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报信息
  • 文字:
    保护视力色:
    宁波农业农村信息2019年第53期
  • 阅读:
  • 时间:2020-01-02 14:38
  • 来源:宁波市农业农村局
  • 作者:
  • 甬简082

    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专刊
    第65期

    【编者按】:2019年11月19日,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现场推进会在象山县定塘镇召开,会上,定塘镇邵震洋镇长做了“健全责任体系创新监管模式,不断提升镇域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和水平”的报告,实地参观了象山定塘护绿农资店、象山柑橘博览园和宁波绿畅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象山县定塘镇加强镇域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典型经验得到了与会代表的肯定。现将主要做法印发各地各单位,供参考学习。

    象山县定塘镇健全责任体系创新监管模式  不断提升镇域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和水平

    象山县定塘镇紧紧围绕构建“政府负总责,三级有机构,监管到三前,检测全覆盖,追溯到主体”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的总体目标,健全责任体系,创新监管模式,努力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和水平,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截至目前,定塘镇已有104家规模以上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录入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和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服务平台,全市首批4个开放型片区农产品检测服务站点正常运营,村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协管员实现全覆盖,实现综合联动、智慧监管。

    一、坚持精密布置,构建立体监督格局。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分层监管”原则,分别设立镇、村两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形成镇、村两级权责一致的监管责任网络。依托网格员队伍,整合利用“一中心四平台”资源,打造“农产品日常巡查及监督互联网+”运作模式,要求村级协管员将日常巡查内容作一、三级事件上报便于镇级监督指导、实时监控,现已快速有效处置贩卖无证肥料和未检疫柑橘幼苗事件。以镇检测室为中心,建立大塘片、定塘片、中坭片和田洋湖片开放型片区快速检测服务站点共4个,服务于辖区范围内蔬菜生产专业合作社及种植户等生产主体、经营主体和所有消费者,满足区域内群众日常检测需求,并通过镇检测室抽检、片区检测室必检的模式,实现可食用农产品检测全覆盖。

    二、坚持精致出品,建立标准化生产体系。大力实施田园清洁循环工程,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推动农资回收。建立了由镇长任组长、相关班子领导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及由农业镇长任办公室主任的实施小组,配备精干人员。召开专题研商会议,形成思想共识,将农资回收工作提升到战略高度和政治高度。利用传统集市日、农耕施肥用药高峰期、学校教育等契机,重点开展“进校园、进农场、进农资店”活动,引导全民参与。制定《定塘镇农资包装废弃物统一回收实施方案》,明确具体工作流程,并设立专项资金,利用水务员队伍,定人、定点、定期集中回收并对回收桶中的废弃物进行初级分类、整理和包装,月均回收农药废弃包装物0.7吨,并统一运输至县农资包装废弃物仓库进行无害化处理,形成“户集、村收、镇运”的全镇覆盖、全产业覆盖的工作网络。根据各行政村农田数量,已在全镇范围内设立农资包装废弃物回收桶300余只,主要放置于农田耕作要道、小流域旁,并专门购置了专用的回收袋。同时在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100亩以上规模承包大户、生猪500头以上规模畜禽养殖场户和“三品一标”基地等25家规模种养殖场,各设立3至8个回收桶。利用水务员队伍,定人、定点、定期集中回收并对回收桶中的废弃物进行初级分类、整理和包装,月均回收农药废弃包装物0.7吨,并统一运输至县农资包装废弃物仓库进行无害化处理,形成“户集、村收、镇运”的全镇覆盖、全产业覆盖的工作网络。积极推广科学防治,从源头上减少农药包装废弃物的产生。发展循环农业模式,建立基肥供应体系,象山双利牧业、元素蛋业、翔宇鸭业三家企业率先实行发酵床生态养殖技术,为广大橘农提供优质柑橘基肥;以龙兴公司为浓缩沼液生产点和配送中心,率先应用浓缩沼液作为追肥使用。实行“品牌创优”战略,通过“田园定塘、橘光小镇”公用区域品牌的实施,打造具有本地特色的优质农产品品牌,倒推工作开展。

    三、坚持精细管理,完善长效管理机制。一是建立“智慧农业服务平台”,依托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和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服务平台,认真做好日常巡查、监督检查、产品检测等活动,不断完善规模生产主体信息库纳入工作。二是深入落实村级组织责任,与28个行政村签订责任状,出台村级主要干部绩效考核办法,调整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所占比重达6%,开展农资废弃物回收专项督查,并通报工作滞后的行政村,建立严格的绩效考核和整改制度。并设立协管员、片区检测室专项资金,落实与县政策相配套的激励政策,营造奖优罚劣氛围。定期开展村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协管员、企业内检员专业培训活动,通过专家讲座、实地操作、考察交流等形式,提高队伍整体素质。三是强化诚信建设。积极打造农产品安全诚信体系,加强相关培训,实施农产品质量“黑名单”制度,将镇内农业规模以上主体都列入诚信信息采集范围,凡违反农产品安全相关条例的农业主体,取消各类政策扶持资格,取消利率优惠。对于废弃物回收合作社、大户,按照谁产生、谁处理的原则,实行农资废弃包装物回收处置与农业扶持政策、各类认证和先进荣誉等挂钩制度,对不履行回收义务的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规模大户等,将不予任何先进推荐,不安排任何项目建设,不推荐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业基地。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