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公开 简报期刊 简报信息
  • 简报信息
  • 文字:
    保护视力色:
    宁波农业农村信息2020年第80期
  • 阅读:
  • 时间:2020-11-20 17:39
  • 来源:宁波市农业农村局
  • 作者:
  • 甬简082

    闲置农房激活利用暨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工作专刊(第3期)

    宁波市农业农村局                                                                      2020年11月20日

    【本期目录】

    ▲象山县鹤浦镇试水“三权分置”实现“三方共赢”

    ▲鄞州区横溪镇践行“两山”理念发展农文化和旅游产业

    ▲奉化区大堰镇谢界山村激活闲置资源打造诗意乡村

    象山县鹤浦镇试水“三权分置”实现“三方共赢”

    鹤浦镇地处象山最南端,由宁波市第一大岛——南田岛及周围40个岛礁组成,辖区面积约10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5万人。2018年4月我镇小百丈村颁发了全省首本宅基地“三权分置”不动产权证,闲置资源不断激活,乡村产业发展提速,海岛农村“两多两慢”现象得到了有效解决。两年来,全镇盘活利用闲置农房、宅基地5500平方米,引进文旅项目投资12个、总投资2.25亿元,引进新乡贤、新农人36人。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以“小百丈模式”为突破,率先开展“三权分置”。小百丈村作为海防历史遗迹古村,全村共435户,村民主要以务农为主。2017年,小百丈村集体经济收入不到10万元。“三权分置”的出现,成功使小百丈村摘帽增收,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50万元。一是大胆实践,引凤落户。在招引文旅团队过程中,投资方对权属、年限等保障问题存在顾虑,造成项目难落地,为解决这一问题,在县主要领导和相关部门统筹协调下,联动促成三权分置不动产权登记证发放,让农村土地产权归属清晰、权能完整、流转顺畅,即村集体拥有所有权、农户拥有资格权、安可文旅拥有20年使用权,自此,安可项目成功落户,共租用村民闲置农房15处约1500平方米,租用橘园近6300平方米。自2019年5月安可橘宿正式营业以来,全年入住率保持50%以上,现已申报金宿级民宿。二是项目带动,强村富民。通过农房和土地出租,参与村民平均每户能获得1.5万元左右的年租金收入,待20年租赁期满后,总计可为小百丈村民带来约225万元的总收入。另外,小百丈村通过流转集体农房20间,以同样的价格出租给安可团队,目前小百丈村集体已一次性拿到5年租金10余万元,20年租期可为村集体增收40余万元。另外,小百丈村每年还可获得安可文旅3%的收益。三是多方合力,共建新村。为进一步提升小百丈村的村容村貌、接待能力以及活动场所,干部、群众、投资商三方共商共议共落实,到去年年底,马筋酒坊、张苍水铸炮所等千年历史遗迹完成修复,交付安可文旅承包运营。旅游服务中心建成即将投入运营,村废弃茶厂和100亩茶园重新发包。小百丈先后获评省市美丽宜居示范村和3A级景区村。看到小百丈村喝上了“三权分置”改革“头口水”,邻近的大沙村和双下湾村也开始参与到改革的队伍中。

    二、以“大沙模式”为引领,着力盘活闲置资产。大沙村拥有全镇最优质的旅游资源——大沙沙滩,2015年,全村200户农户,闲置农房却有近百处,村集体经济收入不到20万元。为此,镇村干部借力乡村旅游蓬勃发展的机遇,盘活闲置农房,唤醒旅游资源。通过近5年的努力,闲置农房自建和流转翻新超过70处,户均收益超过20万元,村集体经济突破百万。一是基础设施景观化提升。2016年底,总长5公里的小百丈至大沙公路提升工程完工并通车,解决了往返大沙村交通不便的难题。随着景观墙、岩壁石刻、休憩平台等8处公路景观节点的完工,沿线村容村貌也得到了美化,为盘活资源、强村富民打下坚实基础。随着2017年省级美丽示范公路现场会的举办,以“一路向海、寻梦大沙”为主题口号的大沙旅游路线获评市级美丽乡村风景线,大沙村知名度迅速攀升。二是社会资本带动合建。鼓励村民通过自建或流转的方式,招引新乡贤、新农人合建民宿。截至目前,有证民宿31家,床位800张。在批在建民宿20家,流转占比70%。村内游客接待中心、作家创作基地、沙滩休闲中心正式对外开放,年接待游客量突破10万人。“民宿、民食、民游”聚集区格局已初步形成。三是串点成线全面铺开。在大沙村闲置农房点状开发的基础上,为进一步盘活集体山海资源,积极招引一批综合文旅项目。浙旅投、县旅投“爱琴丽旎”酒店综合体、“海人部落”等项目已成功落户,预计年内相继开工。建成后,大沙村将成为集“海洋文化、乡村旅游、商务会议、休闲度假”为一体的海岛旅游特色村。

