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划总结
  • 文字:
    保护视力色:
    2019年宁波市农业农村局工作总结
  • 阅读:
  • 时间:2020-01-17 10:42
  • 来源:宁波市农业农村局
  • 2019年,全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余姚横坎头村全体党员的重要回信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农业农村工作决策部署,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超强台风正面登陆、非洲猪瘟疫情威胁等不利因素,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各项工作,全市农业农村经济保持“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一批高层级会议相继在我市召开,一批典型在全省全国推广,一批做法得到部省领导高度肯定,一批亮点在四明大地涌现,各项工作持续走在全省前列,一些重点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在全省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评中位列第一,荣获省乡村振兴考核优秀市称号;全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334.7亿元,增长2.6%,绝对值居全省首位,增长率创八年来新高;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综合评价得分85.93,率先进入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阶段;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6632元,居全省前列;城乡居民收入比1.77:1,连续16年保持缩小态势。全国加强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工作会议、省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会先后在我市召开;成功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国家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获得部省领导的高度肯定。

    (一)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乡村振兴打开新局面。一是完善乡村振兴政策体系。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制定出台《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的实施方案》《宁波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宁波市乡村振兴人才发展规划(2019-2022年)》等政策文件20余个,建立乡村振兴战略规划项目库,初步搭建起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四梁八柱”。二是努力打造乡村振兴宁波样板。我市整市成为省部共建乡村振兴示范省先行创建市;与中国农科院建立“院市合作”机制;成功承办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工作会议、全国农业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座谈会、全省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现场会、中国农民丰收节浙江主会场等系列活动,乡村振兴工作走在全国全省前列。三是强化乡村振绩效考评。制定《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细则》,明确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分工,健全年初部署、年中督查、年底对账的工作机制,今年我市在全省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评中有望再获优秀市称号,并实现“保二争一”目标。四是推动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召开2019年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现场推进会,强化政银战略合作,与人民银行市中心支行省农信联社宁波办事处、建行市分行、农行市分行、邮储银行市分行等加强战略合作,有力促进金融资源向农业农村回流。制定创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持政策,落实贴息补助资金6000万元;涉农贷款余额较年初增加249.3亿元,同比增6.4%;农业风险保障机制进一步健全,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收入2.5亿元,提供风险保障81.4亿元,居全省前列。

    (二)坚持融合高效发展,乡村产业迈上新台阶。一是千方百计稳定主要农产品生产。大力实施“稳粮、优经、强特”的种植业结构调整,加快推进生态菜园、精品果园、放心菜园、特色菌园和道地药园等“五园”建设,切实打好生猪增产保供攻坚战,粮食、生猪等主要农产品保持稳定发展。2019年全市粮食种植面积164.8万亩、总产66.3万吨,基本与上年持平;蔬菜播种面积127万亩、总产263.4万吨,同比分别增3.1%和0.33%;生猪产能逐步恢复,年出栏87.4万头,比预计增加8.4万头,超额完成省下达目标(85万头);水产品产量99.47万吨,同比2.76%。二是大力推进农业园区建设。以建设绿色都市农业强市为目标,深入实施“152211”工程,加快推进现代农业集约、集聚、集群发展。成功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1个(慈溪现代农业产业园)、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1个(余姚榨菜产区)、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2个(象山大塘港、余姚滨海),新增省级现代农业园区1个、特色农业强镇5个,累计分别达到9个、20个,居全省第一。三是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以培育农业龙头企业为抓手,加快推进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主食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协调发展,推荐申报年产值10亿元以上的省级农业全产业链2条,累计达到12条,农产品加工率达到68.7%,居全省领先。四是大力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深入实施农业绿色发展七大行动,推广测土配方施肥330万亩次,实现化肥减量1056.8吨、农药减量120.5吨,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5.5%,居全省领先。全面推进渔场修复振兴暨“一打三整治”专项行动,加快推进水产养殖尾水治理示范建设,启动水产养殖尾水治理示范点93个,成功创建国家级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县1个、国家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8个、省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35个,居全省领先。五是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深入推进种业强市行动,新发布农业主导品种108个、主推技术48项,引进新品种252个,市种子有限公司成为全国水稻种业前五强,微萌种业有限公司成为全国蔬菜种业前十强,现代种业产值超过35亿元,居全省第一;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89.6%,居全省第一;加快推进数字乡村建设,益农信息社行政村覆盖率达93.1%,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5.0%,居全省领先。六是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和休闲观光农业。新创建中国美丽乡村休闲旅游行(春季)精品景点线路3条、省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线路14条、省级最美田园10个。推荐海曙蔺草-水稻轮作系统为中国农业文化遗产。全市休闲农业和民宿经济营业收入75.6亿元,同比增21.8%,连续十二年保持20%以上的增速。七是大力培育乡村产业新主体。深入开展农村创业创新行动,推荐全国农村创新创业典型县1个、示范园区1个、优秀带头人典型案例2个、实用技术10项;完善落实农业领域大学生创业就业扶持政策,培育农创客300名;新增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4家、市级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15家、市级示范性家庭农场42家、市级示范性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32家。

    (三)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美丽乡村翻开新篇章。一是持续深化“百千工程”。深入推进新时代美丽乡村分类创建行动,新创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县1个、示范乡镇12个、示范村54个、合格村326个、风景线15条,累计创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县4个,示范乡镇42个、示范村140个、合格村1222个、风景线46条。二是加快推进“城郊十园”美丽乡村综合体建设。建成并开园8个,累计完成投资23.9亿元,形成了56个基地、143个景观和490个主体。江北区“田园北郊”美丽乡村综合体前三季度接待游客已达70万人次。三是大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统筹推进农村污水、垃圾、厕所三大革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维管理基本实现全覆盖,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建制村覆盖率达85%,居全省第一。

