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实施“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开局之年,在刚刚过去的首季,全市各地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农村、农业工作会议精神,以改革开放及载体“三思三创”为动力,引领广大农民争创一流,加快发展,农业科技下乡服务活动及早举行,春备耕生产和春季动物防疫有序推进,强农惠农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加大,农业生产 平稳发展,畜牧业生产稳中有升,农民收入稳步增长。现将有关情况综合分析如下:
一、种植业生产形势
今年一月份我市遭遇了本地历史罕见的低温,平均气温较常年偏低3.2℃,全市出现多次雨雪过程,低温、积雪对农业生产造成了不利影响,导致部分作物生育进程推迟。进入二三月份后,气温逐渐回暖,气象条件对冬种作物生长有利,目前农作物生产形势总体稳定。
(一)种植面积稳中有增。
全市冬种作物种植面积较去年同期有所增加,其中春花作物总面积67.17万亩,比上年增4.14万亩,增幅6.6%;蔬菜瓜果面积50万亩左右,与去年持平。春花作物中春粮48.31万亩,比上年增3.67万亩,增幅8.2%;春粮中小麦增加幅度较大,今年小麦12.08万亩,比上年增1.43万亩,增幅13.4%;油菜18.86万亩,比上年增0.47万亩,增幅2.6%。蔬菜瓜果中露地蔬菜面积较为稳定,草莓、西甜瓜等经济效益较高的作物面积稳定增加。
(二)生产形势总体稳定。
1、春花作物生育进程总体推迟,早播作物长势较旺。当前去冬早播的小麦田间苗数足长势旺,移栽油菜生长健壮。据慈溪市调查,小麦、油菜等作物虽受前期低温影响,但由于雨日相对较少,目前群体发育正常,长势较好。受去冬冷空气来临早、发生频繁及持续期长等影响,迟播的小麦和直播的油菜发育偏慢,长势偏小、偏弱,部分直播油菜冻害发生严重,春花作物生育进程总体比常年推迟7-10天。
2、露地蔬菜收获季节推迟,生产形势平稳。露地蔬菜种类间各有差异,部分出现增产不增收,城郊蔬菜生产形势较好。受冬季低温冻害影响,部分上市推迟,如慈溪的大白菜由往年年内收获推迟至一二月份。前期效益较好,后期由于价格下降,大白菜、菜心等出现增产减收。甘蓝类蔬菜市场波动较小,产销形势相对较好,其中受湖南、湖北等地调入冲击,甘蓝行情略有下跌。城郊地区蔬菜价格平均涨幅逾15%,上涨明显,涨幅较大的有芹菜、莴苣、青菜等。榨菜、雪菜等露地加工类蔬菜目前总体情况稳定,据余姚市调查,已收获雪菜2.08万亩、总产8.34万吨、产值达3751.4万元,弥陀芥3000亩、总产1.2万吨、产值660.9万元。
3、大棚蔬菜总体效益较高,发展势头较好。由于受年初低温冻害影响,上市季节普遍推迟,但大棚蔬菜生产效益总体较好,不同作物间有所差异。目前大棚芹菜、莴苣、菜心、韭菜等单茬亩产值均在3500元左右,具较高的经济效益;大棚茄果类结果普遍推迟,部分地区棚栽蔬菜出现减产减收,如象山的越冬茄子上市季节推迟,产量略有减少。由于大棚设施栽培相对稳产稳收,各地仍有较强的发展势头,大棚设施栽培呈上升趋势。
4、瓜果生产效益持续走高,生产势头良好。由于西甜瓜苗期阳光充足,秧苗成活率高,未出现去年严重死苗现象,预计今年大棚西瓜面积有一定增幅,全市西甜瓜产业将持续发展壮大。部分地区大棚西瓜前茬种植莴苣,定植期比去年延迟10-15天,依目前良好生长态势,上市未必迟于去年。果蔗生产形势和市场销路相对稳定,平均亩产6000公斤,平均价格1.67元/公斤,亩产值超过万元。大棚草莓市场畅销,其中红颊、章姬等新品种草莓比丰香高10元/公斤以上,在采摘游的带动下,部分地区出现供不应求的可喜景象。
二、畜牧业生产形势
今年第一季度,我市畜牧业生产总体保持稳中有升的态势。第一季度肉类总产量5.58万吨,同比增长11.48%,禽蛋产量2.35万吨,同比下降6.55%,奶类产量6128.75吨,同比增长23.28%。
(一)生猪总量同比显著增加,价格持续高位运行。
1、生猪存出栏同步增长。从全市生猪生产情况来看,目前我市存栏生猪总量虽较年前的111.59万头明显减少,但第一季度全市生猪存出栏呈同步增长的态势:存栏93.22万头,出栏49.96万头,同比分别增长5.69%和4.05 %。能繁母猪存栏10.73万头,较去年同期增长3.65%。
2、生猪价格持续高位运行。一月份生猪收购价为15元/公斤,25公斤以下仔猪收购价为24.8元/公斤;二月份生猪收购价为16.2元/公斤,25公斤以下仔猪收购价为26.7元/公斤;三月份生猪收购价为16.6元/公斤,25公斤以下仔猪收购价为27元/公斤。养殖户每头生猪出栏利润在350-500元之间。