    三、以“双下湾模式”为探索,统筹谋划整村打造。双下湾村属传统渔业村,具有浓厚的东海渔村特色,也是我镇典型的薄弱村、空壳村。2019年以来,我镇积极谋划进行整村打造,为村庄发展寻求新路径。一是广泛发动、统一流转。为了改变这一现状,结合村庄实际,对小百丈村“三权分置”的做法进行了改良,经镇村干部的不断努力,通过一次次走村入户,化解疑虑,凝聚共识。截至目前,共预收储近200亩养殖塘,58处农户闲置房屋(下湾自然村共67户,另外9户自建融合),为统一开发奠定基础。二是明确定位、统一谋划。积极打造“比翼双湾”渔文化主题特色村,整村划分为“湾里客、湾里海、湾里渔、湾里乐、湾里居”等五大功能区块,匹配对应游客综合服务中心、海涂海岸风景带、渔田运动娱乐区、渔民生活体验区以及渔宿休闲度假区等基础设施,提升整体开发效益。三是多方协同、统一推进。依托海防炮台遗址、旅游码头、海滩滩涂等优势资源,统筹推进集“海防故事、捕鱼渔事、休闲乡创、民宿度假”一站式的体验模式,进一步提升游客在乡村旅游中的获得感。另外,总长4.6公里的双下湾至大沙公路将于2021年年底建成通车。届时,鹤浦东岸风景线将全面呈现。

    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发挥“三权分置”带来的改革红利,按照“做精一环、扮靓一线、提升整岛”的总体思路,利用“一环四村”6km2区域资源,积极争创市级旅游特色小镇,通过美丽乡村的建设,实现美丽经济的发展,打造“海韵南田、离岛慢城”海岛乡村旅游目的地。

    鄞州区横溪镇践行“两山”理念发展农文旅产业

    近年来横溪镇深入践行“两山”理念,把农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作为经济社会转型的重要抓手,以闲置农房利用为契机,有效破解现有土地资源瓶颈,累计利用闲置农房100余幢,涉及土地面积近300亩,荣获国家3A级景区镇、浙江省美丽乡村示范镇、宁波市乡村全域旅游示范镇等荣誉称号。

    一、以闲置茶厂为轴心,打造农旅产业核心阵地

    以背靠千亩茶山,面向横溪水库的一处1000余平米的原村集体废旧茶厂为切入点,激活闲置村集体资产,打造成为集农旅、党建、非遗展示等为一体的横溪农创园。一方面,通过线上线下联动,引入电商运营平台,建立共享农旅直播室等方式,着力推广“太白滴翠”、“横溪味道”等农特产品品牌,成功创建为浙江省农业特色强镇。另一方面,搭建青年创客合作平台,发挥优秀返乡“青创客”引领作用,成功推动休闲农业、民宿产业、以及康养、文创、户外运动等特色产业项目落地。截至目前,全镇已盘活闲置农田资源240亩,改造破旧茶厂、农业设施用房等5000余平方米,成功发展1家省级青创农场,10家农业合作社、6家新型农业主体、4家农业企业等“农创客”群体,助力农旅产业升级发展。

    二、以民宿产业为抓手,让闲置资源焕发生机

    让闲置农房“活起来”的前提是产业必须 “火起来”。为此,横溪镇以民宿产业为切入点,一方面因地制宜出台民宿农家乐奖励办法,鼓励利用村庄闲置农房资源进行民宿、农家乐产业经营。成立民宿产业服务专班,利用“周二夜学”、 “村民说事”等平台,组织专家及村民对闲置农房运营进行专题研讨,对民宿规划设计审批、工程施工验收、产业运营等“一对一”上门服务。另一方面,通过对废旧校舍、厂房以及个人农房进行改造提升,全镇民宿产业投资已超亿元,年营业额1000余万元,近3年全镇新建民宿数量增幅均超过100%。其中已建成运营精品民宿10余家,获评市五叶级特色客栈、浙江省银宿等称号。目前正在以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周夹村为重点,结合艺术振兴乡村,对数千平方米闲置农房资源进行统一整合并规划,打造民宿产业集聚区。

    三、以传统文化为核心,坚持保护与利用并重

    围绕横溪镇“浙江首个宗氏文旅风情小镇”的定位,将闲置农房盘活与传统文化传承、传统古村落保护利用相结合,充分挖掘村落历史文化内涵。比如宁波市历史文化名村的上街村,依托王家大屋古建筑及国家级非遗项目朱金漆木雕,将废旧集体厂房改造为横溪镇非遗博物馆,积极谋划对周边闲置厂房、农房进行统一流转改造,打造文创产业基地。比如梅山村充分挖掘俞山古村宗氏文化内涵,将废弃的村办公室打造为梅山村乡贤馆,成为乡贤协作、反哺家乡的主阵地。金峨村围绕新四军朱镜我烈士故居,对周边4户农房进行流转,建设朱镜我烈士红色纪念馆,打造红色旅游新高地。

