甬简082
“一打三整治”专刊
第22期
宁波市农业农村局 2019年5月30日
聚合部门力量 合力推进“三战”行动落到实处
为贯彻落实全市“一打三整治”、伏季休渔暨渔业安全生产监管工作会议精神,由农业农村、市场监管、综合执法、公安、经信、商务等6个部门派员组成的市“一打三整治”执法联动督导小组(简称“执法联动督导小组”)于5月17日进驻市农业农村局实行集中办公,开展执法联动督导工作。
一、开展暗访行动,摸清根源症结
5月22日至24日,执法联动督导小组兵分两路,奔赴象山、宁海、奉化、慈溪、余姚、镇海、北仑、杭州湾、海曙、江北、大榭等11个区县(市)、功能区开展连续三天的督导检查,推动市县两级联动治渔、联合护渔工作落到实处。期间,执法联动督导小组先后对宁海桥头胡菜市场、强蛟峡山海鲜坊,余姚桐江桥菜市场、富巷菜市场、魏星路菜场,慈溪金山市场、浒山菜市、农副产品批发市场,镇海澥浦汇源市场,江北日湖菜场,海曙月湖菜市场,北仑贝碶菜场(村级市场)、北仑中河食府,杭州湾庵东集贸市场和大榭海湾菜市场进行了暗访检查,重点检查农贸市场、水产交易市场、饭店排档销售违禁渔获物情况,查看市场举办方和经营户索证索票制度落实情况,收集掌握违禁渔获物进货、销售渠道,找准根源症结,研究对策措施。行动期间,当场收缴带鱼、虾蛄、梭子蟹、龙头鱼、马鲛鱼等违禁渔获物30余斤。同时,执法联动督导小组还对象山、奉化渔港码头进行了巡查,并会同宁海县渔政大队开展了夜间巡航行动,未发现销售违禁渔获物和非法捕捞行为。
二、积极督导查处,推动工作落实
从督导检查情况看,部分菜市场、饭店排档依然存在销售违禁渔获物、票证不规范的现象,形势虽较上年有所改观,但仍不容乐观。执法联动督导小组督导检查中积极开展违法查处、宣传教育、情况反馈,推动“三战”工作落到实处。一是严格查处。对宁海桥头胡菜市场、强蛟峡山海鲜坊和慈溪浒山菜市等涉渔场所销售违禁渔获物的现象,立即移交属地渔政大队或市场监管部门予以查处没收。二是加强教育。针对余姚富巷菜市场、海曙月湖菜市场和镇海澥浦汇源市场发现的票证管理不规范、宣传教育不到位的现象,及时约谈市场举办者,要求加强对票证的规范管理和所属经营户的宣传教育。三是交流反馈。在对慈溪、余姚两地农贸市场、水产交易市场进行暗访检查后,执法联动督导小组与当地市场监管部门进行了座谈交流,将检查情况进行了反馈,要求属地市场监管部门认真整改存在的突出问题,健全完善渔获物销售票证管理制度。
联合护渔、联动治渔
——各区县(市)“三战”执法行动进行时
5月1日以来,各区县(市)认真贯彻落实全市“一打三整治”、伏季休渔暨渔业安全生产监管工作会议精神,按照“政府领导、部门监督、属地管理”的原则,强化联合护渔、联动治渔,继续推进“三战”执法行动,通过“清港”、“清网”行动和日常巡查、夜间突击检查等方式,确保“沿岸不见绝户网、海上不见应休船、市场不见违禁鱼”。
象山县:采取“千名干部访渔(农)家、一线蹲点三服务”,县四套班子领导基层蹲点调研,1298名县镇两级干部组成420个工作组,下渔(农)村服务渔民,县渔业执法人员分组蹲守铜瓦门、下湾门等5个主要进出关口,对出港渔船开展24小时封门检查和海上执法检查。严格落实《象山县从严从重查处渔船安全生产违法行为“铁律十五条”》,推动执法力量下沉,在石浦、鹤浦、高塘岛3个重点渔业乡镇组建执法中队,并派驻23名执法人员开展清港行动,重点对海上违禁网具,养殖排伐、地笼网等违规作业行为进行检查,对各港口码头进行24小时巡查,督促做到“船进港,网入库,人上岸”。截至5月26日,共开展海上检查58次,出动执法人员1160余人次,整改隐患渔船1227艘,查处“三无”船舶(排筏)87艘,暂扣外省籍挂靠渔船31艘,强制停航渔船8艘,行政拘留无证驾驶4人,清理地笼网5432顶、串网545米、违规张网刺网16顶。
奉化区:发扬“白加黑”“5+2”精神,组织开展海上巡查、夜间码头蹲点和“清港行动”等行动。按时完成本地所有渔船伏休“首报”和外地委托伏休渔船登记工作,做到所有渔船“应休尽休”。继续实行具有奉化特色的编组中队“定人联船”制度,在现行的渔村干部一人联多船的基础上,增加编组中队长联船包干本中队渔船这一保险。在清网行动中采用大型驳船和水上挖机清理地笼网。以市场监管为抓手,以农贸市场、餐饮行业(海鲜排档)、菜行为重点对象,以批发交易和就餐时间为重点时段,加强流通环节检查。截至5月26日,共出动执法人员870余人次,检查海上、港口38次,检查市场、饭店和商超1689 家次,查获“三无”船筏15艘,清缴以地笼网和流刺网为主的违规网具1500余顶,查获各类违禁渔获物670余公斤。
