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神文明建设
  • 文字:
    保护视力色:
    中共宁波市农业农村局党组关于开展向陈淑芳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
  • 阅读:
  • 时间:2019-07-09 17:47
  • 来源:中共宁波市农业农村局党组
  • 作者:

  • 甬农党组〔2019〕21号

    各区县(市)农业农村(农林、农机)局,机关各处(室),局属各单位: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农业农村系统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努力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涌现出一批不忘初心使命、奋勇担当作为的先进典型,陈淑芳同志是这些典型中的杰出代表。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可贵精神和品行操守,是我市农业农村系统的一面旗帜。陈淑芳同志在本职岗位上建功立业,勤政为民、担当作为、满腔热忱为民办实事,办好事,行善事,赢得了群众的高度赞誉。在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组织开展第九届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评选表彰活动中,陈淑芳同志荣获了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称号。她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文明家庭、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道德模范、最美浙江人、浙江省担当作为好干部等荣誉,3次受到习近平总书记接见。

    陈淑芳同志现担任象山县畜牧兽医总站站长,1987年金华农校毕业后,一直奋战在畜牧场、饲料厂和乡镇畜牧兽医站等基层一线,在乡村默默奉献了32年。她扎根基层,在“脏、苦、累”的畜牧兽医工作中呕心沥血却以苦为乐,一心一意为养殖户服务,帮助养殖户增收致富却以累为荣;她勤奋学习,知行合一,通过自学先后获得畜牧系大专文凭,兽医专业硕士,并在2013年获得扬州大学兽医学博士学位,不断进取、学而不倦;她乐行善施,关爱他人,先后把5名结对助学和家庭困难的孩子接到自己家中养育,不是亲人胜似亲人,虽无血缘关系却视同已出。

    陈淑芳同志是新时代成就的先锋典范,她的身上闪耀着时代的光辉。为进一步深入学习宣传陈淑芳同志的先进事迹,激励全市农业农村系统干部员工不忘初心使命,奋勇担当作为,坚定理想信念,树立远大目标,学习标杆典型,立足本职建功,敬业爱岗奉献,清廉勤政为民,为进一步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作出更大贡献,中共宁波市农业农村局党组决定在全市农业农村系统开展向陈淑芳同志学习活动。

    一要学习她坚守初心、牢记使命、勤政为民的公仆意识

    陈淑芳同志心里始终装着人民,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视群众如父母,视农民为亲人,把帮助农民致富作为始终不渝的目标追求,想方设法帮助弱势群众,带动农户发家致富。学习她,就是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自觉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以人民为中心,情系三农,心系群众,以无私的奉献服务群众,以踏实的作风善待群众,以精湛的技能帮助群众,在勤政为民的实践中建功立业。

    二要学习她脚踏实地、埋头苦干、默默奉献的“黄牛”精神

    陈淑芳同志长期以来一直奋斗在第一线,数十年如一日扎根基层,不与他人比待遇,不和同事计长短,恪尽职守,默默无闻、敬业奉献。在基层工作的数十年里,陈淑芳同志任劳任怨,从不挑三拣四,叫苦叫累,无论在海岛还是农村,无论在白天还是夜晚,无论工作日还是双休时间,无论是生人还是熟人,她总是有求必应,只要一句话,一个电话,她都会千方百计给予帮助。学习她,就是要牢固确立以服务基层为荣的价值取向,面对浮华世尘纷扰不动摇,历经艰苦环境磨砺不退缩,立足岗位干事业、恪尽职守作奉献,在本职岗位上扎扎实实履行职责,以“任凭鞍子往肉里扣,总要让大车装个够”的“老黄牛”精神做好各项工作。

    三要学习她勤勉敬业、精益求精、用心做事的负责态度

    陈淑芳同志对工作认真负责,尽心履职、用心干事,管好“责任田”、站好“一班岗”,对工作任务,她不等不靠、主动出击、毫无怨言,在本职岗位上扎扎实实履行职责。在当地畜牧业转型关键期和动物防疫工作困难时期,她带领团队,积极摸索“翅下免疫接种法”,创新发酵床养殖模式,推广应用“水禽岸养”“反季节繁殖”等新技术,为“五水共治”开创了新路径,促进畜牧业增效增收。学习她,就是要爱岗敬业、对事业追求不懈怠、对工作认真不马虎、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创出不平凡的业绩。

    四要学习她怀德自重、心存善念、乐行善施的为民情怀

    陈淑芳同志心里总是装着群众,想着群众,满腔热忱地对待群众。她把农户的困难当成自己的困难,不但通过成立合作社、扶贫基地助力贫困户脱贫致富,而且常常自掏腰包结对助学、扶贫帮困,让家庭贫困的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改变他们的人生。学习她,就是要与人为善,常释善意,常存善念,常施善举,常做善事,关爱他人,顾惜别人,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就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点亮他人。

