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公开 农业动态 市级
  • 市级
  • 文字:
    保护视力色:
    市海洋与渔业执法队应用救生机器人助力海上应急救援
  • 阅读:
  • 时间:2020-01-15 10:56
  • 来源:宁波市海洋与渔业执法队
  • 作者:宁波市海洋与渔业执法队
  • 日前,宁波市海洋与渔业执法队于象山港维权执法基地完成“海豚1号”水面救生机器人的测试。“海豚1号”长1.2米、宽0.9米,可抗海上抗大风浪航行,独有双涵道式电力喷水推进装置存在自动扶正航行功能,该救援设备投入使用后将大幅提升我执法队海上应急救援能力。

    近年来,随着海上执法监管力度不断增强,对于应急救助能力要求随之提高。与传统抛掷救生圈和人工救援方式相比,“海豚1号”优势明显:一是极大缩短时空距离。传统救援手段多以泡沫救生圈为主,投掷距离短、使用范围小,投放精准低;人工下水救援速度慢,危险性大,容易错过最佳救援黄金时间。该救生设备可从船上、岸上或飞机上直接投入海里,以最高速度12公里/小时快速准确到达落水者身边,将落水人员运抵安全区域。搭载80公斤人员速度可达5.4公里/小时。二是有效克服恶劣环境。传统救生方式受环境气候影响较大,特别是夜间、大风大浪、大雾暴雨等环境对救援要求极高,且救援船艇靠近落水人员易造成二次伤害。“海豚1号”可在500米以上距离进行投放,2秒内自动扶正功能,不受夜间或恶劣天气影响; GoPro摄像设备可实现现场救援情况实时图传。三是方便快捷适应性强。“海豚1号”质量轻个体小,救援船艇、救援人员便于随身携带,可满足于江河湖海等多种应急救援,且不受海域、通信、天气等环境影响,是海上应急救援又一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