宁海县:副县长、县协调办副主任沈纾丹带领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农业农村局等部门检查城区市场、饭店销售水产品情况,宣传伏季休渔、幼鱼保护等政策。通过“党群同心圆”党员志愿者服务平台,向县直机关招募党员到水产市场餐饮饭店分发宣传资料、检查违禁渔获物销售情况,目前已招募党员36人次,引导市民形成“不捕幼鱼、不食幼鱼、不伤幼鱼”的社会共识。各有关部门和乡镇(街道)加强上下联动、部门协同,坚持依港管海、以陆促海,强化联防联控,开展凌晨突袭、封港清港,合力推进“三战”行动。截至5月26日,共开展执法29次,出动执法人员150人次,其中海上巡航9次,检查渔船92艘、陆上市场餐饮饭店97家次,清理收缴海上禁用渔具1594顶,立案2起,查获违禁渔获物31.25公斤。
慈溪市:通过网络推送《慈溪市农业农村局告广大市民书》加大伏休宣传工作,在沿海设立固定宣传警示牌20块,对所有伏休船只进行检查,确保船进港、人上岸、网进仓。截至5月26日,慈溪市农业农村部门出动执法人员93人次,开展海塘闸口巡查11次,检查渔船198艘次;开展联合执法检查2次,打击取缔涉渔“三无”泡沫筏2艘,清缴滩涂禁用渔具198顶(张),查扣违禁渔获物约300公斤。市场监管部门积极落实“市场监管+”驻场巡查制度,出动执法人员194人次,检查市场、超市、餐饮等经营单位342家次,约谈市场举办方86家,签订责任状和承诺书654份,张贴禁渔公告359份,对14家经营违禁渔获物的单位发放责令改正通知书。
余姚市:组织执法人员深入渔村、码头,对应休的余姚市27艘渔船到港情况进行逐船核实,确保船进港、网入库、人上岸,并对应休渔船在港情况进行全时段监管,防止应休渔船出海偷捕。市渔政积极与沿海乡镇对接,共同发布《关于开展沿海滩涂违规渔具清理的通告》,多次组织开展滩涂违规渔具强制清理行动。截至5月26日,共出动人员20余人次,开展海岸检查4次,海上检查1次。5月22日凌晨,由市场监管、农业农村局(渔政)、公安、城管等组成的行动小组,共出动18名执法人员和6辆执法车辆,拉网式对30余家餐饮服务单位、40余家水产批发户进行检查吗,当场查获带鱼、小梅鱼等非法渔获物113斤,对未索证索票的经营户当场出具处罚书2份。
杭州湾新区:采取一线海塘全线封闭管理模式,所有人须凭庵东镇滩涂办备案登记证明经安检后出入,大大减少了违规网具和“三无”船舶的数量,有效遏制了违规捕捞行为的发生。截至5月26日,海洋水利管理中心和庵东镇联合对滩涂、海塘进行渔船检查2次,参加检查人员5人,共检查渔船13艘;市场监管分局开展执法检查6次,参加执法人员22人次,检查农贸市场、超市、餐饮店31家次,查获违禁渔获物18公斤。庵东镇滩涂办专门成立了滩涂巡查小组对新区滩涂进行巡查,自伏休以来共计清理地笼网、串网等违禁网具共133顶。
鄞州区:建立区、镇、村三级定人联船监管制度,实行渔船船位每日点验,每日2次对应休渔船开展船位巡查和核实,实时掌握全区90艘渔船船位动态变化,严防应休渔船出海偷捕。组织“一打三整治”协调小组各成员单位,按照与餐饮饭店和农贸市场营业时间同步的原则,开展联合巡查和突击检查,严查非法销售、利用违禁渔获物行为,规范渔获物来源、种类、数量、加工利用、进货凭证、进货及销售台账等记录情况。截至5月26日,共出动执法人员56人次,开展陆上违禁渔获物管控联合执法3次,沿岸巡查8次,登临检查渔船65艘,查扣涉渔“三无”船舶(排筏)4艘,清缴各类违规网具136顶,立案查处违法案件1起。
镇海区:通过倒排时间任务表,采取海上查、港口堵,组织市场监管、公安、商务局等部门在重点海域、港口码头、水产交易点等设点设卡。对各个区域进行分片包干,制定海上值班巡航计划,定船、定时、定区域开展海上巡查,清理沿岸地笼网、滩涂串网、违规张网,依法“从重、从快”查处,并对从事生产、制造和销售电、毒鱼以及其他禁用渔具等违法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截至5月26日,出海检查11次,出动60人次,收缴滩涂串网30顶、地笼网72顶、违禁渔获物20余斤。陆上检查市场、饭店等共计7次,出动55人次,查处违禁渔获物10余斤。渔政与公安部门联合执法3次,出动警务人员20余人次,立案2起。其中移交公安案件1起,涉案人员8人,涉案违禁渔获物11075公斤。
江北区:强化伏休期间辖区渔船的精细化管理,逐艘检查应休围网作业渔船,做到网上岸、证集中保管,确保渔船不违规出海捕捞。整合区“一打三整治”暨海洋幼鱼资源保护行动协调小组相关成员单位力量,深入路林综合市场、各菜市场、饭店、夜排档等场所开展政策宣传,累计发放相关宣传资料3000余份,培训人数近200人次。同时,继续保持高强度执法态势不松懈,形成市区联动、区街道联动、多部门联动机制,每周对路林市场等主要交易市场开展3次执法巡查。截至5月26日,累计开展联合执法行动12次,出动执法人员60余人次,收缴违禁渔获物近360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