甬简082
深化“三服务”“三联三送三落实”活动专刊
宁波市农业农村局 2020年3月27日
【本期目录】
▲“三联三送三落实”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工作例会明确下步工作重点
▲慈溪崇寿“上下内外”联动助力农产品销售
▲慈溪龙山确保畜禽产品“菜篮子”供应
▲宁海“镇银联动”助力种养殖户复工复产
▲象山县打通蛏子购销梗阻解决养殖户燃眉之急
“三联三送三落实”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工作例会明确下步工作重点
3月25日上午,“三联三送三落实”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工作例会,活动办全体成员,防控办、局办公室部分成员参加会议,卞银江副局长主持会议。
会议就上阶段活动开展情况进行了回顾总结,截至目前市本级各服务队累计服务村镇89次,服务基地95次,服务企业302次,访问农户105户(困难户34户),收集问题355个,解决308个。并对活动推进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和针对性的细化部署。
最后,会议对下阶段工作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思想认识要再提升,正确认识活动与业务工作的关系,把活动作为平台和载体,让干部职工都用心用情用力地参与其中,让活动与工作双融合双促进。二是“三方面”要下功夫,在开展重点工作上下功夫,在解决问题上下功夫,在向基层干部学习上下功夫。三是活动策划要细琢磨,集思广益汲取智慧,紧密结合“三农”工作进行量身打造,形成统分结合的活动特色,活动办要给出“统”的活动方案,在每个阶段节点进行要点提示,各服务队要有“分”的活动计划,突显队伍风格。
慈溪崇寿“上下内外”联动助力农产品销售
针对疫情期间农产品滞销现象,慈溪市崇寿镇通过“线上+线下”“外拓+内销”多方联动助力农户解决销售难问题。线上通过时下流行的“抖音”视频、微信、微博平台“吃播”、直播等形式,扩大宣传效应,让传统农产品“亮出来”“活起来”,并开设宜众网上商城,配备专人指导农户,试水销售麦冬、汤圆等产品;线下通过网格员、农业服务专员上报,各村及时统计农产品销售需求,并与本地农贸市场、超市对接,统一上门收购,优先保障销售。对内充分发挥镇农合联作用,通过当地的慈溪迎隆食品有限公司、中邦果蔬收购点等,收购农户西兰花、大豆等农产品,对口进行销售;对外通过镇域内规模较大的益大禽业、阿宝菜篮子等农业企业进行加工包装后销售至省内外。截至目前,崇寿镇“抖音”拍摄农产品小视频7条,点击率达上万人次,通过本地收购点收购农产品2700吨。
慈溪龙山确保畜禽产品“菜篮子”供应
作为慈溪主要的畜禽产品供应地,龙山镇主动深化“三联三送三落实”活动,从疫情防控、政策服务、运输畅通等方面入手,确保畜禽产品“菜篮子”持续稳定供应。
据了解,龙山镇目前共有畜禽企业15家,其中3家是市级“菜篮子”工程。疫情防控期间,龙山镇农合联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安排专人深入养殖企业进行现场指导。一方面,为养殖企业传达防控文件精神和相关补助政策,送去防护物资,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另一方面,养殖企业作为生活物资保障类企业,工作人员协助、鼓励企业发挥连续作战精神,为“菜篮子”供应保驾护航。“疫情防控期间,不少道路处于封闭状态,这就意味着省外的饲料运不进来,本地的畜禽产品也运不出去。”为了帮助养殖企业及时解决困难,农合联负责人第一时间向上级部门汇报,同时排摸可通行的交通渠道,沟通联系相关部门,通过多方协调为养殖企业开设“绿色通道”,确保企业物资和畜禽产品运输畅通。
除此之外 ,养殖企业还采取了全封闭管理,并结合此前的非洲猪瘟防控、禽流感防控经验,率先对生活区和生产区采取消毒措施。同时,加强对畜禽产品出栏、检疫等环节的把关把控。对于企业的求助,龙山镇农合联工作人员第一时间通过电话、视频方式,安全、高效的为养殖企业解决问题,安排动物协检员第一时间到场,为生猪出栏打通“绿色通道”,保障市场供应,满足市民需求。目前,辖区内畜禽场均实现了督查全覆盖,并建立了一套疫情防控预警、预案机制,一旦发现苗头性问题和隐患,可及时整改和修正到位。
宁海“镇银联动”助力种养殖户复工复产
为解决种养殖户在疫情期间遇到的资金难问题,助推金融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宁海县长街镇与宁波银行宁海支行签订了《普惠金融战略合作协议》,在全镇范围内开展支农惠农战略合作,帮扶当地种养殖户应对疫情影响,解决资金周转问题,有序复工复产。开启战略合作后,宁波银行宁海支行将单列专项额度2亿元助农贷款,只要符合授信条件的长街镇在籍人员,均可凭借个人信用获得信用贷款额度等各类金融服务,以减轻种养殖户对资金需求的压力,做到普惠金融,送货上门。下一步,双方还将围绕落实协议各项内容展开具体合作,同时借助金融带动作用,助推长街农业发展,进一步激发发展普惠金融、推进地方经济的新动力。
象山县打通蛏子购销梗阻解决养殖户燃眉之急
受疫情影响,象山县蛏子价格大幅缩水,全县近200万公斤蛏子存塘待销,且对新一季的蛏苗播种带来影响,导致养殖周期严重滞后。象山县水利和渔业局在下乡服务过程中获悉情况后,积极回应养殖户诉求,迅速研究对策,帮助打通蛏子购销梗阻。一是提供政策强扶持。制定出台购销补助办法,对在疫情防控应急响应期间收购梭子蟹、贝类等水产品数量50吨(含)以上的收购主体,给予每家不高于5万元奖励,并发布水产品收购补助申领指南。二是产销对接拓销路。发动青年团员拍摄广告短片,借助抖音、学习强国、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发布销售信息,拉动县内销售。同时积极与象山半岛味道、杭州拾鲜码头等电商平台对接,畅通外部销路。截至目前,累计销售压塘蛏子100余万斤,受惠养殖户110余家。蛏子销售基本恢复正常,日均15-25万斤销往外地市场。三是提前谋划促发展。派遣服务指导组深入养殖企业、养殖塘进行技术指导,提前部署养殖塘清淤、消毒工作,加强育苗厂饲养管理、贝类苗种检测以及病害防治,确保蛏苗春季按时投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