年后生猪价格的一路飙升,究其原因,主要是节前生猪价格持续在高位运行,广大养猪户根据以往经验,大部分都趁年前生猪价格较高时及早出售,再加上对猪病的担忧,很多养猪户将未到出售重量的猪也提前出栏,致使本期出栏猪减少;而当前有一部分规模场考虑到市场猪价仍将继续上涨,存在“捂”猪不卖的情况。因此,节前抛售、节后惜售的传统观念对猪价上升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饲料方面,玉米、豆粕价格均略有回落,猪粮比价小幅回升,自繁自养头均盈利变化不大。虽然近期猪价上涨乏力,但并未影响高涨的补栏士气,仔猪供应紧张更是推动价格连周大涨,并逐渐推动二元母猪补栏势头。
3、后市预测。整体而言,近期猪价走势虽偏弱,但下跌空间有限,后期将继续高位运行。预计今年将是养猪业真正回暖的“春天”,第二季度养殖行业效益看好,前途光明,但预计生猪价格不会暴涨。而后随着养殖户补栏增加,高价位囤积,出栏减少,生猪价格又会开始回落,至于盈亏的转折点预计发生在第四季度。然而回落期正好处于猪肉消费旺季。因此总体来说2011年预计是养猪业收获的一年,但由于饲料成本上涨,加上全社会物价上升,利润可能有限。
(二)家禽生产日渐向好。
1、家禽存出栏同步下降。一季度,全市家禽总饲养量2027.75万只,其中存栏1116.37万只,出栏911.38万只,同比分别下降3.53%、0.85%和6.63%。禽蛋产量23463.9吨,比去年同期下降6.55%。
2、肉禽价格虽有波动,但总体效益形势较好。本季肉禽及禽产品价格相对稳定,白羽快速鸡目前收购价已达11.50元/公斤,本季最低收购价10.00元/公斤;草鸡放养鸡目前收购价亦即本季最低收购价18.00元/公斤;番鸭价格在15~18元/公斤;浙东白鹅目前收购价15.60元/公斤,最高价格在24.00元/公斤,本季最低收购价15.00元/公斤;浙东白鹅苗鹅目前价格亦即最低价格15.00元/羽;淘汰蛋鸭价格26元/只。
3、蛋禽存栏下降,蛋价略升。一季度蛋鸡存栏177.39万只,同比下降1.15%,蛋鸭存栏461.17万只,同比下降1.27%;禽蛋价格比较稳定。本季鸡蛋收购价在6.80-7.00元/公斤,鸭蛋收购价稳定在9.60-10.50元/公斤,本季蛋禽养殖稍有利润。
4、原因分析及后市预测。由于去年禽病发病较多,加之宁海、镇海等地加大环境综合治理,使得很多养殖户搬迁、整改、关闭,去年我市家禽养殖较往年总体形势较差。今年一季度家禽生产逐步复苏,肉禽产品价格稳定,农户补栏积极。虽然蛋禽养殖受饲料价格、人工费用的上涨影响,但由于加工企业的不断自我完善,规模化程度不断提高,尚有盈利空间。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肉禽消费量明显增加,价格有望有所上扬,预计第二季度家禽养殖效益将日渐向好。
(三)草食动物生产趋于稳定。
1、奶牛养殖比较效益有所下降。至三月底全市奶牛存栏7147头,与去年同期存栏7121头基本持平,去年宁波牛奶集团下属一、二牧场等和第十八牧场的整合,使我市奶牛生产规模化程度进一步提高,设施化水平进一步加强。随着节后消费量的下降,及新一波产奶高峰的到来,目前牛奶收购基本价降至3.7元/公斤,二至五月份是全年奶价的最低月份,奶牛养殖比较效益有所下降。
2、牛羊出栏增长。一季度牛出栏2824头,同比增长10.96%;3月底全市羊存栏5.45万头,同比略有下降,降幅为1.09%,出栏4.03万头,同比增长7.02%。
3、兔毛、兔皮行情看好。一季度全市兔存栏50.29万只、出栏19.33万只,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毛兔存出栏分别为13.75万只和2.55万只,同比分别下降9.99%和17.21%;獭兔存出栏分别为36.54万只和16.78万只,同比分别增长1.78%和4.68%。随着前两年兔毛市场低迷,长毛兔存栏降至最低,近期兔毛收购价格不断回升,目前收购价在220元/公斤,每只兔可获毛利360元,扣除饲料成本、医药保健费和人工等费用约100元,能获净利260元,保持了较好的效益。獭兔兔皮行情走高,目前兔皮收购价格上升到80元/张,但兔肉行情下跌至14元/ 公斤。
4、后市预测。草食动物是循环农业的关键节点,能有效利用农业秸秆等废弃物。前不久,我局就全市草食动物发展的现状、存在问题进行专题调研,并将制定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这必将促使我市草食动物更快、更好的发展。目前,我市奶牛养殖已趋于稳定,随着规模化程度的提高,奶牛生产抗风险能力逐步加强。预计二季度牛奶收购价格将基本稳定,六月份开始将逐步上升。
