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报信息
  • 文字:
    保护视力色:
    宁波农业农村信息2019年第24期
  • 阅读:
  • 时间:2019-07-29 09:00
  • 来源:宁波市农业农村局
  • 作者:
  • 甬简082

    “一打三整治”专刊
    第37期

    宁波市农业农村局                                                                 2019年7月19日

    [本期目录]

    ▲督导暗访进行时

    ▲杭州湾市场监管部门“三到位”力推禁渔政策落实处

    象山县开展“平安守护”专项行动助推“一打三整治”工作督导暗访进行时

    7月3-5日、7月10-11日市“一打三整治"执法联动督导小组分赴象山、宁海、奉化、慈溪、余姚、杭州湾、镇海、鄞州、海曙、江北、高新区等11个区县(市)、功能区继续开展暗访检查行动。暗访检查中,共查获销售活梭子蟹、活虾蛄以及小规格鲳鱼等违禁渔获物70公斤,并及时移交属地渔政管理部门和市场监管部门予以处理。同时,执法联动督导小组与象山县、奉化区、宁海县等地渔业主管部门就“一打三整治”工作开展情况以及督导暗访检查情况进行了座谈交流,要求属地渔业主管部门进一步加强执法检查,开展联合行动,确保“一打三整治”工作落到实处。执法联动督导小组还深入莼湖镇栖凤渔村、象山县石浦镇渔业安全信息中心和渔保管理服务中心了解情况,参加了奉化区渔政大队象山港巡航、石浦镇护渔船石浦港-檀头山海域巡航行动和宁海薛岙渔港码头、峡山渔村码头伏休渔船检查行动,未发现非法捕捞行为。另外,根据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关于核查群众举报违禁渔获物运输车辆的要求,督导小组专门赴高速公路镇海蛟川服务区查看监控录像,未发现相关情况。

    暗访期间,执法联动督导小组先后对海曙区月湖菜市场、中心菜市场、高塘菜市场,江北区白沙菜场,高新区清水桥菜场、梅墟菜场,宁海县峡山综合市场、跃龙综合市场、兴宁菜市场、桃源菜市场、西店市场,慈溪市金山菜市场、浒山菜市场、爷爷的草帽饭店,杭州湾世纪城农贸市场,余姚市桐江桥菜市场,象山县石浦菜场、丹城海鲜城18号、丹城蓬莱菜场、丈母娘名厨、金宏食府、象山贴阁碧饭店、阿如饭店、老家厨房、石浦海鲜,鄞州区咸祥集贸市场、瞻岐集贸市场等27家农贸市场、水产交易市场、饭店排挡进行了暗访检查,重点检查销售违禁渔获物行为、索证索票制度落实情况。从暗访检查情况看,菜市场出现违禁渔获物销售“返潮”现象,特别是违禁渔获物活体梭子蟹销售比较多;经营户的进货票据缺少进货时间、摊位、联系人和联系电话现象依然存在。

    杭州湾市场监管部门“三到位”力推禁渔政策落实处

    为切实做好禁渔期市场监管工作,杭州湾新区市场监管分局结合辖区实际,紧密部署,狠抓落实,切实打好禁渔期市场监管“保卫战”。

    一、宣传引导,责任意识到位。组织召开了农贸市场、餐饮单位、商超禁渔期“一打三整治”动员大会,集中宣讲2019年伏休禁渔政策,督促农贸市场、餐饮单位、商超落实主体责任,建立渔获物索证索票制度和进货台账。与14个农贸市场举办方签订《农贸市场海洋资源保护工作责任状》,农贸市场经营户、餐饮单位和商超共签订《海洋资源保护工作自律承诺书》125家。利用微信公众号、官网、QQ群、移动短信平台向经营户发送禁渔期知识,累计推送信息650条,积极宣传伏休禁渔的工作要求,明确禁渔期政策和相关处罚措施。

    二、突出重点,联合执法到位。结合辖区实际,以农贸市场、大中型餐馆、海鲜大排档、生鲜超市为重点检查区域,以8种违禁渔获物为重点检查对象,以渔获物的进货凭证管理作为监管重点,联合新区海洋水利管理中心开展禁渔期餐饮单位联合执法检查。至今,共出动执法人员108人次,检查农贸市场14家,农贸市场经营户65家,餐饮单位158家,生鲜超市19家,张贴宣传横幅30条,宣传海报300余张。累计收缴违禁渔获物57公斤,对7家未能提供渔获物进货发票和来源凭证的餐饮单位当场发放责令改正通知书,并给予警告的行政处罚决定。

    三、错时监管,打击巡查到位。加大农贸市场检查巡查力度,把庵东、海南等餐饮进货单位多的农贸市场作为监管重点,落实驻场制检查,对其它市场实行联场制巡查。市场指定专人负责每天对海水产摊位和索证索票进行一条龙检查,严把进货查验关;要求经营户签订《禁渔期不经营违禁渔获物承诺书》并信守承诺,对违诺者记入诚信档案。结合餐饮单位经营特点,组织监管人员从早上9点和下午5点开始对大型以上餐馆、海鲜排档、海鲜饭店开展巡查,以及根据夜排档经营时间点开展“白+黑”模式。对巡查中发现销售违禁渔获物的,及时通知渔政部门,并做好配合工作。

