甬简082
第48期
宁波市农业农村局 2019年8月11日
第9号台风“利奇马”灾后农业生产自救技术措施
一、种植业灾后技术措施
1.抓紧清沟排水。抓紧疏通田间沟渠、排除积水,加深排水沟,有条件的可利用水泵抽水,排除田间积水,尽量缩短农作物受淹时间,有效降低地下水位,增强根系活力。及时清理、加固、修复受损大棚设施,清理田间杂物,以减轻下茬作物的病害感染,为作物补种做好准备。
2.及时抢收补种。对受淹或经狂风暴雨吹打过仍具有商品价值的叶菜类蔬菜等经济作物,要抓紧抢收上市,尽可能减少损失,甜瓜等受灾严重田块要及时改种补播。
3.追施速效肥。在暴雨冲刷下,会使肥料大量流失。根据不同的作物和受灾情况要及时适量追施速效肥,增施磷钾肥,补充作物营养,增强抗逆性。
4.防治病虫害。台风造成的叶片和根系伤口,会加重病害的发生。水稻要抓好纹枯病和细条病、稻瘟病等病害的防治,同时抓好稻纵卷叶螟、稻飞虱和二化螟的防治。蔬菜要做好根腐病、霜霉病、叶霉病、疫病、炭疽病和叶斑病等病害的防治工作,同时做好夜蛾类等害虫的防治。
二、林特业灾后技术措施
(一)茶叶果树
1.排水清污。对水淹果园,要开沟疏渠,排除园内积水,避免果园积水造成果实裂果烂果、果树烂根。淹水时间较长的植株,要剪除部分枝叶。要做好田间的消毒工作,以防田间病害的发生。
2.及时抢收。对仍具有商品价值的葡萄、桃、梨等要抓紧抢收上市,尽可能减少损失。
3.整固树体。对被洪水冲倒的树要尽快支撑树体,设支架支撑固定,对外露的根系要培土覆盖,待秋后树体休眠时进行扶正。对伤根严重的树,要疏枝剪叶,减少叶片蒸发,防止死亡。树枝已经断裂的,要及时剪除。
4.适时松土。水淹后园地土壤板结,容易引起根系缺氧,待园地表土基本干燥时,及时进行松土。
5.根外追肥。主要以喷施叶面肥为主进行根外追肥。每隔10天左右一次,连喷2~3次。待树势恢复后,再土施肥料,促发新根。
6.适度修剪。为减少受涝树枝叶水分蒸发和树体养分消耗,应进行适度修剪。修剪量根据受害程度确定,受害重的树除进行重剪,还应摘去部分或全部果实。 7.病虫防治。台风过后宜诱发各种病虫害的发生,应抢晴天迅速进行一次全面的防治。其中葡萄应注意白腐病、炭疽病、褐斑病和霜霉病的发生;柑橘应注意炭疽病、溃疡病、黑点病、锈壁虱、红蜘蛛的发生;梨应注意黑星病、梨锈病、轮纹病的发生;桃应注意褐腐病和炭疽病的发生。这些病虫一旦发生,应及时选用对口农药进行防治。
(二)花卉苗木
1.实施清园。剪除枯枝败叶、清除落叶以避免病害蔓延,及时扫清叶片上残泥。 2.排除积水。疏通沟渠排水,避免长时间淹水以免有窒息、黄叶、乙烯产生,叶片出现枯萎、掉落等现象。 3.中耕培土。待表土干湿适当后,实施中耕,并酌情予以培土添加少量完全腐熟有机肥,根部伤害严重的则可用微量叶面肥,促进恢复正常发育。
4.扶正苗木。及时扶正吹倒的花卉苗木,受损的花、枝、叶应予修剪并喷施杀菌剂以恢复生长势。对忌雨水淋的大棚花卉,如吹破薄膜要及时更换或修补。
5.防治病害。台风造成的叶片和根系伤口,会加重花卉病害的发生,要及时进行喷药防治和灌根处理。主要病害有灰霉病、炭疽病、褐斑病和根腐病等,杜鹃等花卉所用药剂可选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百菌清、杀毒散等,五针松等松科类花卉可选用等量波尔多液,间隔5~7天喷(灌)一次,连续3~4次,以控制病害的发生流行。绝收地块应进行土壤消毒。
6.设施设备。简易温网室的塑料布或水平网架若有破损,应尽速修补,以免因受风灾致使损害扩大。蓄水池、水塔有破损应尽速修护,以免影响断水缺水期植株灌溉。
三、畜牧业灾后技术措施