我市牛肉自给率低、市场潜力巨大,尤其是高端肉牛养殖几乎空白,基本依靠省外调入,这不仅将自家门口可观的经济效益拱手让人,还给我市动物疫病防治等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因而肉牛养殖具有良好的前景和广阔的市场需求。
獭兔产业一直是我市的优势产业。近期,我市开展了獭兔联合育种平台建设, 6家省一级种兔场悉数参与,并已作为我局“三思三创”实践活动种业工程的重要选题之一,通过建设我市獭兔产业将逐步树立品牌效应,獭兔养殖规模化、标准化将有很大的提升。
(四)低温寒潮影响养蜂生产。
一季度,我市蜂群一直处于繁殖复壮阶段,总体状况远不及正常年份。据调查,全市蜜蜂饲养量为17.17万群,同比下降8.76%。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今年早春低温寒潮天气频繁,影响蜜蜂外出活动(保温、排泄、试飞等),致使成年工蜂损失严重和幼虫疾病的提前发生。综合分析蜂群饲养和蜂产品市场情况,预计今年蜂蜜的收购价将基本与去年持平,而春季蜂王浆的收购价将高于去年。
三、农民收入情况分析
据对余姚、宁海、象山、鄞州、镇海、北仑等6个县(市)、区480户农经观察户一季度收入情况的抽样调查,农民人均收入为3491元,同比增加119元,增长3.5%。
(一)农民收入结构较为稳定。据统计,剔除土地补偿收入,第一季度我市农民纯收入为536.28万元,比上年增加19.76万元,增长3.8%。其中:家庭经营纯收入为207万元,比上年增加30.17万元,增长17.1%,占纯收入的38.6%;报酬性收入为263.64万元,比上年增长11.8%,占49.16%;财产性收入为27.2万元,比上年增长31.9%,占5 %。转移性收入38.7万元,比上年73.9万元减少35.2万元,减47.6%。从收入构成比例来看仍显现“两大两小”的局面,即家庭经营纯收入与报酬性收入仍为当前农民收入的最主要来源,且两者收入增幅明显,同时转移性收入大幅度减少。
从家庭经营纯收入方面看,三个产业的收入情况为:第一产业84.1万元,第二产业53.6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9.3%、14.5%;第三产业69万元,基本与上年同期持平。
(二)农民人均收入稳步增长。剔除土地补偿收入,2011年第一季度我市农民人均收入为3491元,比上年同期增加了119元,增长3.5%。一方面,家庭经营纯收入与报酬性收入增长明显;另一方面,转移性收入大幅度减少。
四、争取申报中央投资项目情况
按照农业部《关于做好201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草案编报工作的通知》(农办计〔2010〕19)要求,我局会同市发改委及时组织各县(市)、区和局属有关单位对照申报范围和条件,落实项目单位进行了认真申报。
目前,各地共申报项目11个,总投资3916.25万元,其中要求中央投资1100万元,地方配套500万元,业主自筹2316.25万元。具体分项为:
大中型沼气建设项目4个,总投资1786万元,其中要求中央投资400万元,地方配套400万元,业主自筹986万元;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6个,总投资1182.29万元,其中要求中央投资500万元,业主自筹682.29万元;养殖业良种工程建设项目1个,总投资947.96万元,其中要求中央投资200万元,地方配套100万元,业主自筹647.96万元。
正在申报中的还有宁波市鄞州区农作物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建设项目。
五、新增中央投资项目建设进度情况
2010年立项、2011年在建的共有5大类23个项目。即10个农业沼气建设项目、8个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3个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项目、1个农作物种子质量检测中心建设项目、1个植保工程项目。项目总投资达708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下拨2125万元,地方财政配套1813万元,企业自筹3142万元。目前这些项目(除第三批沼气项目外)已开工建设,程序规范,进展顺利。
