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公开 农业动态 市级
  • 市级
  • 文字:
    保护视力色:
    镇海农业确定“十二五”期间“一二三四”工作思路
  • 阅读:
  • 时间:2010-08-09 09:06
  • 来源:镇海农业局
  • 作者:镇海农业局
  • 为顺应全域城市化发展的大背景,保持农业“十二五期间健康可持续发展,经过前期调研和科学分析,镇海对全区农业重新进行战略选择,确定了一二三四工作思路:

          明确一个目标:农业向生态休闲全面转型升级

          围绕大力发展生态休闲农业,促进农业全面转型升级这一目标,紧扣生态休闲主题,充分利用当前农业生态工程建设成果,依托五园一带一基地,通过项目改造、提升;开发、建设;整合、完善,实施山地公益林保护、平原景观绿化、露地绿色种植、河道水质保护四大生态工程建设,最终打造两带一区(环城农业观光休闲带、东排特色休闲农庄带和九龙湖运动休闲区)农业休闲板块,形成生态服务休闲、休闲提升生态的农业发展新格局,赋予五园一带一基地新的内涵,实现农业与城市互相融合持续发展的良好局面。

          打好两个基础:土地流转和生态环境建设

          1、土地大流转。力争五年内完成5万亩土地大流转,实现二轮土地承包经营权全部流出到位,并向种植大户和种植能手集中,同时土地流出农户全部享受养老保险。在政策保障上,给予土地流出农户居民养老保险保障补贴,并一次性给予承包户一定的租费补贴,并确保重点产业项目配套设施用地落地到位。

          2、生态环境建设。通过对现有林带林相改造、宁波植物园建设、新建交通道路绿化带营造、清水河道景观绿化带建设、新农村配套绿化,力争通过五年时间努力,在全区形成2.1万亩平原绿化,使全区露地作物种植面积稳定在5万亩左右的水平,绿色作物种植比例达到85%以上,实现年生态效益达到15亿元(参照2007年华东师大对镇海四条林带生态价值的测算标准)。

          抓住三个重点:粮食生产、绿色种植和特色农庄

          1、粮食生产。在稳定粮食生产功能区“1基地+3片区布局基础上,高标准推进1.4万亩粮食粮食扩种增产和基地核心区扩建工作,全区水稻种植面积力求保持在5.5万亩水平,并坚决守住我区地方周转储备粮源底线,确保区域粮食供给安全。与此同时,通过土质改良、基础设施完善等措施,将岚山水库东面2880亩滩涂地,打造成为镇海又一重要滨海型粮食湿地特色生态区块。

          2、绿色种植。以全区生态休闲农业发展为契机,积极开发利用生态林带和环九龙湖山林资源,集中在环城农业观光休闲带区域新发展连片适宜采摘的梨树、桔树、桑葚等乔木型果树种植,打造四季花果基地5700亩。同时,在湾塘和岚山片区,通过土地流转和产业调整,连片集中发展四季见绿的露地蔬菜种植区12000亩。

          3、特色农庄。在位于九龙湖、蟹浦的姚江东排沿线一带,利用东排沿线现有良好的水环境和丰富的农业基地,按照一庄一品一世界发展理念,打造8个主题鲜明、风格各异、设施完善的特色农庄群,其中重点打造沿山、西河、长石和箭港湖四大区块,同时带动周边葡萄、草莓、蔬果等农业产业的开发提升。

          实施四大工程:生态林带工程、水环境整治工程、项目建设工程和造田工程

          1、生态林带工程。一是提升现有林带。通过配置新树种,部分区块进行林相改造、增加林带宽度,实现林带全线贯通,并结合产业开发,在合适的位置适当安排农业休闲项目等措施,对原有林带实行生态、休闲、产业一体化建设,达到提升改造的目的。二是高起点建设绕城林带。新建绕城林带,林带长度14.5公里,宽度100米,面积约为2200亩,建设过程中注重树木品种选择,着力营造林带景观。三是在东外环、北外环、世纪大道、绕城高速等主干要道沿线实施景观绿化带建设,适当配置樱花、银杏等具有观赏性的主题树种,达到一路一景的道路景观效果。

          2、水环境治理工程。继续加大生态河道治理力度,基本完成清水河道建设100公里(占全区河道总长80%),近期实施东排南线工程,远期实施东排北线南支线、浜子港和万弓塘河治理工程,形成贯穿全区的四横二纵生态景观河道。同时完成工业污水、生活污水、畜禽污水以及农业废弃物综合治理,加大生态放养和河道保洁力度,确保内河水质达到3-4类标准。最终实现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河道效果。

          3、项目工程。继续推进以五园一带一基地为框架的产业项目建设,集中选择、培养一批种植技术好、产品竞争力强、市场知名度高、经济效益优和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精品高效种植户,作为产业建设推进中的重点扶持对象。对产业建设项目,通过严格论证、强化管理,优化服务,绩效评估,切实提高项目建设质量,增强项目示范带动效应,争取在每个镇、街道每年都能建成1-2个具有较强示范带动效应的窗口项目。

          4、造田工程。在岚山水库东面(原灰库所在地)区域,发展滨海粮食基地,总计面积为2880亩。通过土质改良提升和基础设施配套,达到标准农田要求,发展连片水稻种植,改善化工区周边环境,营造区域生态和谐。