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报信息
  • 文字:
    保护视力色:
    宁波农业农村信息2020年第37期
  • 阅读:
  • 时间:2020-04-27 15:39
  • 来源:宁波市农业农村局
  • 作者:

  • 甬简082

    深化“三服务”“三联三送三落实”活动专刊

       宁波市农业农村局                                                                           2020年4月22日

    【本期目录】

    ▲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刘嫔珺来甬调研美丽乡村

    ▲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唐冬寿来甬督查指导生猪增产保供工作

    ▲市农业农村局开设“空中学堂”提升干部服务“三农”本领

    ▲市农业机械化服务总站助力四明山樱花产业发展

    ▲慈溪农业生产按下“快进键”

    ▲宁海梅林果农网上提前“锁定”客户

    ▲象山县深化“三联三送三落实”活动 服务“三农”气象新

    ▲象山县整合资源共建海上安全与搜救机制

    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刘嫔珺来甬调研美丽乡村

    4月17日,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刘嫔珺带队来宁波调研美丽乡村。省农业农村厅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处处长邵晨曲、四级调研员孔朝阳,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王才平,象山县副县长穆锦斌、吴志辉等参加。

    刘嫔珺先后来到象山县墙头镇溪里方村、方家岙村,茅洋乡镇域农村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中心(太阳能阳光房处理模式)、茅洋乡溪东村等开展实地调研,详细了解象山县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历史文化(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美丽乡村示范创建等情况。

    刘嫔珺对我市美丽乡村建设所取得的成绩表示肯定并指出,美丽乡村建设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体现乡土味道,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让群众更有幸福感;要突出“乡村经营”理念,把美丽环境变成美丽经济,实现乡村美与百姓富有机统一,尤其要做好景区村庄疫情防控与吸引游客“两手抓两不误”工作,确保农民持续增收;要做好农村垃圾分类投放引导工作,帮助居民养成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规范生活垃圾末端处置工作,结合当地农村实际,探索生活垃圾再利用的新道路。

    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唐冬寿来甬督查指导生猪增产保供工作

    4月15-16日,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唐冬寿一行到宁波督查指导生猪增产保供工作,检查我市生猪增产保供进展,特别是新建万头以上猪场建设情况,进一步掌握当前新建场建设、空栏场复养和现有场挖潜上存在的具体困难和问题,指导宁波推进抓好生猪增产保供。

    15日下午,省督查组在宁波市农业农村局会议室听取宁波市局及奉化区、余姚市、慈溪市、宁海县、象山县等关于全市及有关区县(市)推进生猪增产保供情况汇报,市政府副市长卞吉安、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李强、副局长茅黎泓、各区县(市)农业农村局局长等参加会议。

    唐冬寿对我市的工作和有关区县(市)工作情况予以肯定,提出了五点要求,一要坚持问题导向,严防生猪生产持续滑坡;二要坚持目标导向,紧盯考核任务不松劲;三要坚持要素导向,保障实现路径畅通;四要坚持责任导向,确保完成生猪增产保供硬任务;五要坚持安全导向,严防非洲猪瘟疫情。强调要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关于生猪增产保供的决策部署,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确保实现省下达的生猪出栏、存栏和自给率70%的目标任务。

    唐冬寿一行还实地检查了新希望六和公司在奉化区莼湖的10万头新建标杆规模猪场项目;慈溪市金辉农业公司、慈溪市创源种猪有限公司的新建万头以上猪场项目,慈溪市施叶生猪养殖场复养项目;余姚市群波生猪养殖场新建万头猪场项目,余姚临山临南畜禽养殖场复养项目、余姚康地畜禽养殖公司复养项目。

    市农业农村局开设“空中学堂”提升干部服务“三农”本领

    为提升干部服务“三农”本领,市农业农村局开设“空中学堂”,让党员干部随时随地进行掌上“指尖党课”学习,实现从面上“集中学”向点上“经常学”的转变,形成“轻松自主学习、实时互动交流”的良好学习氛围。