(一)大中型沼气项目。
1、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部《关于下达2010年第一批农村沼气项目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的通知》(发改投资〔2010〕795号),我市获批建设5个大中型沼气工程,总投资2072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500万元,地方(市、县两级财政)投资500万元,其余1072万元由项目建设单位(业主)自筹。至目前已累计完成投资1125万元,总投资完成率55%。
2、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部《关于下达2010年第三批农村沼气项目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的通知》(发改投资〔2010〕2317号),我市获批建设鄞州富源牧场、慈溪市龙山山下养猪场、慈溪市宇欣畜禽养殖场、象山双利牧业有限公司、象山县王世登生猪养殖基地等5个大中型沼气工程。项目总投资1722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410万元,地方(市、县两级财政)投资410万元,其余902万元由项目建设单位(业主)自筹。2010年11月30日,市发展改革委、市农业局联合印发《关于下达2010年第三批农村沼气项目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的通知》(甬发改投资〔2010〕597号),将投资计划、建设地点和建设任务细化到具体建设项目。目前,中央预算内投资资金410万元和市级配套228万元已经下拨,县级配套资金也已落实,项目初步设计正在批办中。
(二)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项目。
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部《关于下达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项目2010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的通知》(发改投资〔2010〕680号),我市获批慈溪市农产品质检站、奉化市农产品质检站、宁海县农产品质检站等3个建设项目。总投资927万元,其中中央投资300万元,地方配套627万元。建设内容主要为:实验室改扩建、仪器设备购置。至3月底已建设(装修改造)实验室350平方米,购置仪器设备27台(套),签订合同454万元,完成投资额381万元,总投资完成率41.10%。
(三)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部《关于下达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2010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的通知》(发改投资〔2010〕1016号),我市获批慈溪市桥头灯业生猪养殖场等8家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总投资1748万元,其中中央投资500万元,地方配套80万元,业主自筹资金1168万元。目前已完成投资1622万元,总投资完成率92.79%。
(四)宁波市农作物种子质量检测中心建设项目。
本项目为农业部种子工程建设项目,总投资322万元,其中中央投资215万元,地方配套107万元。已于去年9月底开工,建设期间严格按照初步设计概算方案执行,先做好实验室的改造和田间工程建设的招标工作,签订协议,同时仪器设备的前期采购工作也已同步进行,至3月底已完成投资30万元,总投资完成率9%。
(五)植保工程建设项目。
宁波市慈溪市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建设项目为农业部植保工程建设项目,总投资289万元,其中中央投资200万元,地方配套89万元。已于2010年6月20日开工建设,部分仪器设备购置到位;土建工程和田间工程现处于做工程标书阶段,继而陆续开始建设,目前已完成投资76万元,总投资完成率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