    保护幼鱼资源就是保护“海上粮仓”。杭州湾新区市场监管分局向辖区内居民发出倡议:从我做起,不捕幼鱼,不伤幼鱼,不食幼鱼。同时,也提醒广大渔民,坚决遵守国家和省相关渔业法规关于禁渔区、禁渔期、禁用渔具规定,严格按照许可类型、作业和场所使用合规渔具进行捕捞,自觉执行最小网目尺寸、重点保护品种可捕规格及幼鱼比例制度,不购买、不携带、不使用“一电四网”禁用渔具,不捕捞、不销售、不使用幼鱼资源。

    象山县开展“平安守护”专项行动助推“一打三整治”工作

    从3月起,象山县痛定思痛、痛下决心,举一反三、猛药去疴,扎实开展以涉海涉渔领域“平安守护”为抓手的“千名干部访渔(农)家、一线蹲点三服务”活动,聚焦问题、攻坚突破,助推“一打三整治”工作深入开展。

    一、以守护渔区平安为目标,一线蹲点服务。一是一线蹲点摸清底数。组建工作专班,县级领导带头进驻联系镇乡(街道)每周蹲点1天以上,选派1298名干部组建420个驻村工作组,打起背包进村入户,逐人逐船开展排查。二是全面动员宣传教育。分层分类分批召开动员会、部署会、推进会、座谈会,密集开展渔业安全教育、各类政策宣传,累计签订渔船安全责任清单3250份,发放宣传资料7.3万余份,渔民渔嫂安全意识得到明显提升。三是及时解决群众诉求。按照“三服务”要求,积极践行群众路线,收集征求渔民意见建议,梳理形成4大类27个重点落实事项和7大类22个研究突破事项。落实县党政主要领导每周渔业安全管理工作例会制度,有效推动问题及时研判解决,81%重点落实事项和研究突破事项得到有效落实。四是大力夯实基层基础。落实“湾(滩)长制”(县乡两级滩长150名,其中县级“滩长”34名,乡镇级“滩长”116名,村级护滩员118名),推广“港长制”(落实港长37名、巡港员50名),严格“定人联船”(落实责任人453名,联船2794艘)等制度,完善智慧渔港基础设施建设,实行“技防+人防”管理模式,提升渔业安全监管规范化、智慧化水平,进一步夯实渔业安全管理基层基础。

    二、以消除安全隐患为重点,狠抓落实整改。一是紧盯救生衣穿着不到位问题。对所有渔船救生衣配备情况进行登船检查,严格救生衣穿着执法,查处违规行为4起,赠发救生衣2万余件。紧扣8月1日、9月16日两个时间节点,落实600余万元专项资金,加快安装救生衣穿着视频监控设备,确保所有渔船开渔前安装完毕。二是紧盯渔船编组生产问题。按照动态为主、静态为辅的编组方式进行核实优化,全县落实静态编组607组。严格执行进出港报告制度,利用进出港口门雷达识别系统即时核实渔船进出港和编组落实情况,对违规渔船予以记分罚款处理。三是紧盯“三无”渔船问题。开展“清三无”专项整治,重点排查修造船厂、隐蔽海域等区域,加强海上巡查力度,重拳打击“三无”船舶。共开展执法检查1585次、“清港”行动135次,检查船舶修造企业91家次,查扣“三无”船舶32艘、玻璃钢快艇26艘、违规养殖船筏72艘,拆解“三无”船舶42艘,清理地笼网9451顶、串网1176米,查处违法违规案件36起,刑事拘留31人(伏休期间,8起非法捕捞案件,渔政执法查获移交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5起7人,公安侦办排法捕捞案件3起24人)。加大对市场经营户、饭店、水产品加工企业等执法检查力度,累计开展检查2.5万余家次,检查运输车辆2452车次,查获违禁渔获物5919公斤。四是紧盯挂靠渔船问题。全面开展外籍挂靠渔船排查核实,集中开展清港行动,确保一艘不拉、盯死看牢。目前,103艘外省籍挂靠渔船除3艘正在建造维修外,均已回船籍港伏休;191艘省内县外挂靠渔船,53艘已回船籍港,其余138艘由船籍港渔业部门或管理公司在石浦设立服务点进行管理;62艘本县籍外挂渔船33艘已回象伏休,29艘已办理异地伏休手续。五是紧盯船舶适航、船员适任问题。通过增加培训场地和师资力量、降低普通船员培训费用等方式,全力做好船员培训考证工作,累计培训职务船员3562人、普通船员8919人。

    三、以重构体制机制为根本,提升管理效能。一是重构指挥体系。按照“高效、灵敏、扁平化”要求,重组县镇两级渔业安全指挥中心,严格落实“一点验两报告六提醒”制度,突出抓好出港报告、海上动态编组和重点渔船提醒等环节,严格执行生产作业渔船相互距离不超过5海里。二是重构执法体系。推动执法力量下沉,在石浦、鹤浦、高塘岛设立执法中队,分管负责人兼任县水利和渔业局班子成员,配强执法力量,强化上下联动。创新联合执法机制,组建水利和渔业、港航、海事等为成员的联合执法大队,加强渔船安全监管。提高智慧渔港设施配套水平,投入2720万元完成环石浦港视频监控、进出口雷达识别系统安装和渔船北斗系统升级改造,发挥渔船固定式定位仪、港口视频监控作用,累计监控进出港9771船次,发现疑似问题船只150艘、查扣16艘。三是重构责任体系。理顺部门、乡镇、村(社)、船东船长责任清单,严格事故倒查追究责任。突出船东主体责任,凡发生较大及以上安全事故的,按照“铁律十五条”一律追究船东船长刑事责任,并严格执行船东船长记分管理办法和金融奖惩机制。累计执行记分处理54人,36名船东列入“失信”名单、涉及贷款300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