    四、以整体迁建为契机,充分挖掘闲置农房潜力

    横溪镇大梅山区域共有7个行政村、29个自然村,宅基地面积780余亩,旧房建筑面积25万余平方米。目前梅岭山区近3/4房屋闲置,成为“人房分离”比重较高的“空心村”。为充分激发大梅山区域闲置农房活力,横溪镇于2012年正式启动梅岭异地迁建工程,通过一期近600套安置房建设,成功盘活村庄闲置农房资源约9万平方米。在对闲置农房进行系统梳理后,结合鄞州区编制的《大梅山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对于部分点状资源,先后引进总投资8000余万元的民宿综合体项目,对于部分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片状资源,正在积极对接大型企业进行整村开发利用,通过市场运作实现多方共赢。

    奉化区大堰镇谢界山村激活闲置资源 打造诗意乡村

    谢界山村是宁波市历史文化名村,地处奉化区溪口镇和大堰镇交界处, 村庄依山傍水,古色古香,生态环境十分优美。谢界山村是典型的山区村、空心村,全村户籍人口767人,常住人口只有146人,农房空置率达60%以上。近年来,谢界山村积极探索通过闲置宅基地激活利用带动乡村产业发展、农民增收致富、村级活力提升的有效路径,初步实现人流、物流、资金流“上山下乡”。截至目前,全村已激活闲置农房5300平方米,2019年村集体收入71.58万元、其中经营性收入12.68万元。

    一、提升颜值,把美丽乡村底色亮出来

    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完善基础设施,美化村容村貌,做足山水文章,推动村庄人居环境整体提升。一是明确村庄定位。编制《宁波市奉化区谢界山村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明确村庄定位为以民宿为特色,集精品农业、特色休闲和原乡创客于一体的会员式的特色民宿聚落、终端化的农林品牌孵化站、原乡味的乡村旅游创客家园。二是扮靓人居环境。借助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重点实施拆危拆厕、立面改造、美化绿化等整治提升行动,推进治水治污、公厕改造、垃圾分类等关键小事,打造“诗意谢界山”入口节点,进一步提升自然生态景观。大力实施梳理式改造,一期启动富竹畈自然村地块,涉及农户18户,完成3亩拆旧签约,建新24套套房,改善老百姓居住环境,向宜居宜游目标迈进。三是提升文化内涵。依托历史文化名村进行古建筑修缮保护,将大会堂建成党建学习阵地、清廉村居教育基地、酒产业体验区、博士工作站、乡村书吧、游客集散中心等多功能使用区,传承具有本土特色的山居文化、红色文化和农耕文化。挖掘历史文化名人谢灵运故事,打造了灵运壁,灵运古道,灵运泉,谢灵运雕像,谢灵运田园山水诗,提出口号“诗意谢界山村终于等到您”。另外又计划引进浙江省首家“稻草人乡村艺术馆”进行展示,周边种上四季花草,使谢界山村能留住乡愁,留住客人,留下记忆。

    二、摸清家底,把闲置房屋供需网络建起来

    坚持以保护农房户主合法权益,提高农民财产性收入和村集体经济收入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谢界山村积极开展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试点,做细做实改革的各个环节。一是精准排摸。在全村范围深入开展闲置房屋基本情况摸底调查,共梳理外新屋上埭屋大阊门、原村五金厂房、老年食堂等10余处闲置用地,涉及面积约8700平方米。二是收储置换。加大收储力度,一方面以买断方式直接收储,一方面通过梳理式改造进行置换,尽量把闲置资源连点成片,建立闲置宅基地招商资源库,为下一步招商做好资源储备。三是对外招商。建立招商资源库,借力全镇招商白皮书、乡愁大堰微信公众号及区文旅集团,对闲置宅基地资源统一招商推介,重点招引民宿经济、乡村旅游等项目落地,目前已落地项目3个、在谈项目5个,盘活闲置宅基地面积达5300余平方米。

    三、租营并举,把优质经营主体引进来

    经过实践探索,谢界山村大致行成了两种出租和联营两种经营模式。一是集体统一收购出租模式。村集体将村里无人居住、年久失修的房屋进行统一收购,并进行加固解危、翻新装修,在保障房屋安全前提下,由村集体出面统一出租给经营开发主体,提高闲置房屋利用效率,目前已出租房屋面积达2800余平方米,直接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12万元。比如,新屋上埭屋大阊门村,一开始开发商直接向农户承租房屋作为民宿开发,但效果并不理想。于是,村里统一跟村民签订租房协议,再由村集体对外统一出租给“柿子红了”民宿运营团队。二是联营分红模式。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探索村集体经济组织和社会资本联合开发经营模式,村集体以房屋入股并负责村庄环境整治,业主则按照农房质量情况进行改建或重建并负责日常运营,收入按比例分成或收取固定回报。目前,谢界山村已引进“柿子红了”品牌—燕来山田民宿、桃醉庄园、灵运客栈等3家高端民宿综合体,其中燕来山田民宿2019年度实现营业收入300余万元,带动农户销售增收6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