    各地各单位要把组织学习陈淑芳同志活动作为深入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有效载体,作为落实省委“三服务”、市委“六争攻坚、三年攀高”的有力举措,精心安排、认真实施,引导广大党员学身边的典型,对照标杆检视自身差距,激发各级党组织和党员不忘初心使命、奋勇担当的内生动力,迸发“学标杆、找差距、爱岗位、干事业、勇担当、比奉献”的工作热情。广泛深入开展“四学四比”活动,即:学先进,比担当,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落实到破解发展难题上;学先进,比实干,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落实到服务农民群众上;学先进,比作风,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落实到干净干事上;学先进,比奉献,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落实到岗位建功上。要通过学习陈淑芳同志先进事迹,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守初心,以牢固的公仆意识践行初心,以真挚的爱民情怀滋养初心,见贤思齐,知不足而后勇,自觉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忠实信仰者,坚定实践者,坚守初心、永记使命、奋勇担当、砥砺前行,自觉做“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好干部,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业绩,为宁波争光,为时代添彩,为争创城乡融合先行强区,乡村振兴排头兵,实现农业更强,农民更富,农村更美努力拼搏。

    附件:陈淑芳同志先进事迹


    中共宁波市农业农村局党组


                                 2019年7月3日

    附件

    陈淑芳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陈淑芳同志现担任象山县畜牧兽医总站站长,她将畜牧兽医工作作为毕生追求的事业,用无悔的青春奉献于三农热土,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做出了卓越业绩,得到了广大养殖户的高度认可和尊重,她多次获得先进工作者、星火计划带头人和市、县“巾帼建功十佳标兵”、“十佳畜牧兽医”、最美浙江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先后获得全国文明家庭、全国道德模范、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等荣誉称号。

    一、  青春无悔  扎根基层

    陈淑芳同志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从小就对农村热土怀有深厚感情。1987年以主修畜牧兽医专业毕业于金华农校后,她立志为半岛畜牧业贡献自己全部力量,先后担任象山县良种场技术员、饲料厂技术科长,乡镇(街道)畜牧兽医员。在基层担任畜牧兽医员期间,陈淑芳同志急农户之所急,想农户之所想,不管是上班时间还是双休日,只要养殖户有要求,她总是千方百计给予满足。下乡进村奔猪舍是她工作的主旋律,因此她总能掌握养殖户的第一手材料,做到猪情疫情早知道,免疫防疫先一步。在东陈乡担任畜牧兽医员期间,她针对当地饲养母猪免疫不规范,没有记录档案的情况,自费购买千余份栏头牌,并逐户教养殖户填写,为母猪精细化管理打下了扎实基础;针对很多场户跟不上现代养殖技术,力不从心的困境,她自辟课堂,年均为养殖户免费培训10次以上,培训学员300余人次。有一次举办丹城片养猪技术培训,预定课时一个半小时,但在四方赶来的群众一再请求下,时间最终延长至三个小时。泗洲头镇是象山县养殖大镇,陈淑芳同志经常利用中午休息时间,召集周边10多位养殖户在村边露天凉亭讲解病例,被当地人引为佳话。为使先进的养殖和防疫技术能够更快更广的传递到养殖户手中,陈淑芳同志不满足于培训这一简单模式,她从2007年开始主动编发内部刊物《牧情信息》,2008年与县畜牧兽医总站合编《半岛牧业》,至今《牧情信息》和《半岛牧业》已刊发30多期,成为县内养殖户的及时技术指导帮手。

    二、  担当作为  助农增收

    陈淑芳同志把为养殖户脱贫致富作为自己工作的终极目标,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最主要途径,为此她千方百计引导和壮大大场大户,想方设法扶持和帮助弱小户头,她的心和千家万户养殖场主联系在一起,所以大家都亲切地称呼她为“陈师傅”。象山县晓塘乡养猪大户卢昌会19年的发展之路就是陈淑芳助农增收的一个鲜活例子。1990年卢昌会猪场只有母猪五六只,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家庭作坊式猪场,陈淑芳看到这个年轻人不满足于现状,就想尽办法帮他策划发展,并四处联系为他从外地引进优良品种大长母猪,手把手地给予技术指导,及时提供各种市场信息。在她的帮助下,卢昌会猪场迅速发展壮大,最后规模达上万头,成为影响全市的“龙头”猪场。然而十分不幸的是,2009年9月卢昌会在猪场改造中触电身亡,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陈淑芳同志主动顶上重担,帮助不谙业务的卢昌会妻子照料猪场,联系市场,办理繁琐的公证、执照、银行手续,甚至在万家团聚的除夕之夜她还泡在卢昌会猪场帮助治疗大面积感染呼吸道疾病的猪。她不但挽救了一个濒临倒闭的万头示范猪场,也挽救了一个破碎的家庭。陈淑芳同志帮助养殖户脱贫致富的例子数不胜数,那些养殖户提到陈师傅无不感激不尽。东陈乡有个叫吴彩玲的妇女,丈夫因患肝癌离世,留下一身债务和4个未成年儿女,陈淑芳同志为了帮助她发展科学养猪,花了3个多月的时间,起早贪黑蹲点搞试验,与她一起添饲料洗猪圈,直到试验成功并取得喜人的经济效益;2000年某一天,陈淑芳同志在路上遇到一位残疾妇女因为所养的几百只鸡死了在哭泣,她二话没说就自掏腰包拿出1万元钱,托人从金华买来10头优质母猪让她养,并每星期上门指导,目前残疾妇女的猪场存栏规模已经达到了260头,赚了钱还在镇里盖了别墅,成为残疾人养猪致富的典型。残疾妇女将千言万语的感激之情化为栏舍上歪歪斜斜几个字“陈师傅好人”。