1.排除积水,搭建或修复畜舍。养殖户要尽快疏通牧场的排水通道,排除畜舍内的积水,必要时可增挖排水沟。修复、加固破损危险的畜舍,不能及时修复的,应尽快将畜禽转移至干燥、安全地带,避免风吹雨打或曝晒,减少淋湿后畜禽能量损失。台风灾害后,尽快组织力量转移畜禽,修复已损坏或倒塌的栏舍和围墙,及时抢修水电设施、疏浚场内外通道及修复料槽、运料车等其他生产工具,保证饲料、药品等物资的运输,尽快恢复正常的饲养管理程序,让畜禽有良好生活环境。 2.彻底清理畜禽场环境。对死亡畜禽(不论死因),要及时收集并按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严防死亡畜禽随意弃置,严禁屠宰死亡畜禽,严防死亡畜禽及其产品流向市场。冲至河流、池塘中的畜禽尸体,要及时组织力量进行打捞和清理,充分发挥无害化集中处理厂的作用,确保因灾死亡动物及时有效无害化处理,以防畜禽尸体腐败污染水体和周围环境。 3.加强畜舍场地消毒。台风过后,环境温度高、空气湿度大,极易滋生各种病原微生物,引发多种动物传染病、寄生虫病、胃肠道疾病等的流行,要迅速对过水地带畜禽舍、周围环境、生产工具、运输工具、饮用水源等进行全面彻底的打扫、冲洗、消毒,切实做好消毒灭源工作。对清除的污物可采取集中堆积生物发酵或药物反复消毒的办法进行处理。特别是规模饲养场户要进行彻底消毒,消毒池内的消毒药要每天更换。散养户可用10~20%的石灰水或20~30%热草木灰水进行消毒。 4.加强灾后动物防疫。为防止灾后口蹄疫、猪瘟、猪链球菌、禽流感等重大疫情的发生,需对重大动物疫病实施紧急免疫和补针。各地应组织兽医防疫人员开展紧急防疫工作,确保免疫密度,提高免疫保护水平。严格实行动物疫情报告制度,一旦发生疫情,按照“早、快、严、小”控制原则,采取果断措施予以扑灭。 5.加强畜禽饲养管理。创造良好的饲养环境,保持畜舍内的卫生,做好通风、降温工作。严禁饲喂被水浸泡或发霉、变质的饲料,在饲料中可适量添加VC、VA、维生矿物质等营养性添加剂,增强畜禽抵抗力、增加食欲、消除应激。保证饮水的清洁卫生,严禁用河水冲栏或作为饮用水,必要时可在饮用水源中添加适量漂白粉或氯制剂消毒后再冲栏和饮用。合理控制饲养密度,特别是对一些栏舍倒塌严重的养殖场(户),在做好转移的同时,要想方设法保持畜禽合理的饲养密度。 6.加强流通领域监管。严防病死畜禽及其产品流入市场,加强屠宰场的检疫,对发现的病死猪严格按照要求立即进行无害化处理,确保消费者的肉食品质量安全。
四、渔业灾后技术措施
(一)海淡水养殖池塘
1.排表层淡水。台风过后及时用薄膜从底部到离水面20厘米处,盖住平板闸网,稍微打开一点闸门,然后将表层淡水排出15厘米左右。
2.保障溶解氧。及时开启增氧机,2天内除喂料时间外,不要关闭增氧机。
3.改善地质。全池泼洒一次氧化型底改,消除池塘底部氧债。
4.调节水质。全池泼洒应激灵,拌料补充抗应激和营养免疫增强剂,增强虾蟹体质;用生石灰8~15斤/亩全池泼洒,调节水体的PH值;用聚维酮碘、过硫酸氢钾复合盐等消毒药全池泼洒消毒;用EM菌或光合细菌等微生物制剂全池泼洒。
5.稳定水质。台风后最重要的是保持池塘环境稳定,不要急于大换水,待海区水质稳定后再考虑换水。
(二)网箱养殖
1.清理网箱。及时捞出留在网箱底部的污染物和死鱼,及时运送至岸上销毁或深埋,并按网箱登记死鱼的数量、重量,以便过后补放苗种。
2.药剂防治。用土霉素(有效量的20mg/kg鱼体重)或用强力霉素(有效量的2.0-4.0mg/kg鱼体重)或用氟苯尼考粉(有效量的4.0-8.0mg/kg鱼体重)或用恩诺沙星粉(有效量的4.0-8.0g/kg鱼体重)的剂量拌饵投喂,每日1次,连续5-7天。有条件的,可对摩擦、堆挤受伤的鱼进行药浴治疗。将受伤的鱼集中捞到一个网箱或大桶中,以土霉素25g/m3的剂量,浸洗30分钟左右。
3.科学投喂。投喂优质配饵或新鲜饵料,在饵料中适当添加维生素C,拌料添加量为每天1.0-1.5g/kg饵料,以提高鱼体抗应激和免疫力。
4.抢收上市。对在台风灾害中出现的有关水环境和鱼类发病、死鱼等问题,邀请鱼病、环保专家现场指导,已达商品规格的要及时起捕上市,力争尽量减少生产损失。
五、农业设施灾后措施
深入田头配合农技部门做好灾后农作物的田间管理和补救技术措施。做好灾损农机装备、机库(棚)等设施的修复工作,督促和指导各农机维修企业、大棚设施生产企业,迅速调配、充实维修人员、维修设备和配件物质,保质保量地将灾损农机装备、机库棚尽快修复,确保2019年秋收冬种顺利进行。及时抢修农田排涝基础设施,疏通田间排水沟渠,落实各类应急抢险措施。
(宁海县农业农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