年我们启动了宁波市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委托专业品牌策划管理公司进行市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规划设计,目前整体方案已初步完成。同步开展了网上征集品牌名称和口号,共征集各类品牌名称口号1200余个,即将组织专家进行评选,在综合专业品牌策划管理公司和网上征集基础上,确定我市的市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并计划在今年下半年完成市级区域公用品牌的发布。同时在市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基础上,加强农产品地理标志、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管理和农业品牌保护,完善区域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新三品”体系。
二、构建营销体系,增强品牌影响力。一是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商,疫情期间我局推出的“甬农鲜”线上农产品电商平台已有了一定的基础,下步将以宁波甬农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为主开展市场化运作,加强对区域公用品牌的商标注册保护,规范品牌标准,健全运作机制,统一标牌、标识、包装物,按照“互联网+社区+基地”的模式,建立“1+10+N”营销平台体系,扶持10个区县(市)特色农产品营销平台以及N家主体自建营销平台,力争农产品电商年销售额86亿元以上。二是加强线下展示展销。充分利用农业展会、产销对接会、产品发布会等营销促销平台,精准推介、精准对接,大力开展农业品牌“进市场、进超市、进社区、进饭店、进食堂、进餐桌”活动。三是支持开拓境外市场。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建设境外农业展示展销中心,搭建国际农产品贸易合作平台。继续支持企业参加各类境外展会,对列入年度展会计划的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境外展展位费予以全额补贴。
三、强化宣传示范,增强品牌渗透力。一是加强与媒体的合作,开展有文、有图、有声、有影、有互动的品牌农业宣传。在市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创建中,计划下半年举办宁波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发布会。在品牌推进各阶段,计划与甬派、宁波日报等媒体合作,开展集中开展宣传推介,营销良好氛围。二是开展评选推荐。计划开展宁波十大农业品牌评选,加大的品牌的以奖代补力度,申报创建“品字标浙江农产”。推进农家特色小吃标准化建设,组织推荐十大农家特色小吃。在下半年将组织开展全市乡村旅游伴手礼大赛,并对获奖伴手礼及其生产单位进行品牌使用授权和媒体宣传推广。三是注重典型示范。推选一批农业品牌,树立一批市场主体,总结一批典型经验,以品牌建设引领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组织开展全国农村创新创业优秀带头人、特色产品及能工巧匠的评选推荐等,加快培育一批农创客、青创客、大学生创业典型和返乡人员创业典范,挖掘一批“土字号”、“乡字号”特色产品,提高品牌经营管理水平,计划培育农创客230名。
四、严把质量安全,增强品牌硬实力。继续坚持市场导向,把“产得绿色生态、吃得安全健康”作为品牌塑造的核心,实现品质品牌“双提升”。一是严把农产品质量安全。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示范创建,广泛应用种养结合等绿色种养技术,推广生态循环、环境友好、节本增效生产方式。巩固提升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市创建成效,推进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加强农安信用体系建设,组建新一届农产品质量安全专家委员会。整合设立12个乡镇或区域农产品监管检测站点,进行标准化建设,推广应用农产品追溯监管平台,构建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监管体系,确保农产品例行监测总体合格率98%以上。二是提升农产品加工水平。加快构建农产品冷链物流配套体系。加大农业生产、加工、冷链物流等设施项目投入力度。创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和产业联盟,今年计划新增市级农业龙头企业10家,总数达到300家以上。三是加大科技创新。完善“一个主导产业、一个技术团队、一个产业项目、一批示范基地”的技术创新推广机制,加快农业科研成果转化应用。实施“泛3315计划”,加快引进现代农业发展紧缺急需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和团队。实施一批市级农业科技计划项目,开展一批冷链保鲜等核心技术联合攻关,引导、鼓励更多农业企业积极申报国家项目,今年计划实施农产品生产加工科技项目32个。充分发挥宁波种业的优势,使宁波的种子覆盖全国,成为宁波农业品牌的一张金名片。
宁波市农业农村局
2020年9月3日
(联系人:童建松 联系电话:89184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