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公开 农业动态 市级
  • 市级
  • 文字:
    保护视力色:
    饲料化助推茭白鞘叶呈现供不应求之态势
  • 阅读:
  • 时间:2019-11-13 15:21
  • 来源: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队
  • 作者:王亚琴
  • 近日,正是秋季茭白集中上市之季,在我市有“中国茭白之乡”的余姚市河姆渡镇,其茭白鞘叶通过青贮等饲料化技术处理用于开发牛羊等反刍动物饲料,呈现供不应求之态势。

    茭白是我国特有的水生蔬菜,因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而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同时,种植茭白有着较高的经济效益而成为一些乡镇的农业特色产业,余姚市河姆渡镇的茭白复种面积曾达到3万多亩,收入达到1亿多元,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主要门路。然而,茭白鞘叶的处理和利用却成为一个伴生的难题,据测定,茭白鞘叶的生物重量占茭白植株总重的50-70%,亩茭白年产生的茭白鲜鞘叶达2吨以上,且茭白鞘叶因硅素、纤维含量高,在农田中分解速度过慢而造成回田困难,近几年虽然各镇乡委托保洁公司等负责收集,但受制于利用途径,成堆抛弃在田头、路旁、河沟等地,或将其焚烧或任其腐烂的现象仍普遍存在。同时,茭白鞘叶的营养价值也较高,据分析,茭白鞘叶中的粗蛋白(14.3%)含量略低于国产苜蓿(17.3%),而粗纤维(43.5%)略高于苜蓿(38.2%),其游离氨基酸要高于苜蓿,完全可开发反刍动物饲料,也是解决茭白鞘叶利用最有效途径。

    目前,余姚信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已与宁波宁兴涌优饲料公司初步达成协议,将每天收集的茭白鞘叶运至宁波宁兴涌优饲料公司,这不仅彻底解决了该镇茭白鞘叶出路问题,而且因宁波宁兴涌优饲料公司需求数量大,周边肉牛养殖户也来分羹,导致“一叶难求”。宁波宁兴涌优饲料公司负责人也渴望能与更多的秸秆收集点建立供销关系,为我市茭白鞘叶、水稻秆秸等大量的农作物秸秆和食品副产品的出路提供保障,并呼吁能在政策上给予扶持以扩大其利用种类和利用量。我市科研人员多年积累的科研成果也能为不同秸秆的饲料化提供技术保障。

    农作物秸秆等饲料化利用既是增加农民收入和实现农业生态循环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缓解反刍动物养殖中饲草料短缺的瓶颈,又是节约饲草资源、降低养殖成本的有效举措,真正可谓“一举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