    三、  拼搏奋斗  砥砺进取

    畜牧兽医是个专业性极强的工作,陈淑芳同志在这一领域学有所专,学有所攻,学有所长,取得了超乎常人的学业成就。她是八十年代畜牧兽医专业的中专毕业生,后来在职考取南京农大畜牧系取得大学文凭,在年届不惑之时,她还通过三年苦读,拿下扬州大学兽医专业硕士学位,兽医学博士学位。陈淑芳同志爱好读书,几乎一有空闲就钻研专业知识。她更注重实践能力,一方面积极传承传统的畜牧兽医技能,多次主动上老兽医之门拜师学艺,以诚意感动对方将独门绝技传授给她。目前,陈淑芳同志已是县内屈指可数的熟练掌握“小挑花”(畜禽阉割技术)等传统技艺的兽医人员,另一方面她还特别痴迷于钻研兽医疑难技术,比如禽流感免疫,原来疫苗说明书只写皮下或肌肉注射,即常规注射在头颈、胸肌等部位,可当时出现很多免疫反应。于是她探索在翅膀下背部皮下注射,通过对50多万羽家禽免疫跟踪,无一例出现应激反应,目前这种方法已经得到了普及。2007年初夏,附红细胞体病首次登陆象山半岛,其高致病性、高死亡率令广大养殖户谈“附”色变,陈淑芳同志果断选择猪附红细胞体病作为自己的研究课题,跟踪观察病猪3000余头,病理剖检近百头,及时找到了有效的诊疗方案,也拯救了象山的养猪业。陈淑芳同志随身带一本“你问我答”笔记本,将养殖户咨询的情况,自己出诊、解答的技术要点,以及后来研究的结果都记了下来,以提高自己的畜禽诊治水平。对于一时解剖难以诊断的疑难杂症,她还常常将畜禽死体带回家中,彻夜研究。由于平时注重学习与实践,陈淑芳同志的业务水平不断得到提高,2009年11月宁波市举行乡镇兽医技能大比武,她获得了一等奖,她的徒弟还在全省农村防疫员比武中获得一等奖。近几年来,先后研发的水禽“离河”、“赶鹅下海”、“猪粪定量法”新法等都卓有成效。陈淑芳同志将多年研究的技术撰写成文章,诸如《禽类免疫应激和热源反应的防范措施》、《鹅传染性浆膜炎的诊治》、《农村散养家禽的禽流感免疫》等有20多篇,许多在省级,甚至国家级专业刊物上发表。

    陈淑芳同志长期刻苦钻研业务,技术上精益求精,因此她才能在事业上不断攀登高峰;陈淑芳同志将养殖户的利益看作是自己最大的责任,因此她收获了广大养殖户尊重和认可;陈淑芳同志将农村热土看作是自己的根基所在,因此她将猪欢鸡鸣看作是一件快乐的事情。组织上曾于2003年安排她去某机关单位做办公室工作,但她以专业不对口,无法为农民朋友服务而婉言谢绝。同事开玩笑说她傻,干净、清闲的办公室不坐,宁愿与猪粪、鹅屎打交道,图啥呢?她说,我学的就是畜牧兽医专业,图的是农民的认可,图的是自身价值的体现。

    四、  乐行善施  助学帮困

    陈淑芳同志心里不仅装着养殖户,还装着贫困地区的孩子和困难群众。多年来她一直积极参加结对助学,扶贫帮困。1997年养殖户卢昌会不幸触电身亡,她毫不犹豫把他一对儿女接到家中,不光照顾他们的生活,支付他们的费用,还帮他们在家附近找好学校。十多年来,陈淑芳同志先后把另外7名贫困家庭子女接到家中进行照料。一方面照顾他们的生活用品,一方面解决读书上学方面的困难,还亲自参加他们的家长会,在孩子们下晚自修后为他们做夜宵,让他们接受良好教育,从而改变自己的人生命运。抚养这些孩子,也让陈淑芳夫妇有些入不敷出,她省吃俭用,舍不得为自己买一件像样的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