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补贴资讯
  • 文字:
    保护视力色:
    育秧用上智能化新技术——秧苗有了“育婴室”
  • 阅读:
  • 时间:2019-04-23 16:14
  • 来源:慈溪农机
  • 作者:
  •     一叠叠已浸种的稻谷种子静躺在黑色的全基质叠盘中,通过叉车一趟趟移送进四间可移动的“白色房屋”里……这些看似普通的房屋便是新添置的智能化叠盘育秧暗室。日前,记者在宁波爱国农业机械服务有限公司看到,员工们正忙着用新引进的水稻叠盘暗室育秧技术育秧。

        “早稻秧苗就像刚出生的婴儿,如果直接栽种到田中,出现倒春寒容易使秧苗死亡。像这段时间天气变化剧烈,秧苗很容易死亡。这一育秧技术能极大地提高秧苗的存活率。”市农业农村局农机推广科室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是我市今年年初首次引入的水稻叠盘暗室育秧技术。水稻叠盘暗室相当于种子的“育婴室”,需要保持温度30℃-33℃,湿度90%-95%的恒温恒湿环境。种子在暗室中发育35小时直到长出0.5cm的秧苗才能从“育婴室”中整盘取出,摆放到大棚中继续发秧。

        据了解,四间暗室都安装了智能控温控湿系统,不用人工去反复操作,只需要检查表盘数据,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如果安装更先进系统,能实现手机客户端查询温湿度,甚至人工检查费用都省去了。每间暗室目前投入在2万元左右,一批次四间暗室可智能化育秧300亩。

        “水稻要高产,就要种得早,而且秧苗要整齐一致。叠盘暗室育秧技术就是为了育出的秧苗能够整齐一致。”该负责人介绍,新技术能让秧苗更适合机械化插秧,机插后减少了农户除草等后续的人工费用,秧苗不易倒伏,稳产且高产。“原本亩产700斤的早稻,预计亩产能提高150斤左右。”

        新技术引进前,爱国农机公司就在提供农业机械化服务,原有的育秧技术已不适用机械化插秧,容易出现漏插,让农户遭受损失。今年年初,在市农业农村局相关人员的帮助下,爱国农机公司引进了新的育秧技术。“目前已经有1300亩的订单,可以说,先进农机化设备的发展普及,实实在在增加了我们的收入。”爱国农机公司负责人开心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