    空中学堂拟开设四个栏目:一是周记阅览,主要推送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每周夜学夜读动态、局党员干部学习心得体会以及一些经典文章等;二是四季物语,根据农业季节特点,推送局干部在春华秋实实践中好的调研报告、好的工作做法、好的见闻文章等;三是稻花源记,推送全市各地实现乡村振兴过程中的田园美景,以及在战天斗地中呈现的可歌可泣的人物故事;四是庄稼医院,记录“三联三送三落实”服务队深入基层调研中的片段,以及农技专家空中坐诊、田头会诊,开展农技指导服务。

    市农业机械化服务总站助力四明山樱花产业发展

    针对传统热风烘干设备一次烘干需要十几个小时,不仅烘干效率低,而且烘出来的干花容易褪色、质量较差的问题,市农业机械化服务总站根据农机补贴相关政策,把真空微波烘干设备列入2019年宁波市新型农机示范推广项目品目,市、区两级补贴达60%左右,大大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今年,宁波四明山樱花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新购置安装两台真空微波烘干设备,该设备将樱花烘干时间从以往需要十几个小时缩短到两个小时,且烘干的樱花质量也明显改善,真正解决了干樱花加工的效率和质量问题;预计今年可烘干樱花10000KG左右,产值100万元以上,为每位摘花农民增收5000元以上。烘干设备的升级和安装,不仅解决了干樱花加工的效率以及质量问题,还极大提升了杖锡干樱花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同时也将推动杖锡樱花进一步转型升级,切实提高樱花农户收入。

    慈溪农业生产按下“快进键”

    在持续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慈溪市按下农业生产“快进键”,大抓、善抓、敢抓春季农业生产和春耕管理。一是送出保险“大礼包”,降低生产风险。由财政全额补贴,创新推出惠民型临时政策性叶菜类蔬菜价格指数保险,全力降低农户生产风险。至3月底,已承保39户、面积1792亩,赔付金额达161余万元。二是降下人才“及时雨”,解决技术难题。聚焦主导产业,分类开设针对性强的“菜单式”农民培训课程,提升职业农民素质。利用云上智农APP开展春备耕培训,疫情期间本土专家在线解答技术难题700余次。目前,全市已累计培训高素质农民2092人、投入培育补助和奖励497万元。三是亮出服务“精细活”,帮助纾忧解困。党员干部俯身生产一线,深入开展“三百”活动,快速响应基层诉求,为一家家农业经营主体解决难题、一个个项目复工复产提供优质服务。迄今,全市已种下春种作物约12万亩,完成近8万亩瓜类育苗,基本完成春播计划。  (慈溪市农业农村局)

    宁海梅林果农网上提前“锁定”客户

    近日,宁海县梅林街道梅北村的樱桃树刚谢了花结出青青的果实,但与往年不同的是,这里的果农已在忙着卖“果”啦。原来,他们正式在“蜗牛游世界”、微拍等多个公益平台上发布了樱桃树认领信息,很快刷屏网络,短短一天时间,就被“认领”了220棵樱桃树。

    “299元,挑选一棵属于你的樱桃树,锁定树上6斤樱桃果,待五月樱桃满枝,等你来解锁!”这则认领信息,收获了市民网友的关注。网友曹湘雅在“蜗牛游世界”拍下了一棵樱桃树,她可以选择自己来采摘这6斤樱桃果,也可由农户采摘好送上门,她的手机短信还收到了一张价值50元的樱桃园采摘观光电子票。“今天,我和孩子还能通过微信视频看到我们认领的那棵樱桃树,这种体验非常有意思。”

    线上“认养”果树是梅北村果农抢市场、锁定客户的一个新方式。据悉,梅北村是宁海县经济薄弱村,几年前,政府为给小村“造血”,从浙大农科院引进皮薄、味甜、营养价值高的新品樱桃,帮助小村建起了80亩樱桃园。依托樱桃,小村走上了一条集采摘、卖果、旅游于一体的生态休闲游路子,这3500棵樱桃树便成了村集体经济的主要收入来源,每年带来40万元左右的收益。

    除了网上认养果树,他们还主动出击,梅林街道和果农们共同组成了一支“卖果小分队”。近日,卖果小分队带着这卖“期果”的方案,敲开了东方日升公司的大门,公司员工们很快拍下100棵樱桃树。据果农们预计,卖“期果”可以消化今年一半左右的产量。    (宁海县农业农村局)