    (四)坚持农民增收导向,富民强村取得新成效。一是大力实施农民增收行动。大力发展乡村新业态,积极盘活农村“沉睡”资产,千方百计提高农民收入水平。2019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6632元,同比增8.9%,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1.77:1。二是坚决打好低收入农户增收攻坚战。坚持帮扶托底和内生发展并重、输血和造血并举的策略,加快低收入农户增收。2019年全市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14582元,同比增长13.6%,高于全省平均0.5个百分点,并提前三年完成“消除9000元及以下低收入现象”的省定目标任务。三是坚决打好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攻坚战。大力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全面完成农村集体经济清产核资,全市2820个村社集体经济总资产933.9亿元,净资产534.4亿元,集体土地954万亩;年收入30万元且经营性收入10万元以下的经济薄弱村基本消除,超额完成省下达的“消薄”任务,年收入100万元以上的村占比达到66%。四是扎实开展区域帮扶和对口协作工作。深入推进“16+3”区域村庄整治提升,完成最后45个村的整治提升工作,实现“16+3”区域村庄整治提升全覆盖。积极推进山海协作,东西部协作等扶贫工作,深入实施“产业+”八大行动,高水平助力对口帮扶地区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

    (五)坚持改革创新驱动,农村发展活力得到新激发。一是深化农业农村领域“最多跑一次”改革。成立局改革领导小组,建设网上“窗口”,农林牧渔行政审批流程更加优化,全部实现 “网上办”“掌上办”“零跑腿”,日常承诺期限在法定期限基础上平均压缩87%以上,居全省前列。二是积极推进乡村治理体系改革创新。乡村治理体系创新取得显著成效,总结提炼、全面推广“村民说事”“小微权力清单”等乡村治理经验,创建省级乡村善治示范村218个,象山县“村民说事”、宁海县“农村小微权力清单”入选首批20个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三是积极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整市成为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组织开展股份合作制改革“回头看”,创新推广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一张图”,顺利通过农业农村部的中期评估,相关做法得到部领导充分肯定。江北区入选首批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典型试点单位。四是积极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深入开展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回头看”,创新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模式,强化土地纠纷调解仲裁。全市农户承包权证发放率达到97.45%,农村土地流转率和规模经营率达到70%左右,居全省第一。大力推进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和闲置农房激活利用,在象山县先行先试的基础上,逐步将试点范围拓展到奉化、宁海等地的13个乡镇,积极探索激活利用的多种路径。目前已盘活闲置农房6万多间,吸引投资15.6亿元。

    (六)坚持迎难而上狠抓落实,圆满完成国家和省下达的硬任务。一是“大棚房”问题专项整治圆满完成。按照中央和省市委的统一部署,大力开展“大棚房”问题专项整治,共开展督导检查674次,整治“大棚房”问题635个,恢复农业生产功能面积861.4亩,得到国家检查验收组充分肯定。二是下山移民异地搬迁信访工作圆满完成。按照省、市委的统一部署,积极开展下山移民异地搬迁信访问题“回头看”,梳理办结下山移民相关信访件99件,举一反三,进一步健全规范异地搬迁工作长效机制。三是农业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全力打好非洲猪瘟防控攻坚战,全面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全年未发生区域性重大动植物疫情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成功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大力开展海上铁拳暨渔业安全“三打三整三提升”专项行动,取得明显成效。全市共发生渔业水上生产性事故3起,死亡(失踪)5人,占省控制指标的35.7%,实现事故数、死亡数“双下降”。持续强化农机安全监管,创建国家级平安农机示范区1个,省级平安农机示范镇1个。

    (七)坚持群众需求导向,民生服务展现新作为。围绕“缓解农业企业增收难”,修订市级农业龙头企业认定管理办法,编制《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战略规划》,推进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创建,制订16+1农业走出去工作方案,组织企业参加各类培训会、招商会、展销会130多家次。为应对低温阴雨天气,先后出动农技小分队100余次,农技人员3000余人次。针对小麦赤霉病爆发,全市小麦产量和品质呈现双下降,销售出现困难问题,加强与粮食、财政和保险公司等单位的沟通联系,切实缓解农民卖粮的问题,保护农民种粮收益。组织开展“进百村、访千户”活动,协调处理农业龙头企业存在的困难。研究制订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贷款贴息补助政策,与多家金融机构签订战略协议,进一步丰富涉农信贷产品、降低贷款利率、简化贷款手续。

    (八)坚持干事创业导向,干部队伍作风呈现新气象。在深入推进各项业务工作的同时,认真履行机关党建第一责任人职责,全面落实从严管党治党要求,做到重要工作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严格责任落实、严格学习教育、严格管理监督、严格制度执行,高水平推进清廉机关建设。2019年局党组研究部署党建工作和听取工作汇报8次,结合主题教育和巡察整改开展支部工作检查2次,组织开展了“新岗位、新作为”处长谈担当、“庆元宵、话担当、促融合、谋发展”及《乡村振兴之歌》大合唱以歌咏志、以歌聚力等活动,较好实现了从“事合人合”到“心合力合”,党建引领作用进一步发挥,党员干部责任担当意识进一步增强,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浓厚。局信息中心支部被评为全市模范党支部,并代表局里在全市党建座谈会上进行了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