    象山县深化“三联三送三落实”活动服务“三农”气象新

    “同样是种土豆,泗洲头的农户一亩产量都是三五千斤,我只有一千斤左右,麻烦你们帮我看看是什么原因?”近日,高塘岛乡七七呱果蔬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施立新,趁着县农业农村局“三联三送三落实”服务队下海岛,迫不及待地请教上门服务的专家。

    县农技推广中心主任李方勇走进大棚,分开土豆青秧、扒开根部土壤,仔细查看土豆长势和土质情况,询问近年来大棚的施肥情况,很快找出了作物低产的症结所在。“你这个大棚的土壤已经板结,也有盐渍化倾向,这茬土豆采收后要闷棚消毒,抓紧改良土壤,不要再施含氯的有机肥了。”李方勇说,高塘岛很多都是海塘围垦的盐碱地,用土壤改良剂或者大量沼液处理后,产量肯定会比这茬高。

    “三联三送三落实”,就是联村、联企、联农户,送政策、送技术、送帮扶,落实防疫任务、落实生产任务、落实发展任务。为助力打赢“三农”领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全力抓好农业生产保供和农民持续增收,推动农村同步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2月下旬开始,县农业农村局组织100名技术专家和年轻农技干部、成立了由局领导带队的18支服务队,分赴18个镇乡(街道)开展“百名干部联百村(企)、百名干部联百户、三联三送三落实”活动。

    养殖户受疫情影响禽蛋存在积压风险,县畜牧部门通过各种渠道帮助销售滞销家禽8万余羽、禽蛋220吨;春茶开采采茶工短缺,局里的青年干部变身“采茶工”,帮助高墩洋茶农解决燃眉之急;今年新成立的天歌鹅业需要帮扶,农业农村线的党员志愿服务队先后开展绿化植树、参与基地建设,让养殖户尽快投产见效。他们人在哪里,就把党和政府的春风带到哪里。今年,水稻复种50亩(含)以上的种粮大户,政府补贴由每亩100元提高到了每亩120元;3月份种植速生叶菜5亩(含)以上的菜农或生产主体,县财政不仅每亩补助400元,还代缴了95%的价格保险……农户吃下了“定心丸”,春花作物攒足劲地拔节吐穗。

    按照要求,县农业农村局的每支服务队分别联系1-2个村、5-6家企业(基地)、5-6户低收入农户,在接地气、察民情、解民忧上下功夫,切实把政策、技术和服务传送到基层、传递给群众,全力解决农业生产最需要、农村发展最迫切、农民群众最关心的突出问题,全力把农业基础打得更牢、把“三农”领域短板补得更实。

    截至目前,该局18支服务队已累计走访1636人次,下村服务85次、入企服务151次、下沉基地219次,收集各类问题203件,有效解决193件。   (象山县农业农村局)

    象山县整合资源共建海上安全与搜救机制

    为有效建立“统一指挥、快速响应、协调有序、高效运转”的应急救援机制,充实海上救援力量,全面提高象山县海上应急救援能力,象山县水利和渔业局联合象山海事处积极探索,整合资源,共建包括涉海应急处置联动、联合执法和事故调查处置、安全警示教育、海上安全与搜救会商合作、商渔安全信息传递互通在内的海上安全与搜救五项机制,实现了海上执法由“单兵作战”向“联合监管”转变。

    近日,双方签约海上安全与搜救全面合作备忘录,就充分整合和发挥双方海上安全与搜救资源、共同遏制海上商渔事故发生、及时有效开展海上救助和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等内容进行充分协商,约定当水域发生较大及以上等级涉海涉渔险情和事故时,要在接报后第一时间互通信息,相互配合做好有关船舶及船员的基础信息查询。同时,针对渔船险情、运输类船舶险情、商渔船碰撞事故等,双方进一步明确了救援力量配置和分工,统筹部署应急力量,充分发挥商船、渔船和社会志愿者等社会力量的作用,组建跨部门、多专业的水上搜救队伍,增强搜救应急处置效率。   (象山县水利和渔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